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素及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分析致病因素,并且对症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02例患者,87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07%(98/102)。结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素多,发病率高,临床上我们需准确分析其致病因素,并且采取对症治疗方案,控制病情,改善预后,促进病人尽早康复。
关键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致病因素;临床有效性
本文引用格式:汤宁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素及临床有效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178.
0引言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于消化性溃疡,在临床较常见,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有所升高。一旦发病,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日常生活,降低生存质量。目前,关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我们一般通过药物治疗[1]。而对于不同类型,我们需要根据实际病情,给予不同方案治疗,方可达到治疗的目的。为了分析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素与临床有效性,本文笔者选择102例患者进行研究。现在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其中,男性占59例,女性占43例;年龄区间18-74岁,平均(45.69±4.28)岁;54例胃溃疡,48例十二指肠溃疡。所有病例通过胃黏膜组织活检尿素酶试验呈阳性。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人的基本资料,总结归纳诱发疾病的致病因素,同时,对症治疗。
致病因素:(1)遗传史;(2)胃动力不足;(3)HP感染;(4)年龄大;(5)吸烟、饮酒史。
治疗办法:(1)奥美拉唑(Astra 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 AB,注册证号BX20000094),口服给药,20mg/次,1次/d;(2)甲硝唑片(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083),口服用药,0.2g/次,2次/d;(3)枸橼酸铋钾胶囊(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20098),口服用药,0.3g/次,3次/d;(4)阿莫西林胶囊(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44021518),口服给药,0.5g/次,3次/d。上述药物持续用药1周,1周后,奥美拉唑20mg/次,1次/d,配合枸橼酸铋钾胶囊口服治疗,其用药0.3g/次,2次/d,持续用药4-5周。
1.3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临床疗效,拟定疗效标准:(1)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检查,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2)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判定有效;(3)经治疗,临床症状与体征并无明显变化,判定为无效[2]。其中,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2结果
关于本组102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研究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素较多。胃酸分泌量太多,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神经与机体的体液调节能力对胃酸分泌有一定影响,如果其受到影响,增加胃酸分泌,且未及时抑制,很容易引起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同时,据相关资料报道,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因为幽门螺杆菌对胃肠细胞黏膜存在破坏作用,促使其产生病变。另外,遗传、环境、生活习惯、药物等因素均可能引起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目前,关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我们一般通过药物治疗,其中,常用药包括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与枸橼酸铋钾等。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为脂溶性弱碱性药物,可以抑制H+,K+-ATP酶活性,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口服经由小肠吸收,1小时内起效。甲硝唑,属于硝基咪唑类的衍生物,是一种抗阿米巴药、抗滴虫药、抗厌氧菌药。阿莫西林,属于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药物,其抗菌谱与抗菌活性和氨苄西林相同,但其耐酸性更强,半衰期约为61.3分钟,杀菌作用强。枸橼酸铋钾,是一种胃黏膜保护药,适用于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也可用于治疗复合性溃疡与吻合口溃疡等。以上各药品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其均可抑制胃酸分泌,且具有杀菌抗炎的作用,能够迅速缓解症状,控制病情,促使患者尽早康复[3]。
综上所述,对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我们在分析致病因素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制定可行方案进行治疗,控制病情,促使溃疡尽早愈合,改善预后,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张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素及临床有效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5):129-130.
[2]魏松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素及临床有效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3):105+108.
[3]崔瑶,龚珍民,姬长存.泮托拉唑及左氧氟沙星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03):355-3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