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 2015 年 12 月至 2018 年 3 月本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 68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登记薄将患者分入研究组(n=34)和常规组(n=34),其中常规组施以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急救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切实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病例未有死亡者,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0.58±2.35)d,明显短于常规组的 (14.35±2.60)d(P<0.05);研究组未有肺部和皮肤感染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1.76%,明显低于常规组的 32.35%(P<0.05);研究组与常规组迟发型脑病、心肌损伤、泌尿系统感染并发率相当(P>0.05)。结论 在急性一氧化碳救治过程中施以一体化护理,能够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急性中毒;一氧化碳;一体化护理;并发症
本文引用格式:王美林 . 急诊护理干预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2):290,292.
0引言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引起全身病变,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呼吸困难、胸闷、意识不清、视物和运动功能障碍等。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采取氧气吸入疗法,尽管该疗法疗效确切,但病患仍面临预后不良风险。近年来,本院在不断提高一氧化碳中毒综合治疗技术的同时,积极探究一体化护理方案,取得了满意成效。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 2015 年 12 月至 2018 年 3 月本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 68 例为研究对象,男女病患分别有 44 例、24例,年龄为 25-62 岁,中位年龄为 48 岁,病程为 0.5-8h,均值为 1.3h,中毒原因包括城市下水道混合气体吸入、沼气中毒、煤炉取暖中毒、热水器洗浴中毒等。按照入院登记薄将患者分入研究组(n=34)和常规组(n=34),对比两组各项基线资料均衡性较强 (P>0.05)。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氧气吸入治疗。
1.2方法
1.2.1常规组施以一般护理
监测患者病情,按照一般护理模式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如按时、按量用药,记录出入量,导管消毒,鼻饲喂养等。
1.2.2研究组采用一体化护理
①病情监护。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 主动询问患者感受,警惕脑水肿、颅内压高升等危险事件发生。同时,准备急救包并将其放置在床旁一侧,以便在危险发生的第一时间给予紧急处理;详细记录 24h 出入量,了解患者电解质情况,遵医用药调节其电解质、酸碱失衡状态。
②心理疏导。待患者恢复意识后,增加与患者的沟通,运用心理学技巧安抚患者负性情绪,强调本医疗团队的优势,消除其恐惧感;帮助患者适应医疗环境,主动引荐主治医生、护理团队成员,告知患者如有需求可随时联系护理人员,拉近彼此的关系;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协助患者尽快摆脱疾病困扰;在护理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患者隐私和人格,勿过多干涉患者私人情感、生活等,避免过于关注患者自杀自伤原因,以免造成患者情绪过激。
③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一氧化碳中毒病理机制,告知患者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病因,嘱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以规避;宣教疾病保健相关知识,增强患者自我照护能力,避免其过于恐惧、焦虑。
④感染防护。长期卧床会加大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等发生风险,护理人员应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定时翻身、叩背,遵从医嘱进行雾化吸入、吸痰等护理配合,同时指导患者正确咳痰,以免用力过度牵动脑神经 [1];监测心电图走势,预防心肌损伤发生,告知患者若有心悸、胸闷等症状需及时告知医务人员;留置导尿管者,需要每日清洁消毒患者私处,并定期更换导尿管,注意护理操作前后严格把控无菌标准,以免交叉感染发生;把控导尿管拔除时机,做好解释工作,鼓励患者自主排尿 [2];观察患者皮肤状态,为避免感染、压疮发生,应及时更换床单并做好皮肤清洁工作,若出现不良病变迹象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尽量将损伤将至最低;加强病房环境卫生和空气污染护理管理,提高紫外线消毒标准,降低感染风险。
⑤饮食干预。若患者尚未恢复意识, 应遵医嘱留置胃管进行鼻饲喂养,同时严格把控喂养食物品类、剂量以及流量,在确保病患营养达标、均衡的同时,警惕感染、呛咳等发生;若患者意识清醒,可为其日常饮食提供合理化建议,同时协助患者做好口腔清洁工作。⑥出院指导。待患者提出出院申请后,为患者讲解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如警惕迟发性脑病,注重体质训练等。同时,与患者保持密切联系,嘱其按期回院复查。
1.3对比参数
统计并对比两组急救成功率、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并发症包括迟发型脑病、肺部感染、心肌损伤、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手动录入方式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急救成功率和住院天数。
两组均未有死亡病患,急救成功率为 100%。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0.58±2.35)d,明显短于常规组的 (14.35±2.60)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见表 1。
3小 结
一体化护理模式指结合个体差异和疾病共性特征开展护理工作,其应用价值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围绕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病情监护、感染预防、饮食干预和出院指导等方面实施全面化、规范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成效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病例未有死亡者,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为 (10.58±2.35)d,明显短于常规组的 (14.35±2.60)d(P<0.05);研究组未有肺部和皮肤感染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1.76%,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2.35%(P<0.05);研究组与常规组迟发型脑病、心肌损伤、泌尿系统感染并发率相当(P>0.05)。由此表明,在急性一氧化碳救治过程中施以一体化护理,能够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刘亦平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27):260-261.
[2]杨艳莉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探讨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24(03):323-325.
《急诊护理干预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06/2018110603540698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