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加减参芪地黄汤治疗 IgA 肾病“气阴两虚”证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7 13:01: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加减参芪地黄汤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IgA肾病患者,随机抽取数量为106例,根据奇偶数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利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以患者加减参芪地黄汤,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临床治疗的变化。结果通过予以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可知,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4.8%)明显高于对照组(81.0%),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在UAER、Scr以及GFR方面的检测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应用加减参芪地黄汤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气阴两虚”证,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研究推广。

关键词:加减参芪地黄汤;IgA肾病;气阴两虚

本文引用格式:葛文姝.加减参芪地黄汤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383-384.

0引言

IgA肾病是临床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病症,占据所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6%左右,多发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男性,其临床表现通常为气血两虚、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肉眼血尿以及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最终引发肾衰竭[1]。随着中医治疗的广泛应用,IgA肾病已被纳入中医治疗范围中,并根据其“气阴两虚”的特点进行对症下药,研究证实,参芪地黄汤可以改善IgA肾病患者水肿等病症,并能起到降低血尿、血糖以及保护肾功能的作用[2]。以下为本次实验研究内容详述。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IgA肾病患者,随机抽取数量为106例,根据奇偶数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各58例,其中,对照组男性为30例,女28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2.19±2.24)岁;治疗组男性为32例,女26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3.28±2.3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的数据,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IgA肾病,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IgA肾病西医诊断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实践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符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制定的《IgA肾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概览》中关于IgA肾病“气阴两虚”证;临床表现主要为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和浮肿、手脚发汗以及腰酸背痛,其脉象较为细弱,较易感冒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方法。对照组患者利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对患者进行扩张血管、利尿以及抗凝治疗,同时叮嘱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并对患者饮食进行干预,以低盐和高蛋白食物为主,禁止使用辛辣刺激性食物[3]。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患者加减参芪地黄汤,其方药组成为太子参30 g、生黄芪30 g、茯苓30 g、芡实30 g、金樱子30 g、丹皮20 g、续断20 g、地骨皮20 g、蒲公英20g、麦冬15 g、生地15 g、川牛膝15 g、怀牛膝15 g、银花15g、山药12 g、苏梗12 g、熟大黄12 g、五味子10 g、山萸肉10 g、淡竹叶10 g,根据中医辩证治疗原则,如患者四肢乏力较为严重,可增加白术25 g,党参15 g,黄芪的总剂量增加至60 g[4];如患者腰膝酸软则可增加女贞子和旱莲草各15 g,如患者淤血情况较为严重,可增加地龙15 g,桃仁12 g以及川芎10 g,如患者肾功能损伤严重可增加车前草12 g。每日1剂,煎服,分两次服用,当其病情稳定后其剂量可改为每周3次。两组患者均持续进行1个月治疗

1.4观察指标与疗效判断标准。治疗结束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其疗效判定标准如下:经尿常规检查,其蛋白呈阴性,临床表现基本消失,则视为显效;经尿常规检查,其蛋白情况明显好转,临床表现有所改善,则视为显效;经尿常规检查与治疗前数据无明显变化,或者出现病情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则视为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变化,临床指标主要包括尿蛋白排泄率(UAE)、血肌酐(Scr)以及肾小球滤过率(GFR)。

1.5统计学方法。研究中涉及的数据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与分析,其计量资料可用(±s)表示,数据结果则需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可用“%”表示,数据结果则需予以卡方检验,当最终数据结果P<0.05时,表示进行统计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的比较。通过予以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可知,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4.8%)明显高于对照组(81.0%),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后,可知治疗组患者在UAER、Scr以及GFR方面的检测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
 

3 讨论

IgA肾病在中医视角中其主要症状为气虚,患者患病后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却久不痊愈,导致机体病损阳气,而后脾肾亏虚,病损阴气,又导致肝脏受损,病情逐渐发展,患者脾肾亏虚越来越严重,气血开始不通,进而出现“气阴两虚”,因此,临床对IgA肾病的治疗重点就是要控制或调节机体气血,以此提高肝肾功能[5]。加减参芪地黄汤是目前针对IgA肾病最为有效的中医药方,其主要成分有太子参、生黄芪、茯苓、芡实、金樱子等,其中,太子参、茯苓、生黄芪、山药、生地具有健脾益肾和养阴补气的效果,芡实可益肾固精,金樱子可固精止泻,丹皮可活血化瘀,续断可补肾强筋,地骨皮可清肺降火,蒲公英可消痈散疖,麦冬养阴生津,川牛膝可活血通经,怀牛膝利尿通淋,银花可抗炎补虚,苏梗可辛温行散,熟大黄可通经活血,五味子可益气滋肾,山萸肉可补益肝肾,淡竹叶可清热除烦,诸药合用,能够发挥益气、健脾、补肝、益肾、利水、利湿、滋阴、活血以及祛瘀等效果[6-7]。同时,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参芪地黄汤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可强化自由基清除剂的抗氧化效果,并可对肾小球上皮纤维化起到阻滞作用,能够在保护生物膜的同时,延缓肾功能的衰竭速度,对于IgA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治疗方法,可知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UAER、Scr以及GFR方面的研究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相对于常规治疗,加减参芪地黄汤更具临床治疗优势。

综上所述,IgA肾病患者应用加减参芪地黄汤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气阴两虚”证,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新金,龚小芳.加减参芪地黄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9,35(05):24-25.
[2]朱凤齐,李帅,曹子成.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19,41(03):14-16.
[3]冯月松,兰天鹏,付静红,等.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IgA肾病1例报道[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6):2603-2605.
[4]杜红莲.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4):15.
[5]张艳,郭兆安.加减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机理浅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3):79-80.
[6]黄亮智.加减参芪地黄汤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探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07):97-98.
[7]王琦,曲晓璐.《诸病源候论》辨治糖尿病肾脏疾病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1):47-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68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