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后所致的差错原因及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2-28 14:34: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后所导致的差错原因以及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12例至我院进行过临床生化检验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析检测中数据出现异常的样本,并对其进行分析,并制定正对性的质量管理方案。

结果612例样本中,出现异常的有35例标本,错误率为5.72%。其中由于患者本身因素导致误差的患者为28.57%,仪器设备导致误差的为20.00%,标本处理导致误差的为37.14%,检验人员导致误差的为14.29%。

结论进行生化检验时应重视分析前中后的质量管理,从而减少误差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质量管理;生化检验;差错原因;临床检验

本文引用格式:周子瑜.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后所致的差错原因及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201,214.

0引言

临床的检验结果是用于评估临床诊断水平以及准确性的重要数据,如果检测出来的结果并不准确,将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延误进行治疗的最佳时机,这将会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造成威胁[1-2]。

在进行生化检验时,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包括检查前患者的状态,以及检查后标本的保存情况,都有可能影响到检测的结果。为了使生化检测结果更为准确,检验过程需要更加小心且仔细[3]。本文主要以研究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后所致的差错原因以及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探讨,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12例至我院进行过临床生化检验的标本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有352例男性标本以及260例女性标本,年龄为18~67岁,平均(34.59±3.85)岁。

1.2方法

本次研究将对612例所收集的生化检验标本进行初次检查及复检,能够有效筛选初检的结果以及复见结果差异较差的35例生化检验资料。将患者的检查标本传送给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检验人员进行检查,对出现误差的35例行检验的标本进行分析,观察影响到检验结果的环节中是否出现问题,根据影响结果的因素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为患者检测的指标主要包括:血脂、肾功能以及肝功能,血脂主要检查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蛋白以及低密度蛋白;肾功能主要包括检查尿素氮以及血肌酐;肝功能主要检查谷丙转氨酶、血清蛋白以及谷草转氨酶。所有检验的结果均将其数据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如果数据有差异,说明检查出来的结果有异常情况,对使得结果出现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质量管理措施[4-5]。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的数据录入以及计算采用SPSS 26.0软件实现,计量数据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则采用(%)来表示,以t与2检验,如果检查出的结果为P<0.05,则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比后发现,612例样本中,出现异常的有35例标本,错误率为5.72%。其中由于患者本身因素导致误差的患者为28.57%,仪器设备导致误差的为20.00%,标本处理导致误差的为37.14%,检验人员导致误差的为14.29%,见表1。

\
 
3讨论

对患者进行临床生化检查时,该结果是否能够对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设定进行判断以及帮助,生化检测报告对于医生来说是确定患者是否患病,是否需要进行治疗的重要工具,制定怎样的治疗方案,给予怎样的药物均是由生化检验来决定的[6]。

生化检验报告对于患者来说也尤为重要,如果出现错误,将很容易影响到患者的及时治疗。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常常对标本的质量管理进行前中后管理,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检验前的质量管理,检验前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标本的采集。由于标本本来就是来自患者的,在进行采集前需要对其自身的情况进行管理,避免由于患者处于不同情绪下进行血液的采集,这样将会影响白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的指标。

并且,如果患者是在进行过剧烈的运动后进行血液采集的,那么患者体内的丙转氨酶指标将会增加,如果患者在空腹时间8h内进行采集,其数据也会异常。而对于女性患者来说,在妊娠期以及月经期采集出来的结果,数据也会出现偏差。因此,在进行质量控制时,患者本身的主要控制饮食方面以及药物方面。患者在进餐时不能使用油腻的食物,不能饮酒,标本的采集需要在患者空腹的情况下进行采集,保证血液标本不受影响。

本次分析标本误差因素的结果表示,612例标本中有35例标本出现误差,其中由于患者本身因素导致误差的患者为28.57%,由于部分患者长期服用了肾毒性药物以及肝毒性药物的患者,在进行检测时,结果很容易受到干扰,最终导致结果异常,在进行临床采集时,首先应重视患者的饮食情况,并且对患者讲述如何合理膳食,避免采集结果出现问题。

\
 
此外,还需要询问患者关于服药的情况,并将患者情况进行及时的传达,从而消除药物对于结果数据的影响。仪器设备导致误差的为20.00%,这就需要对一起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以免患者需要使用仪器进行检查时,出现误差情况。如果仪器出现比较专业性的问题时,我们则需要按照仪器的厂家说明,对仪器进行严格的保养以及操作,并且在进行仪器的维修之后,修理的责任工程师应该出具维修的报告,报告维修情况,从而保证仪器正常运行。

标本处理导致误差的为37.14%,标本需要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采集,运送以及保存,在进行采血、溶血以及送检时间中,出现延迟情况均会对最终检查的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采集完标本后,需要在2h之内进行送检,从而减少样本的误差。

检验人员导致误差的为14.29%,检测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工作,由于部分新员工入岗前的培训并不到位,导致在进行操作时出现不规范操作的情况,导致标本的不合格。而有些员工则是由于责任心不足,对标本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核对,这就需要对员工的专业知识情况进行重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减少检测结果的误差情况[7-8]。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生化检验时,会由于很多因素导致最终结果出偏差,因此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应对检验前中后的质量情况进行管理,从而减少误差情况的发生,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梁晶晶,蒲荣,郭永灿.临床生化室室内质量控制性能评价及全面质量控制策略的建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5(4):467-469.
[2]范长法.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探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0):13780-13781.
[3]Olivarius NDF,Beck-Nielsen H,Andreasen AH,et al.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structured personal care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BMJ,2001,323(7319):970.
[4]叶华春.TQC模式下临床生化检验前后的标本合格率及差错率比较分析[J].当代医学,2018,23(27):33-34.
[5]高光娟.探讨影响临床检验分析过程中质量的因素[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348.
[6]Yang Z,Xuan H,Wan CH.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Applications of QLQ-C30 and QLQ-BLM30[J].Journal of Practical Oncology,2016,30(1):29-32.
[7]毕小云,幸贵邦,黄维嘉,等.质量管理中的差错分析在临床化学检验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6,32(12):1639-1641.
[8]阿不来提江·买合木提,古丽斯坦·艾买提,米热古丽·卡米力.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后所致的差错原因及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6):69-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6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