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那些危险行为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7 10:04: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医学上常见的急症之一,具体是指十二指肠、胃、食管等发生病变导致的出血情况,在临床上表现为呕血、血便等。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则是会使得患者因为出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为此,文章就可能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策略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危险行为;预防

本文引用格式:何刚琴.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那些危险行为[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355.

1上消化道出血指什么?

上消化道出血在医学上通常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胆道、胰腺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在临床上最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以及胃癌出血。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可以是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溃疡、癌肿出血,也可以是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或者邻近器官、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引起的出血。

\

 
2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临床表现,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具体包含食管、胃、十二指肠等疾病病变引起的出血。

2.1溃疡和炎症性因素

十二指肠溃疡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炎症性因素。比如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胃癌、残胃炎、残胃溃疡、胃肠道间质瘤、息肉、憩室炎、杜氏病等。同时,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急性胃炎、急性胃扩张、胃癌等,也可以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第二,反流性食管炎,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常因酗酒或口服吲哚美辛、泼尼松、水杨酸类药物导致急性胃黏膜损害,第三,急性胃粘膜病变或应激性溃疡也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诱因包含摄入损害胃粘膜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消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一些抗生素。同时,颅脑外伤、急性脑出血、脑梗塞等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应激状态、饮酒等也会引发炎症,最终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第四,反流性食道炎、食管溃疡。这类溃疡所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量较少,且发展缓慢。

2.2机械性因素

食管裂孔疝。在出现上消化道并发出血的时候产生的血量较少,在食管下端炎性水肿症状明显或者出现糜烂的时候会加大出血量。另外,如果疝进入到胸腔部分还会引发更进一步的大出血。第二,门脉高压性疾病。门脉高压多数是肝病患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的并发症,如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这类出血一般出血速度快、出血量较大等。第三,器械或者异物损伤患者的血管。能够损伤血管的疾病包含胆道病变、胃扭转。其中,胆道病变之后会损害患者的肾脏,胃扭转之后还会损伤血管和黏膜。

2.3食管因素

食管和胃底部张静脉破裂引发的出血症状。引发这一症状的原因十分复杂,包含肝内因素和肝外因素两种。肝硬化是导致张静脉破裂的常见原因,除此之外,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结节病也是引发食管出血的肝内因素。引起食管出血的肝外因素包含肝静脉阻塞和血栓综合征、门静脉狭窄、门静脉周围肿大淋巴压迫引起的梗阻。第二,主动脉、食管、胃肠道萎后者动脉瘤的破裂也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胸主动脉瘤进入到破裂的食管。同时,腹部主要动脉、肝总动脉肿瘤破裂也会将细菌侵入到胃和十二指肠内部。

2.4肿瘤性因素

良性肿瘤。食管、胃、十二指肠息肉或者息肉等会引发肿瘤性因素。第二,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十二指肠癌等也会引起恶性肿瘤。

2.5全身性因素

第一,血液疾病。急慢性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第二,血管性疾病。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以及毛细血管的扩张等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第三,应激性溃疡。严重感染、严重脑外伤、脑出血、严重烧伤、败血症、体克、重症心力衰竭等引起的应激状态也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3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策略

3.1一般性护理


在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之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积极测量患者的血液、脉搏、呼吸频率等,通过多种观察来判断出患者的出血量,分析患者病情的演变情况。在出血停止之后还需要后续观察患者是否还会出血再出血的征兆,之后将患者卧床的姿态调整为平躺卧位,同时使患者的双腿抬高,确保患者的呼吸顺畅。在患者呕血结束之后要及时对其进行口腔护理,减少口腔中残留的血腥气味,避免出现口腔感染。

3.2急救护理

在患者进入到抢救室之后需要立即为其搭建两条静脉通道,为患者及时补充在治疗过程中失去的血液。在滴液操作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素质,不能出现因为滴液速度较快所引发的病情加重情况。在输液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进行24h的心电监护,科学评估患者在输液治疗的时候是否需要打开放气道,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操作,从而避免因为误吸血块也引发的窒息问题。

\

 
3.3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具体包含血压、脉搏和呼吸变化等,同时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是否出现了较强的饱腹感、烦躁不安和恶心难受等症状。在发现患者出现这些不适应的症状之后要及时通知医生在第一时间抢救患者。

3.4进行必要的用药护理

在对患者用药治疗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规定和嘱托,并通过学习来熟练掌握各类药物的病理作用、使用注意事项和使用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还需要能够辅助使用一定的止血药物,比如垂体后叶素。在使用镇静药物的时候要注重控制药物的滴注速度,不能出现因为要素滴注速度较快所引发的腹部疼痛、心率失常、心肌梗死等情况。

3.5强化对患者失血性休克问题的护理

在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问题之后需要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目的是确保患者的血液容量,并在治疗的过程中确保患者的呼吸顺畅。另外,在对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不断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和心肌收缩能力。

3.6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

通过合理控制饮食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健康,在手术之后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来合理搭配饮食,如果患者属于静脉曲张破裂或者消化道溃疡,则是需要禁止患者食用食物。在患者活动性出血期间要禁止患者喝水,在出血停止24h之后让患者吃一些温良、清淡的流食。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画着出现了少量出血的情况则是根据其身体素质来为其提供可以被消化的食物。

3.7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

在患者生病期间需要引导患者对疾病树立正确的认识,在看到呕血、便血之后会出现焦虑的心理,因而很容易对治疗失去信息。为此,需要医护人员做好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工作,帮助患者对疾病树立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李素霞,高美荣.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护理进展[C]//中医护理工作经验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02.
[2]王海燕,顿晓熠,柏愚,等.中国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2):83-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2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