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阴道乳酸杆菌含量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4 14:02: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阴道乳酸杆菌含量与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几率的关系,为临床改善高危型HPV转阴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期间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患者202例同时检测HPV基因分型及阴道分泌五联检资料。结果乳酸杆菌少量组患者141例,其中感染高危型HPV31例,感染率为21.99%;乳酸杆菌正常组(中量及大量)61例,其中感染高危型HPV5例,感染率为8.20%,两组之间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528,P<0.05)。结论研究发现乳酸杆菌减少组患者感染高危型HP几率明显增加,表明阴道乳酸杆菌的含量与高危型HPV感染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乳酸杆菌;人乳头瘤病毒

本文引用格式:陈瑾瑾,李巧云.阴道乳酸杆菌含量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39-40.

The Correlation of Lactobacillus Content and Probability in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positive(HPV+)

CHEN Jin-jin,LI Qiao-yu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of lactobacillus content and probability in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positive(HPV+),then providing an new idea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Methods To collect 202 cases of data the patients,visited in the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of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between September 2018 and may 2019,were detect the vaginal secretions and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at the same time.Results The patients who are in the groups with a small number of lactobacillus in HPV positive rates is 21.99%,the patients with the normal number of lactobacillus in HPV positive rates is 8.20%,which is lower than 21.99%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 The rates of infecting the HR-HPV are crease in the patients with a small number of lactobacillus,there is the correlation of lactobacillus content and probability in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positive(HPV+).

KEY WORDS:Vaginal microecosystem;Lactobacillus;Human papilloma-virus

0引言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R)HPV的持续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高危型HPV(highriskHPV,HR-HPV)感染是发生外阴、阴道、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重要因素[1]。病因学观点认为,HPV感染与阴道免疫力降低有关,免疫力下降会导致体内HPV病毒的清除困难,造成持续性感染,增加宫颈癌的发病率[2]。女性阴道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体系,由阴道的解剖结构、微生态菌群、局部免疫及机体的内分泌调节功能共同组成。女性的阴道内部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环境,是由多种结构组成,包括阴道的解剖结构、微生物种类、局部免疫力及机体的内分泌调节功能。健康育龄期女性阴道内占优势地位的是乳杆菌,它对维持阴道内环境的稳定,预防阴道炎症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乳杆菌能够通过产乳酸,分泌多种抗菌成分并通过竞争黏附机制阻止杂菌及病毒黏附及生长,并刺激免疫统保护阴道内环境的平衡[3]。目前文献报道治疗(HR)HPV感染的方法有干扰素,抗HPV生物蛋白辅料等,但改善HPV转阴率有限且成本较大[4]。拟探索乳酸杆菌含量与HPV感染相关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同时检测阴道分泌五联检及HPV患者202例,观察乳酸杆菌含量及感染(HR)HPV的几率,分析不同乳酸杆菌含量的患者感染(HR)HPV的几率,分析阴道乳酸杆菌含量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拟为探索新的改善HPV转阴率提供新方法。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期间就诊于妇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妇产科患者,同时检测阴道分泌物五联检及(HR)HPV筛查,共202例。根据结果分为两组:乳酸杆菌少量141例,乳酸杆菌量正常(大量及中量)61例。其中乳酸杆菌少量组感染(HR)HPV31例,乳酸杆菌含量正常(中量及大量)组感染(HR)HPV5例。研究人员纳入标准:①已婚育龄女性;②检查前24h避免性生活;③检查前24h无阴道冲洗和阴道用药;排除标准:①排除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清洁度III型及IV型、白细胞酯酶阳性患者;②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③子宫切除女性。

\

 
1.2方法

1.2.1HPV基因分型检测


窥阴器暴露宫颈,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表面过多的分泌物拭去,取出宫颈刷子置于宫颈外口,单方向旋转4~5周以获得足够量的宫颈上皮细胞样本。然后将宫颈刷头部置入保存液中。采用亚能生物产品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23型)检测试剂盒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可检测出17种高危型HPV。

1.2.2阴道分泌物检测

用无菌拭子于阴道后穹窿获取足够分泌物,应用安图生物生产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及湿片检测阴道分泌物,可检测阴道分泌物PH、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肝酶、脯氨酸氨基肽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肝酶、清洁度、白细胞、滴虫、bV、念珠菌指标。

1.2.3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数据中得到的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分组率的比较应用2检验。检验水准选取α=0.05。

2结果与分析

收集的202例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率17.82%,阴道乳酸杆菌少量组感染(HR)HPV率为21.99%,,乳酸杆菌正常(中量及大量)组感染(HR)HPV率为8.20%结果显示,乳酸杆菌少量组(HR)HPV感染率明显高于总体(HR)HPV感染率及乳酸杆菌正常(中量及大量)组(HR)HPV感染率,且乳酸杆菌少量组(HR)HPV感染率与乳酸杆菌正常(中量及大量)组感染(HR)HPV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


3讨论

3.1研究的意义


(HR)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但是子宫颈感染(HR)HPV,到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直到恶变至子子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筛查和阻断宫颈病变的发展至关重要,且有足够的时间。因此,如何促使(HR)HPV感染患者转阴,使病毒能够尽快从体内清除,对于减少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子宫颈癌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意义。而阴道正常菌群作为维持阴道内环境稳定的至关重要因素,其与HR-HPV感染过程中是否扮演着一定作用一直被人们所关心。乳酸杆菌是阴道微生态中的优势菌,维持着阴道微生态的平衡。此次研究阴道乳酸杆菌含量与高危型HPV感染率的相关性,明确乳酸杆菌量与感染高危型HPV率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补充乳酸杆菌是否能够促进高危型乳酸杆菌转阴提供一定的依据。

3.2结果与分析

结果显示乳酸杆菌少量组高危型HPV感染率为21.99%明显高于乳酸杆菌正常(大量及中量)组高危型HPV感染率8.20%,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乳酸杆菌减少会导致高危型HPV感染率增高。夏玉洁等人通过对314例患者阴道微生态及高危型HPV感染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乳酸杆菌OR值及95%CI为3.445(2.010~5.905),发现提示HPV感染与乳杆菌减少有关,尚不能排除乳酸杆菌减少是否与致病菌有关[5]。此次研究在排除致病菌干扰,通过研究阴道乳酸杆菌含量与高危型HPV感染率的关系,支持此结论。古萍等人对64例高危型HPV感染及64例正常微生态患者研究,发现观察组不同乳酸杆菌数患者HPV-DNA载量随着乳酸杆菌数目的增多,HPV-DNA载量逐渐减少,得出乳酸杆菌的减少会导致感染高危型HPV几率增加,本研究结果与其结论相似[6]。张雪芳等人通过研究高危型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关系的Meta分析,得出当阴道内乳酸杆菌异常时,导致HPV感染机会的增加[7]。结果支持此结论。乳酸杆菌是革兰阳性厌氧菌,是女性阴道正常菌群中最重要的菌群,在防止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及维护阴道微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正常情况下阴道微生态,阴道乳酸杆菌属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对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增强阴道局部抗感染能力起重要作用[8]。已有研究证明这可能与乳酸杆菌的防御机制有关:一方面是“占位性保护”,乳酸杆菌竞争性附着于阴道及宫颈黏膜上皮,形成生物保护膜,继而防止其他细菌、病毒等入侵细胞,引发感染[8]。另一方面,阴道乳酸杆菌分泌过氧化氢、抑制物、分解阴道上皮细胞糖原产生乳酸、刺激宿主局部免疫功能[9]。综上所述,阴道乳酸杆菌在阴道微生态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不可缺少,如果阴道乳酸杆菌的优势地位被其他杂菌破坏,造成了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失衡,阴道微生态免疫力下降,可能增加了HPV易感性。

3.3不足与展望

因收集数据数量有限,且临床检验未开展对乳酸杆菌的定量指标,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乳酸杆菌定量分析。此次研究表明乳酸杆菌减少会导致高危型HPV感染率增高。阴道用乳杆菌活菌可以直接补充阴道内正常菌群,取代或杀死致病菌,恢复阴道内生态环境[10]。目前临床促使阴道高危型HPV感染转阴率增加方法尚存争议,本研究可以为临床促进高危型HPV感染转阴是否可以同时应用乳酸杆菌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薛凤霞,刘宏图,刘朝晖.女性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10):894-897.
[2]刘建华,王萍.高危型HPV感染导致宫颈癌发生的风险评估[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30(12):1233-1237.
[3]廖秦平.女性阴道微生态及阴道微生态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02):81-83.
[4]卢岩,段晓敏,孙利华.保妇康栓和辛复宁治疗HPV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7,17(06):711-718.
[5]夏玉洁,王辰,王颖梅,等.阴道微生态异常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7,18(02):131-133.
[6]古萍,姜静,郑建英,等.高危HPV感染对妇女阴道乳酸杆菌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20):4747-4750.
[7]张雪芳,何鑫,黄文阳,等.中国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关系的Meta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8,39(06):841-848.
[8]潘颖,盛华芳,康玲,等.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阴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8(13):1559-15648.
[9]谈红英,马建婷.阴道微生态变化与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17,37(05):418-422.
[10]贺淑芳,李珊珊,李丽娜,等.定君生治疗妊娠期及产褥期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志,2017,29(06):712-714+7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5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