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对混合痔联合应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RPH)、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对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医院肛肠科收治的40例混合痔患者进行分组,20例患者仅予以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另外20例患者予以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式治疗混合痔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耗时、出血量、住院时间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其治愈率(95.00%)明显比对照组(85.00%)高,P<0.05。观察组术后的尿潴留、肛门疼痛、便血、切缘水肿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对混合痔患者联用RPH、外剥内扎术两种术式治疗,可显著提升手术治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混合痔;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RPH);外剥内扎术;治愈率
本文引用格式:张自勇,张慧,高魁.分析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76-77.
0引言
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等诸多特点,以往多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具有术中出血量多、复发率高、恢复时间长等缺点,故需不断研究治疗方法,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1]。近年来,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RPH)作为一种新型技术被广泛应用至混合痔临床治疗中,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 [2]。本研究重点对 40 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究 RPH、外剥内扎术的联合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对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5 月医院肛肠科收治的40 例混合痔患者进行分组,20 例患者仅予以外剥内扎术治
疗(对照组),有 11 例男、9 例女;年龄最大 63 岁,最小 18 岁, 平均(40.05±0.35)岁;病程最长 34 个月,最短 2 个月,平均( 15 .86±2.51)个月;按痔分度分为 9 例 2 度、7 例 3 度、 4 例 4 度;按便血情况分为 9 例 1 度、6 例 2 度、3 例 3 度、2 例 4 度。另外 20 例患者予以 RPH 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有 12 例男、8 例女;年龄最大 63 岁,最小 18 岁, 平均(40.26±0.38)岁;病程最长 34 个月,最短 2 个月,平均(15.91±2.56)个月;按痔分度分为 10 例 2 度、6 例 3 度、4 例 4 度;按便血情况分为 9 例 1 度、7 例 2 度、2 例 3 度、2 例 4 度。两组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年龄为 18~63 岁;(2)均接受视诊、肛门镜检、指检确诊为混合痔,视诊可见外痔,肛缘下有紫色血栓,肛缘红肿,柔软肿块,肛缘水肿;肛门镜检可见直肠末端的粘膜呈隆起的樱桃状,可见渗血、充血、纤维化颜色灰白、糜烂等;指检可见炎性外痔、可触及肿结,内痔柔软,痔核上面动脉搏动;(3)患者、家属均掌握本研究流程及意图,并自愿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1)未在 18~63 岁的患者;(2)合并直肠脱垂、肛裂、肛周脓肿、肠道感染等严重肛肠疾病者;(3)瘢痕体质患者;(4)伴有认知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患者;(5)手术耐受性差或手术依从性差的患者。
1.2方法
两组均完善肝肾功能,完成相关常规检查,术前 1 d 进行灌肠、备皮准备。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先进行麻醉处理, 待麻醉起效后指导患者呈截石位,消毒铺巾后用钳夹处理某点的外痔,在外痔区取“V”形切口,将皮肤、皮下静丛进行剥离处理,内外痔均使用同一个钳夹,用圆针粗线进行缝合结扎处理,将多余皮赘剪除干净。之后观察如果存在活动性出血,使用塔形纱布进行加压固定处理,术后注意预防感染, 处理并发症,术后 15 d 叮嘱患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及时换药,保证疗效。观察组采取 RPH、外剥内扎术联合治疗,具体如下:呈侧卧位,用负压吸引头连接吸引器,消毒处理直肠、肛管部位,将内痔块、齿状线充分暴露,用自动套扎器将粘膜与粘膜组织套上,负压形成后,用枪管吸引组织,负压值为 -0.08~-0.1 Mpa 时,可将负压口松开,释放被套扎的组织,之后利用外剥内扎术切除混合痔。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手术耗时、出血量、住院时间)、治愈情况(创面治愈时间、治愈率)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尿潴留、肛门疼痛、便血、切缘水肿)。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均纳入 SPSS 21.0 软件分析,t、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指标对比
观 察 组 的 手 术 耗 时(12.53±3.52)min 、 出 血 量(16.52±4.15)mL、住院时间(6.31±2.03)d 相关指标均优于对 照 组(18.53±4.32)min 、(25.13±5.16)mL、(8.35±3.16)d,P<0.05,见表 1。
2.2治愈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 11 . 03 ±1 . 35 )d 明显比对照组 短(16.57±1.83)d ,其 治愈 率(95.00% )明 显比对照组(85.00% )高,P< 0 .05,见表 2。
2.3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术后,观察组仅有 1 例肛门疼痛、无尿潴留、便血、切缘水肿不良反应;对照组有 1 例尿潴留、2 例肛门疼痛、1 例便血、1 例切缘水肿;观察组术后的尿潴留、肛门疼痛、便血、切缘水肿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见表 3。
3讨论
痔属于肛肠科的常见病,多项研究统计,我国人民患痔疾病的患病率超过 80.6%。“肛垫”不能称为痔,只能将其称为人体的正常解剖学之一,当其出现脱垂、出血等病理改变时才可称为痔。混合痔是痔疮的一种,包括内外痔 [3]。目前, 治疗痔的方法多种多样,外剥内扎术是最为传统的一种治疗术式,包括电刀剥离、内扎处理等多种方式,虽然可以有效处理内外痔,但存在术中出血量多、复发率高、创面愈合时间长等缺点,导致该术式的应用受限 [4]。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促使自动套扎术出现,为临床治疗痔提供了新的术式, 该术式在传统术式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改良,可准确处理痔组织及粘膜,大大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了术后愈合率。自动套扎术应用至混合痔临床治疗中,可达到辅助外剥内扎术,增强手术效果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耐用性、操作简便及安全性高的应用优势,在临床上受到了肛肠科医师的极力推广 [5]。
RPH 属于当前治疗混合痔的有效术式,是指将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应用至混合痔临床治疗中,该套扎器分为痔核套扎与痔上粘膜套扎,其机理同传统胶圈套相比,并无较大的差异,套扎后能够促使粘膜皱缩,便于医师上提肛垫,有效处理粘膜与浅肌层之间的粘连情况,将肛垫固定在比较高的位置,有助于阻止痔疮血供、阻止静脉倒流,避免痔充血肥大、血流淤滞等严重症状发生,致使痔块萎缩,便于医师对痔块基底部进行套扎处理,方可达到即刻止血的效果 [6-7]。RPH 选取的是一种高分子环套取代传统的胶圈,能够防止胶圈老化或胶圈脱落等问题出现,提高手术成功率 [8]。此外高分子环套的弹力线强度比较高,表面摩擦比较大,具备紧固的应用优势,故高分子环套不仅具备丝线结扎的效果,还具备慢性切割、弹力回缩的作用,应用至混合痔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 [9-10]。RPH 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具有手术耗时短、创面小、疼痛轻、出血量少、创面愈合时间短、愈合率高等诸多优点,受到了肛肠科医师及患者的认可 [11]。目前,大部分医师提倡 RPH、外剥内扎术联合治疗法,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手术疗效,还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其手术效果比单独应用外剥内扎术更佳 [12]。研究发现,观察组的相关手术指标、创面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率(95.00%) 明显比对照组(85.00%)高,观察组术后的尿潴留、肛门疼痛、便血、切缘水肿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少。提示 RPH、外剥内扎术联合应用的效果比单独应用外剥内扎术的效果更佳, 即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还可防止术后出现尿潴留、肛门疼痛、便血、切缘水肿等不良反应, 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对混合痔患者联用 RPH、外剥内扎术两种术式治疗,可显著提升手术治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晁忠 , 郭红飞 .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分析 [J]. 中外医疗 ,2017,36(14):110-112.
[2]霍旺 , 徐慧岩 , 曹科 , 等 . 内套外切保留肛管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8,39(2):130-132.
[3]敖翔, 陈方林. 痔疮自动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34(3):364-365.
[4]张华.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配合外剥内扎法治疗痔疮的体会[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6,22(s2):30.
[5]沙巴义丁·吐尔逊 , 买尔旦·阿不都哈力克 .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 [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33(5):553-554.
[6]林颖岚.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治疗痔疮的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31(21):65-66.
[7]邹贤军 , 周凯亮 , 刘国保 , 等 . 自动弹力线痔套扎器治疗混合痔 132 例临床体会 [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6(5):461-464.
[8]谢刚 , 苏其玲 , 罗美清 , 等 .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辅以黏膜下注射对轻中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38(10):84-88.
[9]黄初德 .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27(19):130-131.
[10]刘军军. 用微创痔疮套扎术联合外痔剥离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15(22):59-60.
[11]周凯亮 , 邹贤军 , 司徒光伟 . 弹力线套扎术治疗混合痔嵌顿的疗效观察 [J]. 广东医学 ,2017,38(11):1717-1719.
[12]李兆兴, 杨少军, 郭晓峰, 等.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33(5):10-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