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交活动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评估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可降低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交活动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从而达到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目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临床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本文引用格式:周丽珊,李桂仙,刘旺菊.临床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139,143.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病在临床上归于慢性气支管炎或肺气肿病症,较为常见[1],为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进行干预,并研究其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n=55),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17例,年龄48~75岁,平均(57.2±2.5)岁;观察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48~74岁,平均(57.8±2.6)岁。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均获知情权。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衡性良(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内容包括个人卫生指导、环境护理、持续低流量给氧、预防感染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临床护理干预:
(1)心理疏导: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大多具有较严重的心理压力及心理负担,不利于后期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通过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告知患者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过程。根据患者自身的主体化差异,适当给予针对性的安慰方式,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以稳定的心态接受治疗。
(2)饮食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及个人喜好,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方案,尽量以清淡、高蛋白质、高纤维的食物为主,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在满足患者营养需求的同时,还应避免因过量饮食导致腹部饱胀增加肺功能的负担。
(3)呼吸操练习: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病情指导其进行呼吸操练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甚至可以躺着完成。包括:卧位康复操和呼吸康复操。运动时要保持呼吸的通畅式。具体操作:A,卧位康复操:a,拉伸起坐;b,桥式运动;c,空中踏车;B,呼吸康复操:a,鼓腹,然后快速吸鼻和耸肩,随后放松呼气;b,通过缩腹锻炼腹横肌;c,缩唇呼吸;d,用力吹纸。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并评估其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2]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越严重;
生活质量:根据我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社交活动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每项25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到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病例输入至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定性资料采用2检验,以(%、n)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2.1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生活质量
护理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交活动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评估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部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与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如吸烟、雾霾天气等,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3-5]。有研究表明,将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6-8]。临床护理干预在对患者饮食、心理方面进行准确护理的同时,配合呼吸操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9-11]。本次研究数据显示,接受临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等指标对比中,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临床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作用较为明显,临床应用效果良好[12-15]。
综上所述,将临床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可通过心理疏导、饮食干预、呼吸操锻炼等方式,降低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交活动能力、自我护理及情感表达能力等,达到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目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谭瑛,雷玲,李俊.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1):151-153.
[2]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3]陈思梦,王莉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34-36.
[4]刘红兵,刘莹,卢云娟.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6,28(01):127-129.
[5]钱晓岚.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13):2855-2856.
[6]张长敏.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3):51-52.
[7]沈桂芝.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08):171-172.
[8]陈再明,梁胜翔,刘学员,等.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6(3):163-166.
[9]张婷.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8.
[10]曹光岚,杨巧峰,李爱琴.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8,497(10):44-46.
[11]李玉虎.COPD患者行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11).
[12]黄映华,陈雪云,郭粉莲.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影响的研究[J].海南医学,2011,22(15):140-142.
[13]陈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2013,24(20):3113-3115.
[14]杨春丽,顾伟刚,范恩芳.浦东新区六灶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现状调查[J].海南医学,2018(1):2498-2500.
[15]赵启凤,熊家义,张国强,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J].海南医学,20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