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灸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治疗方法多样,疗效显著,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文献进行研究,为今后的临床应用及科研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灸;综述
本文引用格式:毕婷婷,彭勋超.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针灸治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130,133.
Progress in Clinical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
BI Ting-ting1,2,PENG Xun-chao2*
(1.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2.Yongchuan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ABSTRACT:Acupuncture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The treatment methods are diverse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This paper studies the literature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 in recent years,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futur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KEY WORDS: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Acupuncture;Review
0引言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又称贝尔面瘫 , 属于周围性面瘫 , 本病属于中医“卒口僻”、“口㖞”、“口目僻”、“口眼㖞斜”、“吊线风”、“歪 嘴风”等范畴。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综述如下。
1毫针疗法
1.1浅刺法
皮部浅刺、腕踝针、排针平刺法等属于浅刺法范畴。王瑶 [1] 将治疗组给予皮部浅刺加红外线照射,对照组给以常规针刺加 红外线照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5.56%)明显好于对照组(29.27%)。符新斌 [2] 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腕踝针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韩玥 [3] 试验得出结合排针平刺法治疗本病显效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1.2透刺法
陈先芝 [4] 将治疗组采用特殊透刺法,先沿皮刺到皮下肌肉层, 再分别向左和向右倾斜各刺入一针(即一穴三针,状如鸡足)治疗恢复期贝尔氏麻痹瘀血证患者,对照组采用普通透刺(即一针透 两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3.33%)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 (P<0.05)。王陆 [5] 试验得出透刺组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77.78%)。
1.3巨刺
有试验将健患同治组采用针刺双侧腧穴,而针刺患侧组仅取 患侧腧穴,两组取穴相同,得出健患同治组疗效优于针刺患侧组(P<0.05),且健患同治组显效更快,复发率更低 [6-7]。李永芝 [8] 发 现健、患侧交替针刺治疗急性期风热型贝尔麻痹治愈率(65.7%) 优于常规针刺患侧组(42.9%),(P<0.05)。
1.4滞提法
滞提法就是在滞针法(使肌纤维缠绕在针尖上)的基础上提 拉,加大刺激量治疗疾病的方法。汤东等 [9] 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滞针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40 例,结果治疗组愈显率(72.50%)高于对照(52.50%)。有试验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对四白、阳白穴应用滞提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结果发现总有效率为 93.3%,且能显著提高疗效 [10-11]。
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 83.3%)优于较长电针时间刺激(对照组 66.7%)。葛瑞英 [14] 试验得出电针密波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伴面肌痉挛的患者,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传统针刺组(76.47%)。师帅等 [15] 将伴有面肌痉挛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电针密波针刺面部腧穴,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对于面肌痉挛的总有效率,治疗组(100%)高于和对照组(26.40%)。
3温针灸
周向红 [16] 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翳风穴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6.7%)。郭林清 [17] 将 90 例急性期风寒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温针灸 1 壮组和温针灸 2 壮组,发现温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且温针灸 2 壮疗效明显优于温针灸 1 壮,得出温针灸可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疗程。
4多种疗法配合
4.1针刺配合刺络放血
张晓 [18] 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分成两组,急性期治疗组采取耳尖放血结合浅刺,对照组予浅刺,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70%),得出配合耳尖放血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
4.2针刺配合罐法
莫爱群等 [19] 试验得出针刺配合面部闪罐对妊娠期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肯定,能有效缩短病程。常璐璐 [20] 发现针刺结合拔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改善眼睑闭合不全、口 角歪斜、面部板滞等临床症状及面神经功能方面效果显著。
4.3针灸配合药物
赵四海 [21] 将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以针灸联合自拟正颜方(僵蚕 10g,全蝎 5g,天麻 10g,防风 10g,白芍 10g,当归 10g,川芎 10g,半夏 10g,白附子 10g,胆南星 10g,甘草 6g)加减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0.6%)。吴典捷 [22] 将观察组在对照组针灸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透入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98.0%)高于[23]对照组(80.0%)。高翔等 将疏血通与针刺联用治疗激素禁用
2 电针
魏巍 [12] 将治疗组在急性期疏密波电针治疗 , 对照组在急性期传统针刺及静止期疏密波电针治疗 , 治疗组总的有效率(96.7%) 高于对照组(86.7%)。林万庆等 [13] 将恢复期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的两组,治疗组采用电针刺激 1 分钟后停 10 分钟,如此循环 2 次后起针。对照组连续电针刺激 20 分钟。两组取穴、电针的波型(连续波)及频率均一样,得出短时间电针刺激在治疗特型贝尔麻痹患者,对照组采用疏血通治疗,结果治疗 15d 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4.0%)低于观察组(94.0%)。
5讨论
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常用的有浅刺、巨刺、透刺、滞提法、电针、温针灸、针灸结合其他疗法 等。急性期多采用浅刺、巨刺、电针疏密波、温针灸,恢复期多采用滞提法、透刺法、电针连续波,后遗症期多采用电针密波等治疗方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手法多样,有单独针灸健侧或患侧的,也有健患侧同时或交替针灸的。临床应用时多采用综合疗法, 尤其注重急性期的治疗。但目前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疗效评价指标不一致;科研设计欠严谨,未采用规范的盲法、随机对照研究,或未进行盲法、随机方法的具体阐述;样本量较小;缺乏远期效果及不良 反应随访。在以后的研究中不妨,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努力形成疗效评价标准化和科学化;优化研究设计,尽量实行质量较高的大样本临床 RCT 试验;注意远期随访 , 关注患者远期复发率、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王瑶 . 皮部浅刺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D].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6.
[2]符新斌 . 腕踝针合远部取穴针刺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
[3]韩玥 . 排针平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评价 [D].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4]陈先芝 . 特殊透刺法对恢复期贝尔氏麻痹瘀血证的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D]. 云南中医学院 ,2014.
[5]王陆. 透刺法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 [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
[6]李瑞超 , 吴雷 . 健患侧同调针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J]. 上海针灸杂志 ,2017,36(02):150-153.
[7]毋春霞 . 健患侧同调针法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 ,2018,27(04):716-717.
[8]李永芝 . 健侧与患侧交替针刺治疗急性期风热型贝尔氏麻痹的临床研究 [D]. 云南中医学院 ,2017.
[9]汤东 , 张倩 , 武文鹏 , 等 . 滞针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随机对照研究 [J]. 针灸临床杂志 ,2015,31(09):28-30.
[10]孙远征 , 穆芊宇 , 武文鹏 . 滞提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 30 例[J]. 针灸临床杂志 ,2015,31(03):57-59.
[11]穆芊宇 . 滞提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5.
[12]魏巍 . 疏密波电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在急性期与静止期的临床观察 [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5.
[13]林万庆, 梁栋富, 陈旭军, 等. 不同电针时间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J]. 光明中医 ,2015,30(01):92-94.
[14]葛瑞英 . 电针密波对伴有面肌痉挛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 [J]. 社区医学杂志 ,2016,14(10):65-66.
[15]师帅, 李雪岩, 蔡玉梅, 登. 电针密波治疗伴面肌痉挛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60 例临床观察 [J]. 中医药学报 ,2015,43(04):81-83.
[16]周向红 . 温针灸翳风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14:134-135.
[17]郭林清 . 温针灸不同灸量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18]张晓 . 耳尖放血结合浅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疗效观察[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19]莫爱群 , 李桂玲 . 针刺加闪罐治疗妊娠期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J]. 河北中医 ,2017,39(06):892-895.
[20]常璐璐 . 拔罐结合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D].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7.
[21]赵四海 . 自拟正颜方联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31 例 [J]. 广西中医药 ,2015,38(02):57-58.
[22]吴典捷 . 中药透入结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分析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9(02):93-94.
[23]高翔, 臧亮, 景蓉, 登. 针刺联合疏血通治疗激素禁用型贝尔麻痹临床疗效观察 [J]. 四川中医 ,2017,35(04):167-1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