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了解离退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5年3至6月选取在院疗养的103名离退休老年人采取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主观幸福感。结果离退休老年人总体主观幸福感得分为(94.58±12.05)分,中等年龄、教育程度、高收入的离退休老年人具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而性别不影响主观幸福感。结论所调查的离退休老年人整体主观幸福感较高,但护理者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者进行个体化护理,更多关注主观幸福感较低的人群。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离退休老年人;因素分析;调查窗体顶端窗体底端
本文引用格式:顾娅萍.在院疗养离退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307-308.
Retired Elderly in Nursinghome Surveyand Analysis of CurrentSiTuation Andinfluential Factor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GU Ya-ping
(East China sanatorium,Wuxi Jiangsu)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retired elders.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a convenience sample of 103 retired elders in East China sanatorium was conducted during March to June 2015.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Results The score of general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retired elders was 94.58±12.05.Retired elders with intermediate age,education,or higher income had higher score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Gender had no effect on subjective well-being.Conclusion The retired elders in this investigation may have moderate subjective well-being.Nurses need to pay directed attention to retired elders with different age,education,and income in nursing and take more care about those had lower score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KEY WORDS:Subjective Well-Being;Retired elder;Factor analysis;Investigation
0引言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人们对整体或一般生活的满足和快乐感,作为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我国由于计划生育、人口寿命的延长已经迈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面临着“未富先老”的问题,离退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于整个社会不容忽视[2]。对于离退休老年人而言,身体状况的改变和社会地位的变化影响着他们的独立、尊严等各方面,从而改变其心理状况[3]。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对离退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本研究旨在了解离退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院疗养的离退休老年人,被调查者的纳入标准为:年龄55-90岁,能够完成问卷调查,愿意配合调查者。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该问卷分为两部分:(1)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共4组,<60岁,60~70岁,70~80岁,>80岁),教育程度,个人收入水平。(2)总体幸福感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S)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在1977年制定的,旨在衡量主观幸福感[4]。原量表共33项,国内段建华曾对其进行了修订[5],已有研究发现,原量表的后15项主要为精神疾病方面[6],因而本次研究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前18项进行调查。该量表包含6个维度: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其中1、3、6、7、9、11、13、15、16项为反意题项,量表满分为120分,得分越高,幸福感越强。
1.2.2调查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每次调查由一名护士发放表格,告知调查者填写问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当场发放问卷,由被调查者在30min独立填写后于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14份,收回有效问卷103份,有效回收率90.4%。
1.3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总体主观幸福感指数与国际常模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对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与个人收入水平受试者的主观幸福感指数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信度与效度分析
本研究对18个条目的信度(Reliability)进行计算,测得Cronbach'sα为0.819,表明该问卷中每一条目的可靠性较高。本研究对18个条目的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进行计算,测得每一条目与总分的都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01),表明该问卷中每一条目的效度较好。
2.2离退休老年人总体主观幸福感指数
离退休老年人总体幸福感得分为(94.58±12.05)分,其中男性(94.59±12.11)分,女性(94.47±12.06)分,与国际成人常模相比[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t=-7.60,P<0.001;女性:t=-8.56,P<0.001)。
2.3离退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指数的影响因素
对于总体主观幸福感指数,不同年龄与收入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70~80岁的离退休老年人得分较其他年龄组更高,收入大于8000元的离退休老年人得分较其他收入水平组更高。不同性别与教育程度的离退休老年人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在对健康的担心方面,不同教育程度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高中和大专学历的离退休老年人得分较其他教育程度组更高。在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方面,不同收入水平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收入大于8000元的离退休老年人得分较其他收入水平组更高。在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方面,不同年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70~80岁的离退休老年人得分较其他年龄组更高。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方面,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之间比较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3.1离退休老年人的总体主观幸福感指数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使得离退休老年人的幸福状况成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热点。有研究提出离退休老年人由于社会地位的消失与家庭地位的改变,幸福感会降低[3,8],而本研究发现103例离退休老年人的总体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国际常模。Jokela等2010年提出,离退休可以将人从紧张的工作与职业竞争中解放出来,让老年人获得闲暇时间以从事自己热爱的活动,从而增加主观幸福感[9]。此外,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来自疗养院,这些离退休老年人健康状况良好、获得的社会支持更多,根据特质理论的解释,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会高于理论情况。
3.2离退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3.2.1年龄
本研究发现年龄是离退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之一,70~80岁的离退休老年人总体主观幸福感和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指数比其他年龄段人员更高。已有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在中年以后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10],可能的原因是离退休老年人在70岁之前处于离退休的适应阶段[11],在稳定之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会增加。但本研究表明80岁以上年龄组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70~80岁年龄组,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加,健康的退化会导致主观幸福感的降低。
3.2.2教育程度
本研究发现教育程度不显著影响离退休老年人总体主观幸福感,但显著影响对健康的关心指数,中等学历(高中和大专)的离退休老年人对健康的关系指数高于其他教育程度组,符合Hartog和Oosterbeek的研究[12]。该现象的呈现可能来源于两点,一方面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本研究中收入与教育有显著相关性:r=0.24,P<0.05)、社会地位以及自信有正相关性关系[13],因而教育程度的增加会提高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对自身有更高的预期,并可能对生活有强烈的不满足高,这会消极影响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所以总体而言,教育程度和主观幸福感会呈倒U型关系,这一结果与我国的“中庸”思想也十分耦合,中等学历的离退休老年人更容易获得幸福感也在情理之中。
3.2.3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对离退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收入大于8000元的被调查者总体主观幸福感、精力以及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都比收入低于8000元人员更高。已有研究一般认为收入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但微弱的正相关关系[14-15],也有学者认为,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和幸福感没有必然联系[16]。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较高收入的离退休老年人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质与选择[17],因而对生活有更高的兴趣并保持较高的精力。
4小结与护理启示
本研究发现所调查的离退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良好,年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都是离退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但性别不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困扰着无数护理人员,甚至影响其心理状况和工作效率[18]。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本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对离退休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重视主观幸福感相对较低的离退休老年人,例如低收入人群、刚离退休人群、年龄高于80岁人群等,从而同时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减少工作负荷。
参考文献
[1]Diener E,Eunkook MS,Richard EL,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 Bull,1999,125(2):276-302.
[2]胡洪曙,鲁元平.收入不平等、健康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经验证据[J].科技与社会,2012,11:41-56.
[3]李幼穗,赵莹,张艳.离退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6):591-593.
[4]Fazio AF.A concurrent validational study of the NCHS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In:Vital and health statistics.Series 2,Data evaluation and methods research.Washington[J].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7:1-53.
[5]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4(1):56-57.
[6]赵芳芳,陈宏林,顾艳荭,等.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31-533.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83-86.
[8]Pinquart M,Schindler I.Changes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the transition to retirement:a latent-class approach[J].Psychol Aging,2007,22(3):442-455.
[9]Jokela M,Ferrie JE,Gimeno D,et al.From midlife to early old age:health trajectories associated with retirement[J].Epidemiology,2010,21(3):284-290.
[10]Ulloa BFL,Moller V,Poza-Sousa A.How does subjective well-being evolve with age?A literature review[J].J Popul Ageing,2013,6(3):227-246.
[11]刘仁刚,龚耀先.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2):73-78.
[12]Hartog J,Oosterbeek H.Health,wealth and happiness:Why pursue a higher education?[J].Econ Educ Rev,1998,17(3):245-256.
[13]Cuñado J,de Gracia FP.Does education affect happiness?Evidence for Spain[J].Soc Indic Res,2012,108(1):185-196.
[14]Easterlin RA.Income and Happiness:towards a unified theory[J].Econ J,2001,111(473),465-484.
[15]任海燕,傅红春.收入与居民幸福感关系的中国验证[J].南京社会科学,2011,12:15-21.
[16]许淑莲,吴志平,吴振云,等.成年人心理幸福感的年龄差异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3):167-171.
[17]Arthaud-day ML,Near JP.The wealth of nations and the happiness of nations:Why“accounting”matters[J].Soc Indic Res,2005,74:511-548.
[18]葛津津,刘薇群,陈益清,等.护士工作幸福感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8):763-7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