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推拿配合针灸手段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的病情控制价值。方法取本院2018年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群体为本次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对患者应用的具体治疗内容将其每组40例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对应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联合推拿针灸手段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案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比较并归纳推拿配合针灸的效果。结果在病情评估方面,联合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对应为95.0%、67.5%,联合组有显著优越性(P<0.05);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相关症状进行积分评价,联合组积分数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群体选择中西医结合手段,给予推拿配合针灸措施,病情改善效果突出,缓解病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推拿;针灸;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刘伟波.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推拿配合针灸治疗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195-196.
0引言
当前对颈椎病并无彻底的治疗手段,西医多使用扩张血管类以及抗动脉硬化类的药物进行治疗,辅以物理疗法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进行改善[1],但疗程偏长且药物的长时间服用会诱发不良反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本院近年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配合推拿措施治疗,效果突出,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本院2018年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群体为本次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在33~71岁,平均为(42.1±7.1)岁。病程时间在4个月至6年,平均(4.1±0.7)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等表现均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关诊断内容相符合并接收本院颈部X线影像学检查后确诊病情。确认并非其他类型颈椎病[3]。根据对患者应用的具体治疗内容将其每组40例分为对照组、联合组,为确保分组后对研究数据公正性不造成影响,对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分析后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比。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椎动脉型颈椎病西医药物常规对症治疗,给予药物西其汀,每支规格为10 mL,每天用药1~2支,每天3次。
联合组患者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推拿、针灸配合治疗。针灸治疗内容如下:选患者C3~C7区域的夹脊穴、大椎、太冲、风池、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后溪、昆仑、太溪,辅助穴位选择印堂、天柱、太阳。针刺后确认得气,选择平补平泻手法进行治疗,每间隔10 min为患者进行1次行针治疗,共需要留针30 min,每天为患者进行1次针灸[4]。推拿手法具体如下:开始为患者选择放松手法治疗,对其颈部和项部两侧肌肉、韧带进行推揉并嘱咐其颈肩位置的肌肉保持放松状态,对肩部、背部进行缓叩,两侧均叩30次,耳屏前推,直到锁骨近端位置,然后再提拉胸锁乳突肌肉直到耳后。顺着患者的肌肉走向,对病痛区域应用弹拨、理筋、点按等手法进行推拿,使用拖拉牵引的推拿手段对头部按摩,颈部推拿手法则选择旋转复位,最后整体给予放松手法,治疗结束[5]。推拿针灸治疗时间为连续5 d,休息2 d后再进入下1个疗程。需连续治疗4个疗程。
1.3疗效标准
患者在治疗疗程结束之后颈椎病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等均完全消失,颈椎功能无异常,病情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与工作,疗程后随访6个月并无复发,判定为显效;疗程后患者颈椎病的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改善,颈椎功能有缓解但依然存在功能障碍,病情不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工作,判定为有效;在治疗后患者颈椎病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颈椎功能受限严重,生活与工作受到病情广泛影响,为无效[6]。通过对患者以下症状进行评分,包括:头痛、肩颈痛、恶心呕吐、眩晕,每个症状分数最高6分,分数越高提示症状的影响程度越严重[7]。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实验所需要应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的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所得数据应用t以及卡方检验,并通过(±s)与(%)做描述,如提示P<0.05表示数据间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在病情评估方面,联合组总有效率有显著优越性(P<0.05),详情请见表1。
2.2症状积分
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相关症状进行积分评价,联合组积分数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请见表2。
3讨论
颈椎病发病率随着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内容的改变而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该病是由于颈椎出现退行性病变而引发,对椎动脉造成压迫从而使得对应区域的动脉供血明显减少,诱发的系列临床症状[8-9]。中医理论中将颈椎病归类到“痹症”“眩晕”的范畴内,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在于气血不足、风寒入侵。
在本次研究中相对于单纯接受西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联合中医推拿、针灸疗法的联合组患者再病情改善方面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均是中医重要的外治手段,针灸选择对应穴位,对存在颈椎酸麻、胀痛的区域使用刺激性治疗措施,配合夹脊穴来进一步刺激颈部的颈部气息流通,推动血流速度,从而取得舒经活络、气血流畅的效果,让肌肉痉挛的情况得到缓解,加快对肩部的炎症吸收速度。而配合推拿手段来让颈部肌肉得到放松,从不同机制来缓解甚至解除肌肉痉挛的情况,加快患者局部的气血运行速度,通过对新陈代谢的强化作用来缩短颈椎部炎症吸收消退速度。中医推拿、针灸的配合使用,能够让患者的经络得到最大程度的疏通,对气血也有调和效果,达到颈部症状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群体选择中西医结合手段,给予推拿配合针灸措施,病情改善效果突出,缓解病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刚,龙翔宇.电针颈夹脊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曲度变直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2):114-115.
[2]张翠翠,汪效民,陈松寿.热敏灸联合针刺、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8,25(4):108-109.
[3]赵丰,屈玉疆,李勇涛,等.腹部推拿六法配合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1):24-26.
[4]Klekamp J.Surgical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sis i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a history of syringomyelia[J].European Spine Journal,2017,26(4):1-10.
[5]李青松,张红日,赵立成.新灸法配合针刺、推拿治疗颈椎病300例[J].光明中医,2017,32(1):92-94.
[6]刘建涛,孙永康,郑树然.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与价值[J].中国处方药,2017,15(4):108-109.
[7]Tetsuya Hoshino,Naoya Maruyama,Satoshi Matsuoka.CUDA vs OpenACC:Performance Case Studies with Kernel Benchmarks and a Memory-Bound CFD Application[J].Symposium on Cluster,2013,4(7):161-162.
[8]丁汀.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14(21):512-513.
[9]Lee S,Shin JS,Lee J,et al.Effectiveness of pharmacopunctur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Europe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18,20(15):154-1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