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目的 探讨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患者经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是 6.67%,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是 28.89%;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为(42.17±0.62)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为(48.33±1.21)分(P< 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率,并改善患者焦虑程度,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 舒适护理;满意度;血液透析
本文引用格式:陈琴 .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0):222.
0引言
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由于治疗的周期较长、治疗费用较高,同时血液透析中需要应用比较特殊的医疗设备进行治疗,进一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将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计 90 例为研究样本,利用随机抽样原则将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各组均 45 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男 24 例,女 21 例;患者年龄 27-68 岁,平均(42.5±0.6)岁;肾肿瘤患者 2 例,红斑狼疮患者 7 例,肾炎患者 16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0 例。对照组男 23 例,女22 例;患者年龄 24-69 岁,平均(43.1±0.4)岁;肾肿瘤患者 3 例,红斑狼疮患者 9 例,肾炎患者 14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9 例。两组患者常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可实施分组比较。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经给予常规护理,入院后进行健康宣教,保持患者病房安静、清洁等,定期对血液透析室开展空气消毒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主要分为透析前、透析时和透析后的护理。
1.3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以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进行比较, 以 ≥50 分作为患者存在焦虑情绪,且需要心理护理干预。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采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以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卡方检验,P< 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是 6.67%,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是 28.89%,具体比较结果见表 1。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焦虑评分为(54.39±1.74)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为(42.17±0.62)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焦虑评分为(53.62±1.86)分, 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为(48.33±1.21)分。两组资料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讨论
3.1血液透析前护理。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之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实施透析前的探访,向患者详细的讲解血液透析的过程及方法等,并了解患者心理情况,针对存在心理障碍患者要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通过积极的语言来鼓励和安慰患者,实现护患间相互信任 [2]。
3.2血液透析时的护理。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情况密切的观察,对其体液及电解质等变化情况进行记录, 对于出现严重水肿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处理,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在进行穿刺时,护理人员需确保动作的轻柔和敏捷, 以减少患者的痛苦。
3.3血液透析后的护理。透析结束后,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血管通路的管理,尽可能确保内包扎的舒适性,还应进行饮食管理,针对患者喜好科学制定食谱。针对需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加强皮肤护理,避免出现褥疮等 [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率,并改善患者焦虑程度,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彩兰, 庞晓宇, 王洪嫦, 等.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06):1171-1173.
[2]王婷. 探究舒适护理在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6(81):193-194.
[3]沈雪美.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中国当代医药 ,2015,22(07):188-189.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09/2018100911173717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