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与控制血脂水平价值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6 11:02: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对血脂水平的控制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64)和试验组两组(n=64),对照组应用的治疗药物为辛伐他汀,试验组应用的治疗药物为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BNP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TC、TG及LDL-C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HDL-C比治疗前升高,组间经比较发现,试验组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前的BNP水平经过比较,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BNP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高脂血症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选择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血脂水平;阿托伐他汀;药理作用;冠心病高脂血症

本文引用格式:万国靖,吴蓬,车丽萍.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与控制血脂水平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180-181.

0引言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由血脂异常导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受到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冠心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对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尽早予以调节血脂的药物进行治疗,可对血脂代谢紊乱进行有效纠正,进而对冠心病进行较好的逆转。相关研究发现[1],他汀类药物在降血脂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可有效延缓或阻止动脉硬化发展。本文将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现作以下分析和报告。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临床诊断标准[2]。将肝肾心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对他汀类药物过敏者排除本次研究。根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64)和试验组两组(n=64)。对照组中男30例,女34例;年龄为47-78岁,平(58.6±6.4)岁;

病程在8个月至12年,平均(6.5±1.3)年;试验组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为48-79岁,平均(59.5±6.3)岁;病程在9个月至13年,平均(6.7±1.5)年。组间给予比较,所得结果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价值。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康可等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辛伐他汀口服,20 mg/次,1次/d,1个疗程为4周。试验组:临睡前予以阿托伐他汀口服,20 mg/次,1次/d,1个疗程为4周。

1.3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于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检验科负责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以比色法对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测定,以生化法对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测定,以酶法对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进行测定。以荧光免疫干片法对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

1.4统计学分析。所得到的全部数据均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血脂水平、BNP水平采用(±s)加以描述,组间对比需予以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百分率(%)加以描述,组间对比需予以χ2检验,P<0.05证明出现了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进行对比。两组治疗前的血脂相关指标相比,组间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相比,试验组HDL-C高于对照组,其LDL-C、TC、TG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

 
2.2治疗前后两组BNP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对照组治疗前BNP水平与试验组BNP水平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试验组BNP水平比对照组低,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所示。


\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38%与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81%经过比较,组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所示。

\
 


3讨论

冠心病高脂血症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而高脂血症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速度,并可使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内皮细胞膜结构和受体功能损伤,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3-4]。血脂异常主要指的就是HDL-C降低和LDL-C、TC、TG升高。由于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关系密切,改善血脂水平,对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具有延缓和减轻作用[5]。随着近年来调脂药物的逐渐革新换代,合理用药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

阿托伐他汀本质上属于典型的HMG-COA(羟甲基戍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和辛伐他汀非常相似。相关研究和文献报道[6],阿托伐他汀可对HMG-COA的活性起到有效抑制作用,并可反馈调节对LDL受体的合成,加快消除LDL-C的进程,促使TG代谢明显加速,降低LDL、TG,延缓动脉硬化进程,促使血栓素的形成明显减少,对血栓形成进行有效预防,抗炎作用显著。另有研究证实[7],阿托伐他汀降血脂作用显著,可对冠心病高脂血症进行有效改善,安全可靠。

本次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经过4周的治疗后,其LDL-C、TC、TG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HDL-C同对照组相比则明显提高,两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前的BNP水平予以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予以比较,试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试验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从而充分证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高脂血症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选择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卫平.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分析与控制血脂水平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9):80.
[2]黄庆辉,卢志伟,祁图妍.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分析与控制血脂水平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08):168-169.
[3]徐瑾.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分析与控制血脂水平的临床疗效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2):239-240.
[4]杨亚群.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分析与控制血脂水平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6):137-138.
[5]杨廷侠.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分析与控制血脂水平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8(06):6-8.
[6]陈振奎.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疗效[J].北方药学,2018,15(01):62-63.
[7]罗敏.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疗效对比分析[J].海峡药学,2017,29(09):162-1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04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