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论文 > 正文

文化素质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拓展研究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1-07 13:26: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人才培养的文化素质目标要求,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政治素质教育融为整体,让学生通过读书学习来思考问题,形成想法或思想,引导其形成正确追求,最终在不懈追求中坚定理想,使文化素质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文化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拓展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6 年 12 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表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全面的文化素质。可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在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上下功夫,也要在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上下功夫,两者缺一不可,它们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内容。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方面所下的功夫还不够,从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以致出现了大学生政治素质提升了但文化素质有“退化”的现象。因此, 有必要从文化素质培养的视角来探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问题。
 
一、政治素质与文化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
 
高校人才培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来看, 就是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这个目标,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并且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经过不断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在如何提升大学生政治素质方面作了大量的摸索与尝试,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和方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做法。

\

同时,经过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我们也逐步认识到, 要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仅仅在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升方面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应当重视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并将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落脚点。“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蠢”(《论语·子张》),没有较好的文化素质作支撑,大学生很难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难以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难以在多元社会意识并存、各种社会思潮交融交锋的复杂国际国内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向,最终会影响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实质性提升。因此,要抓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升,也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两者是有机结合的整体。
 
大学生的素质包含多个方面,政治素质是其最为核心的方面,它是大学生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因素。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是指大学生在接受和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对其政治心理、政治行为等发生长期而稳定的内在作用的基本品质,是大学生政治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与态度、政治价值观以及政治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内在品质。理想信念是政治素质的核心,正确的理想信念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

因此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升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其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并走向坚定的过程。一般来说, 理想信念根植于人们思想中并对所追求目标持之以恒的坚定意志和长期坚守,是不断锤炼、持续升华的思想境界。一个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人一定是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而政治抱负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外部引导、教育并通过自身内化、实践而形成的坚定目标追求。理想信念坚定的大学生一般具有较高的政治站位,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积极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千难万险,自觉服从党和国家的要求和需要,将自己投身于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逐步成为民族、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邓小平曾强调指出:“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 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
 
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首先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向他们传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知识和政治价值观,使其懂得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才是正确的,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途径就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个主渠道作用,系统完整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思想道德及法制教育等内容,丰富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其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观察、分析问题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价值观奠定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个主渠道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0 多年的高校政治稳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导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高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坚定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激发了大学生向党靠拢、要求入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据调查,目前要求入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几乎占了大学生总人数的 80%。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认同, 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进一步坚定。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复杂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大学生正确理想信念的形成总要受到这种或那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因此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个主渠道作用,还要重视课外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长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表明,通过一大批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辅导员专职从事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配合课堂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在实践层面上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如通过各种基础教育和主题教育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了解中国社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生的巨大变革,并以此来加深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实践的认识。
 
虽然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升非常重要,我们在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升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不够或工作方式的简单化以及内容的说教化和社会多元思潮的影响,特别是由于没有较好地把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升和文化素质的提升有机结合起来,致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不仅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甚至还受到严峻挑战。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5 后”甚至“00 后”,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观念新颖、敢说敢做,但他们也存在个性过强,心理素质欠佳的问题;他们信息来源比较多,但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误导;他们有理想有抱负,但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精神不够,抗挫折能力比较弱,等等。这些因素导致不少大学生理想信念缺乏或不坚定,使他们对未来没有强烈的期待。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依据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挑战,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对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反思, 探寻更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途径与方法。根据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势和特点,在继续抓好大学生政治素质提升的同时,要努力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方面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读书思考是文化素质提升助力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长期的高校管理实践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现,一个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如果出现问题,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可能还是这个学生没有正确的追求。 追求是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不断优化、不断思考、不断选择的目标确定过程,因而正确的追求与正确的人生目标的确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确的人生目标是顺应时代要求、响应党和国家发展需要的明确目标。大学时代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大学生会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是这一时期大学生思考最多的问题。

事实上,不少大学生每天都在浏览各种网络信息,不加区分地阅读和接受信息,沉浸在虚拟世界里。受一些非主流思想的影响,他们对人生的目标选择要么过于实际,要么过于虚幻,难以形成稳定而正确的追求目标,久而久之会对我们的正面教育形成不拒绝、不思考、不主动的随流状态,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发生偏离。由此可见,没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就不会有正确的追求,就难以产生人生的动力,更难以形成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就要着力去解决大学生正确追求的形成问题。
 
一个没有追求的人,一定是一个没有想法或思想的人。要使大学生有正确的追求,首先要让大学生有想法、有思想。怎样才能使大学生成为有想法、有思想的人?笔者认为,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认真读书,勤奋学习,积极思考,因为“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3]‘志’要落到‘学’上,否则就落空了”[4],读书、学习和思考是有想法、有思想的最终来源。

\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国古人特别强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要求“有弗学,学之弗能, 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礼记· 中庸》)。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学习、思考的过程就是提升文化素质的过程。因此,文化素质的提升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要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就要解决大学生有追求的问题;要解决大学生有追求的问题,就要解决大学生有想法、有思想的问题;而解决大学生有想法、有思想的问题就要引导大学生读书、学习和思考,因此引导大学生读书、学习与思考,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三、引导读书、学会思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路径
 
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导大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在大学,读书是全方位的,大学生需要阅读和可以阅读的书籍多种多样。首先,专业类书籍是大学生需要重点阅读的,这关系到大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未来就业前景。“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5]171 因此,引导大学生读书、学习与思考,就要引导好大学生读懂专业类书籍。

引导大学生研读专业类书籍,帮助大学生弄清所学专业的内涵,激发其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养成良好的学风,扎实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切实提高专业素养,并在此过程中深刻把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这是大学专业教育的基本内容。专业学习是全方位的,除了课堂教学,还有与理论学习相适应的实验或实习内容,通过实验或实习,可以使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专业学习所要求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是确保大学生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 因此也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落脚点,否则,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内容的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将成为一句空话,思想政治工作也会因此而偏离大学生最重要的文化素养的教育内容,即专业素养教育。
 
专业学习虽然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方面,但正如列宁所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6]大学生要真正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除了读好专业类书籍、学习好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广泛阅读其他类书籍,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经济知识、政治知识、科技知识等等,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有些书看似和自己的专业“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一些关键的时刻它们是会发生作用的”[7]。因此在引导大学生阅读专业类书籍的同时,还要引导大学生读些其他方面的书籍,帮助大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很难想象不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能够成为好学生。怎样引导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对学生课外阅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甚至忽视引导学生去阅读专业类以外的书籍,更谈不上在如何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上下功夫。
 
据调查,辅导员在这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多,许多学校也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给予学生这方面的指导,不少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非阅读方面,如网络游戏、课外兼职工作以及其他非学习方面的活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或者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应体现在大学生全方位的成长过程中,养成读书习惯、培养好学精神、学会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我们能够让广大学生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集中于读书、学习与思考上,就能够让学生通过读书、学习与思考产生想法、思想,并能通过引导将这些想法、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起来而产生崇高的追求,从而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
 
总而言之,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注重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升,还要注重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在抓好大学生政治素质提升的同时,注重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角度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这将大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 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人民日报,2016-12-09.
[2]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赵强. 有书相伴的夜晚是美妙的 [N]. 人民日报, 2018-07-06.
[4]廖申白.儒家的“智”与“良知”——以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理智与明智为对照[J].云梦学刊,2017,(1).
[5]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列宁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张青卫,王丹阳.把学习作为新时代党政干部的第一本领[J].云梦学刊,2018,(3).

《文化素质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拓展研究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07/20190107012708422.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hizhenglunwen/269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