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工科背景下普通高校《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7 11:17: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理论力学》是工科院校大部分工科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理论力学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课堂教学的需求。在充分考虑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地方性院校学生的特点,从《理论力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和电子资源的合理利用三方面来展开探讨,对《理论力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理论力学;新工科;授课内容导读;慕课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贾有,等.新工科背景下普通高校《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9,6(33):29-30.

一 引言

        《理论力学》是高等工科院校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内容。该课程理论性很强,相对于其它的力学基础课程稍微难一些。众所周知,理论力学课程是工科各专业课程的基础,比如机械和材料专业,这门课程尤为重要[1-3]。如果理论力学教学质量得不到根本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进而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就业和升学。现行的大部分工科研究生入学考试都会或多或少涉及到理论力学的基础知识,为了提高理论力学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了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要对现行新工科背景下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4]。本文针对普通高等院校和地方性工科院校中《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方法和课上课下的互动方面,探讨《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二 理论力学的教学现状

       在一般的普通工科院校中,都会开设《理论力学》课程,而且该课程也是继《大学物理》之后的又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高中物理的延伸和深化,比《大学物理》专业性更强。目前,《理论力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理论力学理论性比较强,很多学生刚开始会跟着老师去听讲,并做课后作业。随着内容的不断深入,有一部分学生上课时听课就很费劲,他们慢慢地对这门课程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不再认真去听老师的讲解,导致最后放弃这门课程。每次上课不是看手机、打游戏、看小说,就是睡觉,旷课更是常有的事情。即便不看手机、不睡觉,上课也是特别的茫然,根本不关心老师讲些什么内容,上课就像应付差事一样。他们也不关心能不能通过考试。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二)老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于老师来说,有时也是迫不得已,教材内容偏多,教学课时却在不断地压缩,学校期末考试时还要求课程知识点覆盖率需达到95%以上,这些要求就迫使老师在上课时抓紧时间去讲课,以保证完成所讲课程的教学进度,稍有迟缓就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在课堂不可能时时刻刻照顾到每一位同学,全凭同学们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完成课上内容,一个学期的习题课也不是很充裕,只能在每一节课上抽出一小部分时间和学生互动、做练习。其实,大部分老师也知道有些学生跟不上上课的节奏,但也不能因为这些影响课程的进度,只能课下找这些学生讨论、辅导并补课。

三《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为了提高《理论力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理论力学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进和电子资源合理利用三方面来展开探讨[5-7],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任课老师需要备好每一节内容,更为关键的是备好每一位学生,因为只有老师们知道自己学生的真实水平。为此,要对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时,增加一些与这些知识相关的导读,通过这些导读,学生可以知道相关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进而让他们有兴趣去听老师们讲解这些知识的点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老师们讲解时应该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这些知识点的重要性,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生活中的力学无处不在。例如,在讲解力的平移定理时,老师们可以举例询问学生为什么一个人用单桨划船,船会转弯?为什么一个人双桨划船,船除了向前移动还会左右摆动?为什么地球仪的表面受到力,只会转动而没有移动呢?这些生活中的例子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老师开始讲解力的平移定理就很容易,学生学习也不会太枯燥了。

           在点的运动学中,讲解旋轮线的时候,可以提一下最速降线问题,讲一下这个问题背后的故事,同时也说明一下现在故宫的屋顶所设计的弧线(如图1所示)很有可能就是一段最速降线,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力学知识的重要性。在讲解科氏加速度时,可以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例来说明,如:河床两岸冲刷的不同的原因等。这些与上课内容相关的知识都需要我们在课下备课时认真去准备,去查阅相关的知识。另外,在内容的讲解上必需有逻辑性,这样才能比较符合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们容易接受。

\


(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经在课堂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各种教学辅助软件应用而生,微助教和雨课堂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软件不仅可以上传课件,而且可以自行设置练习题(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等),还能进行电子签到和随机点名,这样,就增加了课堂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保障了上课时学生的到课率,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通过练习题的达成度来衡量。例如:只要学生操作手机完成课堂练习,老师们就可以根据答题的正确与否来看学生对所讲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另外,老师们也可以在微助教上进行电子辅导,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部分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的可能性,所以,要规避这种现象的发生。

(三)课下电子资源的合理利用

        当今,超星图书、MOOC课等等都很流行,很多“985”高校的老师们都在网上有视频课程,所以,学生在课下可以认真去听这些老师的视频课程,有哪些内容在课堂上没有理解清楚的部分知识点,需要课下通过多听网络课程的电子资源来补充。通过课下学习,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一方面也可以课堂上学习的不足。利用课下电子资源去学习有很多优势:1.自主性比较强;2.资源可重复性好,如果一遍听不懂可以听多遍;3.时间比较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课下学习;4.可以有效补充课时不足带来的很多问题。

四 结论

        《理论力学》课程作为工科院校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从《理论力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和电子资源的合理利用三方面来展开探讨,结合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理论力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能够通过学习理论力学,不仅能够掌握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还能够将其与本专业的知识相结合,应用到相应的工程实践中,从而回报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剑,黄剑峰.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3(1):62-65.
[2]魏清顺,刘艳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3:40-42.
[3]艾薇,侯作富,周思柱,等.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力学与实践,2009,31(5):75-77.
[4]孔德清.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16,2:157-158.
[5]李秀芬.理论力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1):115-117.
[6]叶红玲,刘赵淼,李晓杨.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力学与实践,2015,37(3):440-443.
[7]辛志遐,郎丰饶.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22(3):109-1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97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