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高血压患者管理中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7 13:18: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高血压患者管理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社区中心诊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100例未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观察组100例签署家庭医生服务,观察比较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BMi(体质量指数)、治疗依从性等。结果观察组6个月后观察组舒张压(72.5±1.6)mmHg及收缩压(120.5±6.7)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入组6个月后观察组tG(1.1±0.2)mmol/l、tc(3.2±0.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93.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慕华.高血压患者管理中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48,61.

0引言

高血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部分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征,是临床导致心血管病变死亡的主要原因,常因其临床症状不明显而被称作“沉默杀手”[1]。临床诊断依据为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收缩压在140 mmHg以上或舒张压在90 mmHg以上[2]。一般在一段时间随访过程中测量血压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时方可确诊。我国约有2.7亿高血压患者,对于高血压这类慢性疾病的治疗和控制是个长期性的工作,患者需在持续用药的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极其考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整体治疗依从性并不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尤其适合这类慢性疾病患者。现就我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签约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详细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对照组: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40~81岁,平均(55.2±0.9)岁;病程1~6年,平均(2.3±0.8)年。观察组: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41~83岁,平均(55.8±0.7)岁;病程1~5年,平均(2.2±0.6)年。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高血压患者按照常规干预方式进行管理,为患者建立档案,定期测量血压,指导其合理应用降压药、改善生活方式。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①选择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建立家庭医生团队,包括全科医生、护士;②与患者签署家庭医生诊治协议,建立患者档案,包括个人信息、体检结果、高血压管理卡、随访记录等;③积极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增加健康知识宣传栏、播放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视频、发放健康生活指导手册,向患者普及高血压发生原因、危险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预后等相关知识;④家庭医生团队定期对患者进行体检、测量血压,面对面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解答患者的疑问,督促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⑤指导患者及时调整用药,告知其坚持用药对血压控制的重要影响,切不可自己停药、换药、改变药物剂量;⑥指导患者每天低盐饮食,摄入钠盐不得超过6 g/d。多吃蔬菜水果、豆类食品,补充蛋白质,但要降低热量及胆固醇摄入。指导患者合理运动;⑦每位患者通过健康卡记录每天的饮食、运动、用药情况。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入组时、入组6个月后观察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测定血脂中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水平,计算BMI(体质量指数),测量腰围。统计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2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血压控制效果比较


虽然两组入组6个月后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刚入组时的血压水平(P<0.05);但入组6个月后观察组舒张压(72.5±1.6)mmHg及收缩压(120.5±6.7)mmHg、BMI(24.2±1.6)kg/m 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


2.2两组血脂及治疗依从性比较

两组患者入组6个月后的TG、TC水平明显低于刚入组时(P<0.05);入组6个月后观察组TG(1.1±0.2)mmol/L、TC(3.2±0.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93.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

 
3讨论

高血压属于常见的慢性基础性疾病,能改变心脏和血管功能、结构,随着病情进展可诱发多种疾病,后果严重。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死亡和病残的危险性[4]。高血压患者存在患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疾病知识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血压控制率低的特点,且患者还具有不愿长期服药或不按医嘱服药的特点,导致整体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不佳[5]。卫生部2002年调查资料表明我国高血压患者基本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6.1%[6]。由于高血压属于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其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药物治疗期间合理的生活习惯、合理的运动以及心理因素等都会对高血压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这类患者要求定期随访,监督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用药习惯,让其得到综合周到的照顾[7]。同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还能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认识,将单纯性外源性药物治疗转变为内源性治疗,能有效延缓病情发展[8]。本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血压血脂控制效果及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这类慢性病患者管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鲍勇,杜学礼,张安,等.基于家庭医生制度的上海市社区医生认知分) 析与政策建议(待续)[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5):665-666.
[2]孙兰,叶为民,易强,等.家庭医生制度下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9):1536-1538.
[3]《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1):24-43.
[4]尚才兵,刘峰,梁锐.家庭医生模式下的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130-132.
[5]张国峰,张秀娟.家庭医生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4):457-459.
[6]Lackland DT,Roccella EJ,Deutsch AF,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cline in stroke mortality:a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Stroke,2014,45(1):315.
[7]曹丽华,白惠芙,李乐.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6):709-711.
[8]徐学凡,张引,贺鹏.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5):76-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6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