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在高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中的效果。方法 2014 年 1 月到 2015 年 12 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高龄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患者 86 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3 人,试验组进行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模式,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髋关节 Harris 评分。结果 对照组术后 7d、术后 1 个月 Harris 评分低于试验组,疼痛程度高于试验组 (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整体护理模式有助于减轻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的疼痛,促进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整体护理;并发症
本文引用格式: 宋庆丽 , 李玉翠 , 黄英丽 . 高龄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的整体护理体会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2):321-322.
Holistic Nursing Experience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SONG Qing-li, LI Yu-cui, HUAGN Ying-li
(Department of osteoarthriti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ing Medical College, Jining Shando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holistic nursing on 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86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ing Medical Colleg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43 individual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took a general care model to observ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Harris hip score. Results The Harris score was lower in the control group tha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7 days after surgery and 1 month after operation. Pai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0.05) but the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The holistic nursing model can help relieve the pain of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 and promote the rapid recovery of joint function.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Venerable age;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Holistic nursing; Complications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可有效地避免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重要的是可以早期下地活动,已经成为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1,2]。但因患者高龄,多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肺病等内科疾病,术后的并发症较多。整体护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目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种先进的服务理念 [3]。笔者所在单位运用整体护理模式和一般护理模式分别对 86 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进行护理,以观察整体护理模式对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自 2014 年 1 月到 2015 年 12 月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关节科住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86 例。入组标准:因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 43 例,试验组男 19 例,女 24 例,年龄 (85.21±5.72) 岁,股骨颈骨折按照Garden 分型,II 型 5 例,III 型 28 例,IV 型 10 例;对照组男17 例,女 26 例,年龄 (87.21±9.87) 岁,其中 Garden II 型 3 例,III 型 32 例,IV 型 8 例。两组间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症、骨折分型等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给予常规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出院后常规随访,具体包括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围术期健康教育,术后予以镇痛药物治疗;常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或者口服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术后第 1 天拔除引流管、尿管后下床活动。指导患者进行踝泵练习、膝关节被动活动为主的功能锻炼。
1.2.2整体护理
1.2.2.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多合并一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加之突然外伤骨折,精神打击大,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性向其讲解手术的目的、方式和注意事项,甚至列举已获痊愈病例,增强其信心,同时消除患者由陌生环境、疾病所带来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以良好的情绪接受手术;(2)积极控制并存疾病:针对各种并存疾病,遵医嘱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严密检测血糖、血压、体温等, 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3)预防感染:长期卧床导致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应针对性进行皮肤护理、呼吸道护理及泌尿系护理等。
1.2.2.2术后护理
(1)术后常规在科室二级监护室监护生命特征 24h,观察病人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监测体温、血常规及生化指标, 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医生;(2)体位护理:搬动患者时应将患肢与身体整个托起,术后避免过度屈髋,尤其是屈曲大于 90 度,术后 1 个半月内避免患侧卧位,翻身时两腿中间夹软垫,防止髋关节过度内收;指导患者避免翘二郎腿、坐矮凳,预防关节脱位;(3)预防感染:严密观察切口情况,若有渗出,及时请医生换药;观察体温变化;定期为患者拍背,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咯痰,发生肺部感染;(4)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即刻行踝泵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双下肢采用肢体气压泵,抬高并按摩患肢,1 次 /2~4h;遵医嘱口服利伐沙班或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康复功能锻炼:根据术中情况和术后病人的生命体征,决定下地时间,若无明显异常,可于术后 24h 内下地在助行器辅助下行走,要求患肢部分负重。训练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1.3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VAS 评分)、髋关节 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均以( ±s)表示,应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对两组数据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取 2 检验,以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疼痛和功能评分
术前快速康复组和传统康复组的 VAS 评分分别为(5.9±2.9)分和(5.5±2.6)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两组的 VAS 评分均比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 2 周和 4 周时,试验组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 3 个月和 1 年时,两组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 1)。
术后各时间点两组的髋关节 Harris 评分均比术前显著升高,术后 2 周和 4 周时,试验组 Harri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 3 个月和 1 年时,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 2)。
2.2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日
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早期严重并发症;快速康复组和传统康复组组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9.1±2.5)d 和(12.4±2.9)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股骨颈骨折已成为常见病,骨折中高龄患者多,多继发于严重的骨质疏松,轻微暴力即可导致骨折,受伤后患者髋部明显疼痛和功能障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依赖于他人的帮助 [4]。鉴于长期卧床容易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故目前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共识是在患者身体情况允许,不存在明显手术禁忌的情况下,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的年龄不同有内固定、全髋关节置换及股骨头置换术。股骨头置换适用于高龄患者,一般为 80 岁及以上 [5-7]。
高龄患者多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 加之骨折后的疼痛应激,病情变化迅速;因此需要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从心理到生理整体护理和观察。心理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应激反应减轻, 术前训练和准备的完备,提高了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为手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障了手术的安全。入院后连续系统的疼痛护理,术后的引流管护理、体位和预防并发症护理减少了患者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舒适体验。术后早期下地及功能锻炼,减少了长期卧床的并发症,更是促进了患肢肌肉和关节功能早日康复,增强了患者进一步关节功能恢复的信心。
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可以避免患者长期疼痛,可以让患者早期下地行走,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长期卧床的并发病 [8]。虽然高龄患者手术治疗存在较大的风险,但只要严格规范操作,精心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石广卉 , 王姣 , 杜玲 , 等 . 临床路径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04):216-217.
[2]郭超 , 刘欣伟 , 张敬东 , 等 .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轻比重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全麻对其心肺功能影响对照研究 [J].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7,(01):49-53.
[3]赵月芳 .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术后情绪障碍的有效护理措施探讨 [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35):147-149.
[4]彭婷 , 唐香兰 , 陈邦菊 .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护理 [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 电子版 ),2016,(04):458-459.
[5]粟玲 , 廖海莲 . 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02):141-142.
[6 赵巧丽 . 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 [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11):212-213.
[7]单亚楠 , 董丽 .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06):76-79.
[8]邱琴英 .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疗效评价 [J]. 全科护理 ,2016,(07):746-748.
《高龄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的整体护理体会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07/20181107033805659.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