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鼻胃管营养支持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探讨规范的营养及管道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160例,其中鼻胃管营养支持患者65例(观察组),经口进食者95例(对照组),治疗后测定患者的生化及营养指标,比较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探讨规范的营养及管道护理。结果鼻胃管营养支持患者营养状况显著优于经口者,且误吸、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经口进食者(P<0.05)。结论鼻胃管营养支持应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安全可行,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规范的营养及管道护理保障患者快速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鼻胃管;营养支持;重症肌无力;应用;护理探讨
本文引用格式:覃曼.鼻胃管营养支持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350-351.
0引言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传导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因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而导致抗体攻击骨骼肌乙酰胆碱受体,进而引起全身性综合征,患者常合并呼吸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免疫抑制剂是治疗重症肌无力最常用的方法,但长时间使用免疫抑制剂可引起患者呕吐、恶心、纳差等不良反应,并导致吞咽功能障碍,使患者处于营养不良状况,引起负氮平衡、免疫功能减弱,甚至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功能代偿,进一步加剧病情恶化[2]。既往有研究报道[3],积极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营养状况对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早日康复有积极的作用,是决定重症肌无力患者预后及康复非常关键的环节。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160例,探讨鼻胃管营养支持的应用价值,以及规范的营养和管道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新斯的明试验阳性,且经电生理检查确诊,均签署治疗方案知情同意书。其中鼻胃管营养支持患者65例(观察组),男30例,女35例,年龄32-90岁,平均(71.1±18.5)岁,入院时BMI(14.8±1.8);经口者95例(对照组),男48例,女47例,年龄30-88岁,平均(65.4±13.2)岁,入院时BM(I 15.2±1.5)。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BM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Osserman分型标准[4]:Ⅰ型65例,Ⅱ型48例,Ⅲ型32例,Ⅳ型15例。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或老年痴呆者;(2)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者;(3)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出血及恶性肿瘤等疾病者。
1.2治疗方法
1.2.1试验组(鼻胃管营养支持组)
通过鼻胃管依说明书推荐剂量按体重一日30mL(30kcal)/kg匀速泵入肠内营养液瑞能(华瑞制药,无菌密闭包装250mL/瓶),营养液温度稳定保持在36-37℃。第一天的速度约为一小时20mL,以后逐日增加一小时20mL,最大滴速一小时125mL,最大剂量800mL/天。依患者需求可自行补充流质食物,如果汁,牛奶等。
1.2.2对照组(经口进食组)
患者按体重一日30mL(30kcal)/kg通过口进食肠内营养,最大剂量800mL/天。如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则暂停待症状缓解后再次进食。依患者需求可自行补充流质食物,如果汁,牛奶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第1天,第6天,第15天血清白蛋白(ALB)、体重。监测胃潴留、呕吐、误吸、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营养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虽经积极营养支持治疗,但是白蛋白,体重指标随时间推移均呈下降趋势,提示重症肌无力患者易出现营养不良。第1天两组患者白蛋白、体重无差异,但第6天、第15天试验组白蛋白和体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提示鼻胃管营养支持患者营养补充便捷高效,效果优于经口进食。
2.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比较两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胃潴留、呕吐、误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重症肌无力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由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易出现胃肠道功能障碍而引起进食减少或营养不良。一旦营养不足发生,可使原发疾病加重,并发症增多,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长和死亡率增加[5]。随着对神经内科危重患者营养状况认识的加深,营养支持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开始规范化使用。有研究报道指出[6],加强重症肌无力患者营养支持,积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对于改善病情,预防呼吸功能衰竭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纠正负氮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重症肌无力患者胃肠道并无器质性病变,大多数消化与吸收功能健全,早期的肠内营养更加符合人体正常生理状态,可维持内脏血流的稳定和肠粘膜的完整,激活胃肠道神经内分泌免疫轴,刺激肠道激素分泌,调节肝胆胰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和粘膜生长,对维持肠壁局部免疫系统及其细胞的功能和减少后期并发症均有重要意义[7]。
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经口进食者通常因种种原因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且易出现恶心、呕吐、胃潴留、误吸等并发症,而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操作简便、维持时间长等优点,且通过鼻胃管直接将食物注入胃内,避免食物误吸入气管,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已成为不能自主进食患者肠内营养的常用方法[8]。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所补充的能量和蛋白质远远跟不上机体消耗,始终处于负氮平衡。而试验组无任何不适症状,食物不刺激贲门及食管括约肌,减少了反流,不易出现误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注重营养过程中的细节,如控制液体温度、速度,密切监测患者胃肠道排空及肠功能恢复情况,也可有效避免胃潴留,胃瘫,腹胀等不良症状,如护理不当有类似症状出现,对症处理即可解决。因此,我们认为经鼻胃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更优。
护理中我们的体会是需注意以下几点:(1)鼻胃管的护理:①保持鼻腔的洁净,管道的妥善固定尤为重要,定期检查敷贴松紧度;②鼻胃管开关夹应由管路远端至近端渐近夹放,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避免在同一位置夹放而损伤管道;③主动护理干预,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咳嗽咳痰,必要时雾化吸入促进痰液排出,减轻患者咽喉部不适;④如需更换则先拔出原造瘘管,取新鼻胃管头部涂抹石蜡油后沿鼻腔插入足够深度即可,注意避免盘入口腔。
(2)管饲护理:①经管饲进食管理不当是发生返流和误吸的主要原因,因此管饲注食过程中护理措施的落实是预防发生返流和误吸的关键。每次管饲前都需回抽胃液,若残留大于100mL应考虑为胃潴留,表明患者不耐受,需暂停管饲至少2h;②每次管饲前后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管以保证导管畅通;③每次管饲时帮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将床头调至>30°的角度,使患者处于半卧位或坐位,管饲完毕后保持该姿势1-2h,以减少食物返流发生;④对于胃肠动力比较差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便于将胃中的空气排空,预防反流发生[9]。
如何在创伤最小的前提下减轻患者留置鼻胃管引起的咽喉部不适,及痰多、易咳嗽等症状尚待我们护理工作的进一步研究。就目前而言,重症肌无力患者经鼻胃管早期进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疗效优于经口进食,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有效减少吸入性肺炎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肠内营养支持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0]。鼻胃管的营养支持和管道护理对于保障营养供给,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只有执行严格规范的护理流程,才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贾润萍,吕蔚萍.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3):37-39.
[2]张哲峰,张舸,金凤.重症肌无力免疫营养治疗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35(5):383-364.
[3]Zhu X,Herrera G,Ochoa JB.Immunosupression and infection after major surgery:a nutritional deficiency[J].Critical Care Clinics,2010,26(3):491-500.
[4]马铮,蒋耀光,王如文,等.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分型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04,33(2):165-168.
[5]Xin Y,Cai H,Wu L,et al.The Effect of Immunonutrition on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ymoma with Myasthenia Gravis[J].Mediators Inflamm,2016,15(8):878-880..
[6]王颖,李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内镜下胃造瘘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J].北京医学,2017,39(5):532-534.
[7]张晓兰,蔡丽.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经皮透视下胃造瘘术患者心里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1):84-86.
[8]石国辉,付小国,杨益枫.鼻肠管空肠营养和经皮胃肠造瘘空肠营养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2840-2842.
[9]张婉,姜敏,李浩.全程营养管理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营养指标、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6):33-36.
[10]赵娅君,孙欣,刘乃英,等.前瞻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4):1960-19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