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64排128层CT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8 17:23: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64排128层CT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资料显示,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接受诊治60例胸部外伤患者,给予患者64排128层CT扫描,扫描后常规层厚5 mm、薄层0.625 mmVR后处理、DR正斜位,对比三种方法的病情诊断准确率和确诊率。结果64排128层CT扫描薄层0.625 mmVR后处理方法诊断骨折准确率明显优于常规层厚CT扫描和DR正斜位扫描,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4排128层CT图像后处理肋骨骨折诊断确诊率明显高于DR正斜位和未做后处理CT常规层厚5 mm肋骨骨折及肋软骨骨折诊断确诊率,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4排128层CT扫描薄层0.625 mmVR后处理方法分辨率极高,能够更清晰反应患者胸部损伤情况,是医护人员诊断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据,对胸部外伤患者的治疗有着准确指导价值,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64排128层CT;VR;胸部外伤;诊断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李继生,邹曰吉,曲伟.64排128层CT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200+201.

0引言

随着我国的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马路上汽车数量明显增多,马路杀手的数量也就多了起来,近年来,我国的胸部外伤发生率显著升高,且多数患者为复合伤[1]。64排128层CT有着图像处理直观、清晰、准确、多方位等优点,能够对患者原始资料进行二维和三维处理。明显提高了胸部外伤患者病情诊断准确率和确诊率,为医护人员诊断患者病情提出可靠性依据,也提升了病情危急患者的抢救成功几率[2]。为了对胸部外伤患者病情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对64排128层CT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回顾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接受诊治60例胸部外伤患者治疗过程,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显示,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接诊治疗过60例胸部外伤患者。其中有男性3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3-70岁之间。其中有35例交通意外骨折患者,8例重器砸伤患者,7例高空坠伤患者,6例摔伤患者,4例钝器伤患者。患者受伤后主要临场表现为胸腔局部疼痛、肿胀、皮下血肿、且伴有气急胸闷的症状,少数患者伴有神志不清的症状。主要致病原因为车祸伤,其中有闭合性损伤患者24例,开放性损伤患者36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部疼痛、胸闷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咳血痰的情况。

1.2方法。给予患者Siemens Ysio进行DR拍摄,患者拍片时体位呈正位和斜位;给予患者GE optima 660 CT进行CT检查,扫描范从患者胸廓入口至12肋前端3 cm,扫描管电压为120 Kv,扫描电流为150-200 MAs,扫描层厚为0.5 cm重建0.625 mm扫描定位长度因人而异,扫描螺距为1.375,扫描阵距为1024×1024。利用实时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法、容积重建进行肋骨影像重建。处理后形成三维图像,通过旋转、切割、调节等多种方式进行图像分析观察。

\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64排128层CT扫描薄层0.625 mmVR、常规层厚5 mmCT和DR正斜位扫描对比。60例患者DR检查出其中有气胸患者8例,血气胸患者24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46例,其中合并血气胸患者6例;肺挫伤伴胸腔积液患者9例,合并胸骨骨折及附件骨折患者11例,单发肋骨骨折患者有7例。CT常规5 mm检查出其中有气胸患者13例,血气胸患者35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52例,合并血气胸患者10例,肺挫伤伴胸腔积液患者13例,合并胸骨骨折及附件骨折患者13例;单发肋骨骨折患者有12例。64排128层CT图像后处理检查出其中有气胸患者13例,血气胸患者35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61例,合并血气胸患者10例,肺挫伤伴胸腔积液患者13例,合并胸骨骨折及附件骨折患者19例,肝脏损伤患者13例,脾破裂患者5例,单发肋骨骨折患者有17例。据数据结果可知,CT常规5 mm层厚骨折准确率明显高于DR扫描,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4排128层CT薄层0.625 mmVR后处理诊断骨折准确率明显优于常规层厚5 mm及DR正斜位扫描,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不同影像方法诊断软骨及肋骨骨折的确诊率对比。DR正斜位肋骨及肋软骨骨折诊断确诊率为(78.6%);CT常规5 mm肋骨及肋软骨骨折诊断确诊率为(82.4%);64排128层CT扫描薄层0.625 mmVR肋骨骨折及肋软骨骨折诊断确诊率为(100%)。64排128层CT图像处理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DR正斜位和常规层厚CT扫描肋骨骨折及肋软骨骨折诊断确诊率,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
 

3讨论

近年来,64排128层CT已经在胸部外伤患者的病情确诊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使用。64排128层CT有着扫描速度快、扫描厚层薄、图像处理功能强等优势,对于肋骨及肋软骨骨折诊断准确率极高[3]。DR正斜位和CT常规5 mm层厚对于为钙化的肋骨及肋软骨的诊断有一定难度,随着人体的发育和年龄的生长,肋骨及肋软骨不断发生钙化,层厚厚对于肋软骨不规则钙化与骨折区分有难度,在DR正斜位也有高密影度[4]因此,DR正斜位和常规CT5 mm难以对未钙化肋骨及肋软骨机进行准确的病情判断。DR正斜位所成影响是重叠影像,诊断率低于常规层厚CT,在我院研究中DR正斜位肋骨及肋软骨骨折诊断准确率为79.6%。CT常规层厚能够弥补DR影像重叠的缺点,肋骨及肋软骨骨折诊断准确率为81.4%;CT图像处理VR够弥补了未钙化肋骨及肋软骨诊断的不足。64排128层CT扫描时间短,能够对患者原始资料进行二维和三维处理,主要处理方法为VR、MPR、MIP等,这几种扫描方式均能够弥补常规扫描层厚等缺点。MIP通过密度进行对比,适当的调节阈值可以准确诊断肋骨及肋软骨骨折;VR可以通过多个方位显示患者病灶情况,显示影像重叠部分;MPR能够显示患者肋骨及肋软骨之间的走形信息等。

各种处理方式相互补充,能够快速准确诊断肋骨及肋软骨骨折患者病灶情况。

综上所述,64排128层CT图像分辨率极高,能够清晰反应患者胸部损伤情况,是医护人员诊断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据,对胸部外伤患者的治疗有着准确指导价值,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懿,蔡春祥,刘兴明,等.多层螺旋CT在肋骨及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0):167-169.
[2]李冰,谢斌.多层螺旋CT在颌面复合外伤中的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2):18-19.
[3]唐相宝.64排128层CT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J].医药前沿,2014,(10):222-223.
[4]王炳良,刘永芬.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DR平片在肋骨骨折中的对比应用[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10):340-3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84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