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9 09:45:3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展,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性胃炎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并且以中青年居多。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后世医家多以半夏泻心汤为底方随症加减治疗,且疗效突出,被人们广泛推崇,并应用于临床。现代医学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不断拓展与深入,为更有效的治疗慢性胃炎奠定基础。多途径联合治疗趋势明显,通过相关资料查找发现,半夏泻心汤联合西医以及中医针灸等治疗方法多见。本文将进行逐步论述。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慢性胃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本文引用格式:许飞,赵芳昭,吴永,等.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85-86.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 in Semi-summer Diarrhea Heart Soup

XU Fei,ZHAO Fang-zhao,WU Yong,WEI Lan-qing

(Central Hospital,Mengcheng County,Anhui Province,Bozhou Anhui)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the standard of living of the Chinese people continues to improve,the detection rate of chronic gastritis continues to improve,and the majority of middle-aged and young people.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later medical doctors to half-summer diarrhea heart soup as the bottom side of the disease plus andminus treatment,and the efficacy is outstanding,widely respected,and applied to clinical.The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its function in modern medicine has been expanded anddeepened,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of chronic gastritis.This paper makes a step-by-step discussion of the treatment methods such as semi-summer heart soupand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KEY WORDS:Half summer diarrhea soup;Chronic gastritis;Pharmacological Actions;Research progress

0引言

慢性胃炎是消化科室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常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致使胃黏膜产生慢性炎症,临床上常以上腹部不适甚至疼痛、腹胀、反酸等为主要表现[1]。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如《内经》云:“胃病者……胃脘当心而痛。”(此心痛所指是胃脘痛)。《诸病源候论》云:“诸痞者……脏腑痞塞不通,故之为痞”。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常以仲景的和解名方半夏泻心汤为主要方剂,《伤寒论》云:“伤寒五六日,……,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本方证[2]以寒热互结,兼有中焦受损。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连、黄芩、干姜、人参(现多以党参代替)、大枣、甘草组成。君药半夏辛温,能除痞以散结,降上逆之胃气;臣药黄芩、黄连,以苦寒之性清中焦之热,干姜以辛热之性散中焦之寒;人参、大枣、甘草为佐使之药,以固后天,兼顾臣药伤中。诸药并用,散结除痞,寒热同调,同时也能固护后天。对于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具体机制,现代医学也在多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究,并对半夏泻心汤有了新的认识。

\

 
1现代药理研究

1.1总体概括


研究证明[3]:半夏泻心汤具有抗菌、对消化道的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促进胃黏膜修复、抗炎等作用。如王光明[4]报道:半夏具有抗炎、止吐、保护胃黏膜的作用;黄连、黄芩等苦寒药经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肿瘤的作用;党参、干姜则通过提高胃黏膜的屏障作用,预防损伤;甘草含有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明显的促胃黏膜修复的功效。可见诸方配伍,对改善胃黏膜炎症,促进胃黏膜修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2实验报道举例

半夏泻心汤治疗机制错综复杂,从动物实验报道中看出其机制的研究主要在于消化系统,多数学者做了大量的探研,下面进行一一论述。

吴丽芹[5]等人通过对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大鼠进行灌胃半夏泻心汤,观察大鼠胃内粘液层的磷脂、氨基已糖(保护胃黏膜的主要组分)的成分变化程度,结果发现半夏泻心汤灌胃大鼠的胃内粘液层这两种成分含量增加,优于其他组(P<0.01-0.05),说明该方药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谭达全[6]等人通过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小鼠予以半夏泻心汤灌胃后,观察小鼠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8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半夏泻心汤灌胃的小鼠血清白介素-2浓度升高,白介素-8浓度下降,优于其他组(P<0.05),表明半夏泻心汤具有减轻胃内炎症的功效。吴发义[7]等人采用乙醇及脱氧胆酸钠导致慢性胃炎大鼠胃内黏膜血流产生改变,灌胃半夏泻心口服液后,结果显示半夏泻心口服液剂量大的慢性胃炎大鼠血浆TXB2含量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同时也维持了TXB2和6-Keto-PGF1ɑ的平衡稳定,表明半夏泻心汤可改善胃内黏膜的血液微循环,促使胃内细胞正常代谢。贺龙刚[8]等人采用幽门螺杆菌悉尼菌株(SS1)灌胃小鼠,促使小鼠胃黏膜在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下产生炎症反应,造模成功后,灌胃小鼠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比较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血清IFN-γ的影响变化,结果发现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的小鼠血清IFN-γ数值均不同程度降低,经数据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知,半夏泻心汤可能通过降低IFN-γ含量,从而起到抗炎、促进胃黏膜修复的作用。刘春红[9]采取阿托品腹腔注射法复制胃肠运动抑制模型以及新斯的明腹腔注射法复制胃肠运动亢进模型,结果发现半夏泻心汤既能抑制阿托品导致的消化道运动减慢,也能抑制新斯的明导致的消化道运动亢进,说明半夏泻心汤对消化道运动具有双向的调节作用,具体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胃肠激素有关。另外有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对在内镜下发现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表现的慢性胃炎患者应用本方,患者的症状、体征均在不同程度得到改善。

\

 
2以半夏泻心汤为底方对慢性胃炎的治疗

仲景创制的半夏泻心汤,对后世治疗消化系疾病尤其是慢性胃炎做出巨大贡献,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广泛。如宋竹寅[10]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口服半夏泻心汤,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石富国[11]将48例符合脾虚胃热证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半夏泻心汤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症候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佳星[12]等人将7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抑酸、促胃动力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口服半夏泻心汤治疗,并随症加减。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组的患者治愈39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5例,有效率达91.3%,无效率仅8.6%,对照组的患者治愈26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6例,有效率76.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红艳[13]将10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予以抑酸、护胃、抗菌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结果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4.34%。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达77.3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在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田永胜[14]等将11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脾胃湿热证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口服治疗,试验组予以半夏泻心汤治疗,可随症加减。疗程结束后,结果试验组显效21例,好转3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76.36%。综上实例看出半夏泻心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3配合针灸对慢性胃炎的治疗

针灸具有疏经通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作用,能调节脏腑功能,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如曾俊[15]选取105例慢性胃炎患者,治疗组以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结合针灸(取穴:中脘穴、内关穴、公孙穴、足三里穴、胃俞穴、脾俞穴、三阴交穴、气海穴等)治疗,并与常规西药治疗52例对照观察,疗程结束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11%。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赵静茹[16]应该半夏泻心汤配合针灸(取穴:中脘穴、双天枢穴、梁门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公孙穴等)治疗慢性胃炎患者27例,结果27例中痊愈20例,占74%;有效5例,占19%;无效2例,占7%,总有效率93%。吕中媛[17]采用针灸(取穴:中脘穴、内关穴、公孙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胃俞穴、脾俞穴、解溪穴、商丘穴等)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患者45例,并与单纯口服半夏泻心汤治疗45例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痊愈29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痊愈17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曾天奎[18]采用“老十针”针刺法结合半夏泻心汤的方法,治疗40例慢性胃炎患者,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38例对照观察,结果“老十针”针刺法结合半夏泻心汤的患者不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且内镜下黏膜炎症程度也得以改善,优于单纯口服西药组。针灸配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更为显著。因针灸治疗具有应用方便的优点,故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联合西医对慢性胃炎的治疗

中西联合治疗在现如今的医界越来越受广大医者推崇,尤其在治疗慢性病这方面,疗效突出,优势明显。如刘利新等[19]等人将11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6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陈玲[20]将10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硫糖铝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煎药内服。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0%,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还发现在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安全性方面也优于对照组。魏智林[21]等人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符合脾胃湿热证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另外加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疗程结束后,发现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0.56%,两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周晓媚[22]将4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4例,单纯口服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在病情缓解、临床各单项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药效时间、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结语

慢性胃炎属于常见消化道疾病,西医治疗多以抑酸、护胃、抗炎、促进消化道运动等为主,多只能治标,且易复发,而半夏泻心汤在治疗这方面优势明显,甚至优于西药治疗,表现了半夏泻心汤在该领域的良好运用前景,这为推动半夏泻心汤在慢性胃炎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笔者认为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机制是多方面综合的,但具体作用机制的研究尚未清楚,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究。同时半夏泻心汤联合穴位贴敷、按摩等的研究较少,需作进一步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策,刘华一.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7):147+151.
[2]范方馨,谢鸣.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汤证治辨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4):343-346.
[3]刘喜平,温志强.半夏泻心方方证及其机理研究述评[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07):23-25.
[4]王光明,周蓉.半夏的中药药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07(02):97-99.
[5]吴丽芹,姜惟,姚欣,等.半夏泻心汤对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鼠慢性胃炎模型胃粘液层磷脂、氨基己糖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05):29-30.
[6]谭达全,邓冰湘,周祖怡,等.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血清IL-2、IL-8影响的实验研究[J].新中医,2005(07):92-93.
[7]吴发义,缪爱琴,顾武军.半夏泻心口服液对实验性慢性胃炎大鼠血浆TXB2和6-Keto-PGF1ɑ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04):31-32+68.
[8]吴忠祥,贺龙刚,谭达全,等.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Hp感染小鼠胃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05):23-25.
[9]刘春红.半夏泻心汤对胃肠动力双向调节机制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
[10]宋竹寅.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8):204-205.
[11]石富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作用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47):168+170.
[12]张佳星,万强.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胃炎78例[J].黑龙江中医药,2017,46(01):39-40.
[13]张红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20):75.
[14]田永胜,陈建军,王文明.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0):155-156.
[15]曾俊.针灸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8,40(02):52-54.
[16]赵慧茹.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77.
[17]吕中媛.针刺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4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05):77-78.
[18]曾天奎.“老十针”针刺法结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研究[J].四川中医,2018,36(07):180-182.
[19]刘利新,张可训.半夏泻心汤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胃炎59例[J].现代中医药,2019,39(03):50-52.
[20]陈玲.半夏泻心汤加味对慢性胃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07):1763-1766.
[21]魏智林,陈国凯,赵都,等.西药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湿热证36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23):110-112.
[22]周晓媚.半夏泻心汤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6):215-2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86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