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舒肝运脾、和胃止痛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30 12:54: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运用舒肝运脾、和胃止痛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给予中药四逆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消化酶及泮托拉唑等进行西医规范治疗,整个疗程为14天。结果治疗组在症状及胃镜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肝运脾、和胃止痛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较好临床疗效。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舒肝和胃;和胃止痛;疗效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吴建英,黄青松,付心禄.舒肝运脾、和胃止痛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165.

0引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分泌、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1]。其中,胃肠动力障碍是导致FD的最主要发病机制[2]。治疗方面单纯西药治疗存在易复发、药物不良反应、依赖性、耐药性等问题,西医仍未找到良好的解决办法。由于FD的发病率逐年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对该病的防治研究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基于上述原因,各国都将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作为重点研究的课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本研究的116例患者均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2017年04月至2018年05月的住院病人。共收集11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病程(3.47±5.53)年。

\

 
2诊断标准

2.1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Ⅲ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至少发生6个月,在过去3个月中符合以下标准。分为2个亚型,即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必须包括:(1)以下1条或多条:a.餐后饱胀不适;b.早饱感;c.上腹痛;d.上腹烧灼感。(2)并且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

2.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出版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痞满肝胃不和证,主症:①胃部胀痛;②两胁胀满。次要症状:①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②痞塞不舒;③心烦易怒;④善太息;⑤舌淡红,苔薄白;⑥脉弦。

2.3纳入标准

(1)签署知情同意书;(2)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3)符合中医肝胃不和型痞症的诊断标准;(4)住院及门诊患者;(5)年龄18-85岁之间。

2.4排除标准

(1)自动放弃治疗者;(2)对方案中使用的药物过敏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4)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85岁;(5)目前正在参加其他药物研究者;(6)消化系肿瘤,溃疡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3治疗方法与疗程

治疗组:给予中医四逆散加减治疗,方药如下:柴胡15g,枳实15g,白芍15g,香附15g,半夏15g,厚朴15g,瓦楞子15g,海螵蛸15g,茯苓15g,紫苏叶15g,生甘草5g,水煎服,100mL。每次150mL口服,每日三次,疗程为14天。

对照组:复方消化酶胶囊1粒po qd;泮托拉唑40mg po qd。疗程为14天。泮托拉唑肠溶片(沈阳圣元药业有限公司40mg/粒,7粒/盒),复方消化酶胶囊(韩国汉林药业有限公司)20粒/盒)。

4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按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四级评定。(1)临床控制: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下降95%;(2)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改善的迹象,症状评分下降了。

5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

\

6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国外调查显示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为15.1%,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73.1%[3]根据一项亚洲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亚洲未经检查的消化不良患病率约8%~30%,而大多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4]。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占胃肠病专科门诊的50%左右[5]。目前本病还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不同的方案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心理治疗。失眠、焦虑症可适当给予镇静剂;药物治疗主要抑制胃酸分泌药、促胃肠动力药、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抗抑郁药及黏膜保护剂等。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症状反复问题,停药后可出现复发,长期用药可产生毒副作用,也会影响药物的敏感性。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一定的优势,四逆散调和肝脾,处方中的柴胡能舒缓肝郁,促进清阳,使抑郁之热渗透全身,成为君药;牡丹养血养阴,配伍柴胡,一升一敛,以不伤阴为本,是本品臣药;辅以枳实行气散结,实现气功散结,增强益气功效;甘草和中,调和诸药。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逆散加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芳,樊艳华,魏育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展[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7,21(5):303-304.
[2]姚慧静.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82例[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32(6):461-463.
[3]Roeco Maurizio ZagariGraham Richard Law Lorenzo Fuecioet a1.Epidem iol ogy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and Subgroups in the Italian General PopuLatio n[J].Gastroenterology,2010,138(4):1302-1311.
[4]Ghoshal UC,Singh R,Chang FYet a1.Epidemio1ogy of uninv estigated and fun ctional dyspepsia in Asia:facts and fiction[J].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1,2011,17(3):235-244.
[5]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13:398-3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00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