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西藏地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通过数字随机法分为常规组(n=25)与观察组(n=25),常规组患者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后,两组在血透后SCr与BUN指标水平有降低,但降幅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ALB、Hb与iPTH指标改善效果则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西藏地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西藏地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血液透析
本文引用格式:扎西曲宗.探讨西藏地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的血液透析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110,112.
0引言
糖尿病肾病是最为常见且严重的糖尿病合并症,主要与高血压、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遗传等因素相关[1],若不及时对其展开治疗,则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甚至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在西藏地区,由于地方饮食习惯、地域环境等导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发生率与病死率逐渐增高,因此对该地区这一病症患者展开有效的治疗对提高其生存质量十分重要。
血液透析治疗作为常用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理想,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但相较于单纯尿毒症患者而言,在糖尿病肾病合并症与地域趋势的影响下,使得常规血透治疗效果欠佳。因而在本次研究中,则主要针对西藏地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常规组中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35~65岁,平均(51.0±12.0)岁,糖尿病病程1~12年,平均(6.5±5.5)年,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36~65岁,平均(50.5±14.5)岁,糖尿病病程2~11年,平均(6.5±4.5)年,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组间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选用规定的血液透析仪器,以碳酸氢盐为透析液,设置超滤系数为12 mL/h,其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血流量为220~260 mL/min[2]。观察组则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设置超滤系数为35 mL/h,其透析液流量为800 mL/min,血流量为200~280 mL/min;在透析中均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对血管通路则采用动静脉内瘘。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每周3~4次,每次3~4 h[3]。
1.3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间患者在不同方式血液透析治疗后的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包括血清肌酐(SCr)、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与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观察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两组间研究数据可得知,所有患者在经治疗前,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血透后SCr与BUN指标水平有降低,但降幅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LB、Hb与iPTH指标,观察组改善效果则优于常规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糖尿病肾病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在当前已经成为了 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因素,通常在临床中多表现为慢性高血糖、蛋白尿等症状 [4];而尿毒症作为各种晚期肾脏疾病的临床综合征,会导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对心、脑、肾等重要 器官都会造成严重损伤,甚至会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尤其 在西藏地区高原低氧环境下,人体处于持续性慢性低氧状态中, 从而容易导致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持续增高与血压水平增长, 血管活性物质时间失衡也会加重低氧状态,使得机体微循环障碍 [5];因此在西藏地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发病率更高,一方面在于西藏居民机体长时间处于低氧状态下,另一方面,则与特殊 的地域环境所形成的高蛋白、高钠盐、高脂肪为主的饮食结构相关 [6];这使得西藏地区这一病症患者病死率逐渐增高,这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维持性血液透析作为治疗尿毒症主要方式之一,能明显提高 患者生存率,但对于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尿毒症期患者而言,其治疗 生存率大大较低,这主要是因高血糖所诱发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率高,死亡率居高不下[7];因而对于这一病症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加强血透疗效,控制感染发生是提高西藏地区患者远期生存率的主要治疗方向。
在以往的常规血液透析中,只能对小分子有毒物质进行清除,但大分子毒素因清除效果有限容易在血液中潴留,进而引起中毒,使得治疗效果欠佳。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方式的应用,通过吸附、弥散与对流方式能够明显清除大分子有毒物质[8],提高清除效果,避免毒素在患者体内堆积进而诱发一系列并发症。
相对比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其扩散性与力学通透性更高,在提供超滤量基础上能够促使更多更大分子量的溶质向透析液转移,以提高毒素清除率,对于改善患肾功能有积极意义。因而在本次的研究分析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后,其SCr与BUN指标水平有降低,ALB、Hb与iPTH指标改善效果更优于常规组;这也表明,这一治疗法对于西藏地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有积极治疗作用,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对西藏地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展开治疗,其临床效果更理想,能明显改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稳定病情,并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