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医学工程师在医用吊塔规划安装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6 14:39: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医用吊塔在各级医院中越来越常见,其结构功能、操作感受、感染控制等均要符合临床要求,同时其安装流程和安装质量也应受到重点关注。医学工程师作为专职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应做好衔接临床应用需求和工程安装两个主体的桥梁工作,深层次参与吊塔投入使用前的全过程,同时对规划和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类问题做好预期及检测,提高安装质量和安装效率,保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

关键词:医用吊塔;医学工程师;规划;安装

本文引用格式:王春云,徐志扬,杨玉志.医学工程师在医用吊塔规划安装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286.

0引言

医用吊塔是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主要安装于手术室、ICU、抢救室、内镜中心等科室。医用吊塔的常规装配流程是使用单位提要求、厂家做规划,方案确定后安装。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基建施工往往与安装在同时段进行,现场工种多且杂,实际场地限制会导致装后效果与预期规划不符。作为衔接基建施工、厂方安装、临床使用等几方面的临床医学工程师,必须主动作为,合理安排好安装过程中的每一步。基于上述要求,本文找出了医学工程师在医用吊塔的规划和安装环节中应重点关注的五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

\

 
1选择合适的吊塔类型

医用吊塔按结构可分为桥架式、单臂旋转式、单臂吊柱组合等。ICU、抢救室、各专科监护室等一般会选择干湿分离的桥式塔。桥式塔包含带仪器托盘的干区和带输液泵架的湿区,两部分可沿中间横梁滑动,吊柱的活动仅限平移、升降和自转。上述科室每个床位配备的医疗设备主要有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呼吸机等,医学工程师需配合使用人员提前规划好各类设备的固定摆放位置,摆放原则是应尽可能符合设备使用人员的习惯;设备干湿分离保证电气安全;各电源线就近接电,整齐不杂乱。

手术室需要用到电外科设备及相关监护治疗设备,对吊塔布局要求较高,对手术操作空间要求也较高,因此一般会选择移动范围更大的单臂或双臂吊塔。根据手术功能需求不同,会分成外科塔、腔镜塔、麻醉塔等,每间手术室的吊塔一般会由两个或以上搭配组成,有的还会搭配用于固定显示器的第三臂。内镜中心多采用带仪器托盘的吊柱加显示器专用吊臂组合形式。相对于桥式吊塔,单双臂吊塔的活动范围更大,受力点更多,对刹车制动、配重平衡、运动平稳度等性能等要求也更高。

医学工程师既熟悉科室的工作流程,又了解各类吊塔的功能及应用,因此可以充分结合两者向科室提供选型建议。既要便于常用仪器设备摆放、使医护人员的活动路线上无电缆线和管路等阻拦,又要保证各关节和滑轨的活动功能和各项安全指标达标,同时也要注重整体布局整齐美观协调。
\
2制定配置方案

选定吊塔类型后,需要根据设备种类数量、常用气体类型、各类信号通讯、设备安装附件等要求制定吊塔的配置方案。

功能配置:根据每床或每间手术室的常用设备情况,规划设备托盘尺寸、放置空间、承重、设备托盘可调节范围等;规划各类医用气源、电源、通讯接口及相关附件(负压表和氧气表等)的位置摆放空间;各关节阻尼、配重平衡、旋转范围、移动范围等;特殊照明需求应提前考虑到位;吊塔必须符合相应感控要求,吊塔外壳涂层一般具备耐腐蚀、易清洁的特性,外观应无拼接缝隙,表面无裸漏螺钉,便于消毒擦拭。

各接口要求:电源接口数量要确保满足设备用电需求;气源接口每床位不少于2套;网络接口应预留2-4套以备后期拓展;电气网终端在吊塔上的布局应符合人因工程的设计。常插拔的氧气、负压、电源等应处于抬手能够到和发力的位置。每套吊塔应设置2-4套分路空气开关,每路控制4~6个电源接口,当某条线路上连接的设备发生短路时,仅该条线路上的空开跳闸断开,另外一路可正常使用。

3核查实际场地,避免场地冲突

确认好吊塔用途配置后,临床医学工程师应到安装地点实地勘测,查看实际定位。定位原则:(1)吊塔终端箱体所能到达的空间能覆盖临床需求的空间。(2)临床在其需求空间内能轻松移动吊塔。(3)安装的基座及悬臂不与房间内其他设备或装饰发生冲突。为满足以上三点,应重点从房屋基建结构和设备空间占位两方面进行核查。

房屋基建结构:查看房间的梁柱、通风管道及空调位置、洗手台、门窗位置和开门方向、相邻病房间的观察窗位置、视野范围、吊顶高度、地面铺设材质及高度等条件,结合以上所有条件确定该房间的吊塔的安装位置,确保每个房间的吊塔安装位置具备可行性。

设备空间占位:首先根据常用设备使用情况规划承载托盘/抽屉的尺寸、高度、承重等参数,由临床医学工程师、使用人员、厂家共同规划,从不同角度讨论确定。

在完成上述事项后,将房屋尺寸、手术床/病床尺寸、各类常用设备尺寸、摆放位置、操作空间等情况反馈到吊塔规划图和安装布局图中,进行二次细化调整。再次进行吊塔活动空间模拟及工作流程模拟,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4与基建施工进度密切配合,避免返工

医用吊塔基座安装与机房内空调通风净化等工程施工顺序应匹配好,基建施工工序既不能超前,亦不能落后,临床医学工程师在此环节应起到工序监理作用,既要保证施工进度,又要安排好两方工作顺序,例如通风管道和吊塔基座的安装顺序应视房屋结构确定,当房屋条件限定吊塔安装位置时,建议先装基座后装通风管道;基座未安装时基建不可先做吊顶工作,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5做好安装检测

安装检测主要包括设备检测、运动平衡、气体检测、电气安全检测等。设备检测是指吊塔安装前,要检查各部分是否完好、变形,各附件是否齐全。平衡性及运动部件检测,包含横梁、吊柱、仪器抽屉托盘水平性检测、配重平衡性检测及各关节臂运动稳定性及平滑性检测、刹车阻尼功能优劣等。运动平衡直接关系到使用体验和使用安全,医学工程师应根据性能手册逐一测定,确保性能达标。吊塔上各类气体通路及接口的通气及保压测试,在安装阶段必须逐一测量,避免装好后发现漏气而进行二次拆改。电气安全检测同样如此,通电前检查线路及电源接口的电气安全性能,必须达标。

6讨论

医用吊塔安装过程中,医学工程师应重视各类安全问题,做好各类性能和安全测试。旋臂或横梁安装应严格调节水平;基座安装高度、地面高度、临床使用调整范围应有效结合,符合人体工程学及医务人员使用习惯;吊臂的平衡、承重等应符合参数标准。通过对上述环节的分析,制定医用吊塔设计及施工规定细则,临床医学工程师对临床需求、吊塔/吊桥安装、机房建设施工进行充分沟通对接。

医用吊塔的施工过程需要多方配合,临床医学工程师应在临床使用需求、设备安装、机房建设施工等几部分工作衔接中充分发挥监理作用,按照规定细则做好每一个步骤,确保医用吊塔配置合理、安装质量有保障、施工过程安全、符合人因工程学,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薛梅,冯喆,雷海粟,等.基于临床需求导向的监护吊塔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10):50-52.
[2]陈传佳.ICU未来建设发展趋势[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31(2):155.
[3]周军.医用吊塔安装方式对其安全性能的影响[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245(04):144-147.
[4]郑逸民.YG系列医用供给吊塔的设计开发[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5,26(3):179-1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0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