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颈腰痛II号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例。对照组行PKP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KP配合颈腰痛II号方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对比术后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PKP联合颈腰痛II号方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PKP;中药
本文引用格式:刘波.PKP配合颈腰痛II号方联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190,194.
0引言
骨质疏松的主要特点是骨量降低、骨脆性增加,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极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多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造成胸腰背部持续疼痛,常见于老年群体。鉴于老年人年龄偏大,骨质疏松严重,过去多选择姑息疗法,包括卧床休息、佩戴支具等,但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开放手术创伤大,存在螺钉松动断裂等风险。伴随着脊柱微创外科手术的进步,PKP术可有效纠正脊柱后凸畸形,避免椎体进一步塌陷,明显改善疼痛症状[1]。我国传统医学对骨科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效果明显。为此,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PKP联合颈腰痛II号方对此病的临床疗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经CT或MRI确诊,排除合并脏器性疾病、精神疾病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例。对照组中男6例,女6例;年龄51~80岁,平均为(65.3±10.4)岁;骨折部位:腰椎6例,胸椎6例;观察组中男5例,女7例;年龄52~79岁,平均为(65.8±10.3)岁;骨折部位:腰椎8例,胸椎4例。对比一般资料,发现在年龄、性别、骨折部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照组:行PKP术治疗,采用局麻或全身麻醉,患者取俯卧位,透视定位确定病椎,确保椎体终板与X线呈平行状,同时,两侧椎弓根呈对称关系,与棘突距离一致。借助C臂机透视,于一侧椎弓根影的外上缘处用穿刺针穿刺,待针进入骨皮质固定好后继续穿刺,正位穿刺针尖不能超出椎弓根内侧缘,侧位穿刺时当针尖达椎体后缘表示穿刺针已顺利通过椎弓根。待针尖超出椎体后缘1/3时抽出内芯放入导针,并缓慢拔除穿刺针放置套管。随后沿着工作套管方向让钻头进入椎体弓丝,到达距椎体前缘5mm处,置入扩张球囊,慢慢撑开压缩性骨折,恢复椎体高度,完全撑开后抽出球囊。将事先调制好的骨水泥放入推管内,当骨水泥处于拉丝期用缓慢均匀的速度注入椎体中,推注量通常为4~6mL,以充盈满意为准。若发现骨水泥有外渗风险,应缓慢推注,分步注射,并密切监视。术后第1d要求患者卧床休息,第2d可佩带支具下床活动,同时,应用镇痛剂,并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
(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术后口服颈腰痛II号方,药物如下:熟地40g,山茱萸、牛膝、白芍、当归各15g,制附子、威灵仙、甘草、桂枝各10g,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山药、杜仲各20g,地龙5g。随症加减:阴虚者加杞子、龟板各8g,阳虚者加苁蓉9g;早期血瘀便结者加桃仁、红花、枳实、大黄各6g。用水煎服,分早晚服用,持续服用1-3个月[2]。
1.3评价指标
于术后3个月对比椎体前缘高度、VAS评分。其中,VAS评分在0~10分之间,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分值越大说明疼痛程度越重。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0.0统计软件对录入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用率表示。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前缘
根据表1可知,术前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无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对比两组VAS评分
对比术前VAS评分,观察组为(7.9±1.0)分,对照组为(7.8±1.1)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术后3个月VAS评分,观察组为(1.7±0.4)分,对照组为(2.6±0.8)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衰退,骨质疏松症也日渐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骨折发生的风险。其中,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常见的一类骨折,表现为胸腰背部持续疼痛,极大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PKP术成为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常用术式,能获得较好的脊柱稳定效果,并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该术式通过将可扩张球囊置入病椎内部,通过球囊扩张实现对椎体的有效复位,然后将骨水泥注入空腔内部进行填充即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能让椎体前缘高度得到有效恢复。
中医将此病归为“骨瘘”范畴,认为“肾主骨,生髓”,肾气足则骨骼化生有源,骨骼强健有力;若肾气不足,骨髓失充,骨骼失养就会变得脆弱无力,严重者引起骨瘘[3]。可见,老年骨折疏松与肾虚存在紧密的联系,中医认为治疗关键在于补肾。另外,瘀血阻滞是骨折的重要病机,因此,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也与血瘀存在密切的关联。在治疗此病时应遵循“补肾化瘀”的原则,采用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的方法。为此,笔者选用颈腰痛Ⅱ号方用于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明显。方中制附子、桂枝、鹿角胶均有温补肾阳、温经通络、填精补髓的功效。熟地、山药、山茱萸、杜仲、菟丝子、枸杞子可起到滋阴益肾、养肝补脾、接骨续筋的作用,据研究显示,这些药物可调节雌激素,提高雌激素受体活性,利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并能对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产生抑制作用[2]。桃仁、红花、枳实、大黄合用可起到消肿散结、活血通便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可对血小板产生抑制作用,延缓血液凝固,从而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威灵仙、地龙、当归、牛膝配伍不仅能祛风通络,活血补血,也利于骨外膜细胞与骨内膜细胞的生长,从而促进骨痂的连接。此方具有活血通络、补肾填精、生髓健骨的效果。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此方可以改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对骨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生长,并对破骨细胞产生抑制作用[4]。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PKP结合颈腰痛Ⅱ号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确切,能有效恢复病椎高度,改善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振龙,杨家福,马川,等.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9):8-9.
[2]修忠标,邱元洲,陈晓东.PKP结合颈腰痛Ⅱ号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0):15-18.
[3]王文革,李仕臣,刘琦,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2):26-28.
[4]黄鑫.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辅助康复训练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6):57-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