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腹泻儿童进行病原检验,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腹泻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其的粪便标本进行检验,单独培养病原菌,鉴定与检测分析腹泻原因,并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医穴位推拿和中药贴敷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发现80例患儿中48例为其他非感染腹泻,32例是感染性腹泻。32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中12例是细菌性引起,20例是病毒性引起。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研究组比观察组高。
结论治疗过程应注重对病原进行诊断,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治疗,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腹泻;病原学;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毛晓雯.小儿腹泻病原学分析及治疗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103,106.
0引言
小儿腹泻是临床儿科中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多是由病毒感 染所导致,如果不对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患儿出现 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并发症,不仅会给患儿带来较大的 痛苦,还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危及患儿的生 命安全 [1]。
因此在临床中十分重视对小儿腹泻患者的治疗,临床中治疗患儿的方式较多,目前主要还是采用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 但是并没有一种特效药物能够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本次研究 就对小儿腹泻的病原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葡萄糖酸锌口服 液、中医推拿和穴位贴敷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儿科进行诊治并纳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 40 例,年龄 6 个月 -5 岁,平均较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病原菌测定
80例患儿均予以病原菌分离、鉴定,采集患儿的粪便,并接种至SS琼脂平板上,持续培养18-24 h,将温度控制为35℃,按照《细菌鉴定手册》完成菌株鉴定,选择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开展鉴定、检测工作。
1.2.2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临床流程,对患儿进行常规的检查,给予患者抗感染、补液、更换奶粉、使用蒙脱石散粉剂(由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000690)进行常规治疗,根据患儿的年龄给予相应的用量:①一岁以下,每天三次,每次1/3包;②一岁到三岁,每天三次,每次1/2包;③三岁以上,每次一包,每天3次。用法注意事项:宜空腹服,首次可加倍。
研究组:研究组患儿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锌剂(10%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医推拿和穴位贴敷。根据患儿的年龄给予相应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剂量,①六个月到一岁患儿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1/3支;②一岁到两岁患儿每天服用两次,每次服用1/2支;③两岁以上患儿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1/2支。中医穴位推拿治疗,主穴选穴:中脘、天突、膻中、丰隆(双)、尺泽(双)、孔最(双)、列缺(双)、太阳(双)、风池(双)、风府、大椎、肺俞(双)、脾俞(双)、肾俞(双)、肩井(双)每次20分钟,一日一次。中药贴敷药方:广霍香2.4 g、焦山楂2.4 g、焦麦芽2.4 g、防风1.2 g、仓术1.2 g、炒菜菔子1.2 g、厚朴1.2 g,碾成细末,加温开水调为粘稠状,揉成药丸,贴敷于中脘、神阙、双脾俞,每日一次,每次一小时。
1.3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80例患儿的病原微生物检验情况。
疗效判定:①显效:治疗后,患儿的大便性状以及次数均恢复正常或者减少至每天两次,患儿的全身症状均消失;②有效:治疗后,患儿的大便性状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大便次数在每天四次及以下,患儿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③无效:治疗周,患儿症状无明显的改善,甚至出现了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对患者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2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原菌分析
80例患儿共检出32例病原菌,包括细菌感染12例(27.5%):大肠杆菌8(10%)和志贺氏菌4(5%);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感染15例(18.75%)腺病毒5例(6.25%)。见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要相比对照组要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讨论
腹泻是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大部分腹泻均由病毒感染,多发生于幼儿。儿童腹泻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的一大原因,可将其分为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又可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有资料显示[3],细菌性腹泻的患病率约为30%,起码有0.5%的幼儿因诊治不及时死亡。目前,该疾病已成为主要传染病之一,可严重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临床上诱发腹泻病的病原物多种多样,需进一步研究分析,才可为临床治疗腹泻病提供重要的指导[4]。
依据病原菌检验结果,可提出如下措施:(1)叮嘱、监督小儿不饮用自来水、食用生肉;(2)监督患儿按时清洁双手,饭前饭后清洁双手,再进食;(3)接触生肉时,若未洗净双手,禁止小儿吮吸手指,家属禁止抽烟;(4)在家庭生活中,需要对砧板清洁引起足够的重视,当每接触一种食物便需要将其清洗干净,以防对其他食物造成污染[5]。
严重的腹泻则会导致患儿出现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导致患儿的身体状况出现降低,诱发其他问题。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成分主要有葡萄糖酸锌、纯化水以及蔗糖等,锌元素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不仅可维持离子通道完整性,还可维持生物膜完整性,促进酶合成,有利于改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缺锌便会对肠黏膜修复带来不良影响,进而影响水、钠吸收,最终则导致出现腹泻;中医推拿是将辨证分型作为基础,并同中医经络学进行结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特定的经络、穴位,予以推拿手法干预,帮助疏通经络,从而改善脾胃功能;穴位敷贴方式在中医学中属于传统外治方式,于神阙穴位置敷贴药物你,能够实现药穴合用,沟通发挥出固原本、健脾胃等功效[6-7]。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更好,能够对患儿起到较好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症状表现。
综上所述,导致小儿腹泻发作的病因多样,治疗过程应注重对病原进行诊断,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和中医推拿和穴位贴敷配合治疗能够更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沙丽超.研究小儿腹泻的致病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4):97-98.
[2]李卫军.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9):85-87.
[3]芦珂,文秋洁.某市21例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155-155.
[4]张燕.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110例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09):124-125.
[5]李静.蒙脱石散与金双歧片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4):741-743.
[6]袁影,赵艳玲,孙利伟,等.吉林省小儿轮状病毒急性腹泻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07):1229-1230.
[7]张海玉.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3):88-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