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探讨痔瘘疾病术后镇痛的方法和药物、疗效,对100例患者应用“乌兰布”合剂进行术后镇痛,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配伍禁忌,镇痛效果明显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痔瘘疾病;术后镇痛;“乌兰布”合剂
本文引用格式:孙庆勇.“乌兰布”合剂在痔瘘疾病术后镇痛100例的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154.
0引言
我科自配“乌兰布”合剂应用于痔瘘疾病手术后镇痛,疗效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100例痔瘘疾病术后患者,进行随机观察,病种涵盖混合痔肛瘘、肛裂等,不区分年龄、性别随机进行。每例患者术前常规开展疼痛健康教育,从观念上解除患者对疼痛的误解,如认为“术后疼痛不可避免,术后痛忍几天就好;认为疼痛治疗只是一种对症处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镇痛药物副作用大,能不用则尽量不用”等。这些误区必然导致术后镇痛药物用量不足,镇痛效果不易评估,特别是肛门术后疼痛常导致括约肌痉挛,患者惧怕排便、换药,进而影响切口引流和愈合。许多患者因此而少吃、少喝,减少排便时疼痛。根据“乌兰布”合剂的镇痛效果和临床资料,术前对100例手术患者均进行预期性讲解,可以取得患者配合,真实反映自身感受,对手术产生不同程度的痛疼感有提前心理预期,特别是亚甲蓝导致的尿液颜色改变,提前告知,消除疑虑。有效的医患沟通是“乌兰布”镇痛液能否真实反应镇痛效果的良好保证,本组临床资料证实术前沟通和讲解对患者术后精神状态、不安情绪、配合诊疗、感触疼痛等方面有积极、肯定和不可缺少作用。药物组成:氢溴酸高乌甲素2 mL:4 mg(山东方明药业,H20045497),亚甲蓝注射液2 mL:20 mg(洛川药业,H3202482),布比卡因注射液5 mL:37.5 mg(山东华鲁制药,H37022107),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0.1 g(芜湖康奇制药,H34020932)。
1.2应用方法
20 mL注射针装7号针头,分别抽取高乌甲素2 mL、亚甲蓝1.5 mL、布比卡因2 m L、利多卡因5 m L加生理盐水至2 0 m L。沿切口创面下、结扎线下、内括约肌下呈扇形或柱状均匀注射,根据创面大小,一般注射5~15 mL,总量不超过20 m L。该方法和配置特别要注意的是:浓度不过高、注射不过于集中,尤其要注意不能注入血管内,因为本注射液为深蓝色,回抽后不易发现是否有血液,我科方法是每次注射前针管前方留有极少空气,特别是深部括约肌内注射时,一定要回抽观察,发现刺入血管,立即改变注射方向,缓慢注射,并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对老年人或有心血管等基础疾病者,布比卡因可替换成左布比卡因,二药作用相同,但后者对心脏的毒性更低。
2结果
痔瘘手术后的疼痛最明显也是最难以忍受的是手术当天及夜间,第2天及后续换药排便等疼痛明显缓解,100例患者中4例因对疼痛过于敏感,术后当晚给予双氯芬酸钠一片口服后缓解,63例患者术后有痛感,可以耐受,基本不影响生活和休息。13例患者,有疼痛感觉,可耐受,夜间休息轻微受影响,20例基本无疼痛感觉,全部患者无一人应用麻醉性镇痛药,无一人应用镇痛泵,后续排便及换药均无再次应用止痛药,总有效率100%。
3讨论
手术后疼痛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上一系列反应,可导致焦虑、恐惧、无助、忧郁、不满、过度敏感、挫折、沮丧;也可造成家属恐慌、手足无措,影响睡眠障碍会产生心情和行为上的不良影响[4]。肛门部由于其特殊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加上排便等动作和每日清创换药,疼痛感觉常敏感,持续时间较长;其次是手术后伤口的炎性反应,炎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即致痛因子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PG)E1、P物质、缓激肽等[1],临床观察应用高频电刀痛感明显增强。急性疼痛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和并发症,甚至会演变成慢性疼痛,降低患者生存质量,也是医患双方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挑战。积极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应用良好的且不良反应少的镇痛药物,也是加速康复、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广大肛肠科医师付出多年努力,研制出许多术后镇痛的方法和药物,极大缓解了患者术后疼痛。本方法配制的镇痛液,在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基础上,增加了高乌甲素,根据不同药物的镇痛效果和作用特点而设计,利多卡因1~2 min生效,有效时间1~2 h,布比卡因5~6 min生效,作用时间5~6 h二者可产生接力麻醉效果,亚甲蓝是可逆性末梢神经损伤剂,其与神经组织有较强的亲和力,具有可逆性的损伤神经髓质的作用,而新生的神经髓质需要30 d时间,注射亚甲蓝后可使局部感觉迟钝、感觉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持续止痛的目的[2-3],虽临床医师常将上述三种药物组成复方亚甲蓝注射液,效果肯定,但镇痛效果仍不够十分理想,如何更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镇痛效果,“乌兰布”合剂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经临床验证而产生。高乌甲素镇痛效果与哌替啶相当,且维持时间长于哌替啶,与上述药物无配伍禁忌,产生协同和相加作用,还具有局麻、降温、解热、抗炎、消肿等作用,对于痔瘘疾病术后常见并发症如:切口水肿、低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适应症准确,笔者经多年观察认为,该镇痛液是目前痔瘘术后最佳组合,简单、经济、方便、有效。
参考文献
[1]杨建芳,王彦君,常淑娴.肛肠病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6,25(20):95-97.
[2]吕振周,李飞.复方亚甲蓝局部注射于肛管直肠疾病术后镇痛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08,6(6):681-682.
[3]李雨春,张有生.实用肛门手术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