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介绍了校企联动,共同进行双主体育人,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环境,从师资合作、实训基地合作、考核合作等方面叙述了合作内容。并阐述了校企联动的合作形式,重点叙述了共建企业学院与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深度校企合作形式,总结出建立企业学院,双方共建共管共享,可以保证校企合作的长效化运行,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企业的实际项目案例,可以保证学生的实习时间,增强学生的岗位能力,真正达到校企双主体育人。
关键词:校企合作;岗位能力;双主体
本文引用格式:孙加存.校企双主体育人环境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31):95-97.
School enterprise linkage for double main body education
SUN Jia-cun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Suzhou,china)
Absrt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the joint implementation of dual-subject educ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dual-subject education environment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and describes the cooperation content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er cooperation,training base cooperation,assessment cooperation,etc.It also elaborates the form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focusing on the deep form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o build enterprise colleges and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s.It conclude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enterprise colleges and the co-construction and co-management of both sides can ensure the long-term oper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establish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s and complete the actual project cases of enterprises,which can guarantee students'practice time and enhance their learning.Students'post ability can really achieve the dual-subject educ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Keywords: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post;competence;dual-subject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科技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要坚持工学结合、强调校企合作,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突出了现代职业教育及改革的任务目标,明确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发展导向等高职创新发展的思路。从校企合作及学生的培养过程分析,发现高等职业教育存在二个典型问题。(1)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企业生产之间依存性不够、互动性不强,校企合作方式单一,企业先进文化理念和新技术引入滞后,学校与企业长效化合作机制不够成熟。(2)专业培养规格单一与企业人才多样化需求存在矛盾,学生实习方式单一,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与迁移能力不够,无法快速匹配岗位需求,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一 校企联动的内容
校企合作的方式正在朝着多样化的发展,合作内容有了更深入的发展,校企联动,执行双主体人才培养是当前发展的重点与趋势,校企合作的内容大致可用图1所表示。
(一)培养方案制定与执行
良好的培养方案是人才质量培养的重要保障。学校与企业应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导入企业文化,在上课内容、教学环境方面考虑企业文化的融入。校企联合进行招生,校企共同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要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培养方案之中,同时要包含专业当前最新的知识,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二)设备持续更新
技术在发展,要让学生实时掌握市场最新的技术,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合作建立实训资源,校企共同进行调研,在建立实训室资源时要注意设施产学研兼顾,既要保证学生学习的需要,也要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还要兼顾科研的要求。学校配套要跟进,包括政策、经费支持、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设施在建设时要确保技术的先进性,要保证设备的持续更新率,在建设设备资源时,虚拟仿真也要一并进行,形成的资源要进行共享,通过二维码或网页可进行电子资源访问。
(三)师资共同培养
学校可采用校企“互兼、互聘、互派、互培”的运作模式,搭建校企混编团队,共同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举措,提升导师团队的整体素质。1.柔性引进企业大师,为培养方案把关护航;2.企业工程师长驻学校,实施双师导学;3.派遣教师参与企业产品开发,提升专业实践能力;4.安排年轻教师挂职锻炼,丰富工程实践经验;5.引入企业生产项目,推进产教融合;6.制定师傅标准,保证企业导师素质。
(四)评价机制建立
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评价体系,从政策上明确评价的方式,进行标准制定,从运营管理效能、生产功能、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评价校企合作的绩效。从学校、企业、社会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通过教师、学生、企业工程师三主体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过程考核、结果考核、产品考核、理论考核等多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能。
(五)人才培养输出
人才质量是培养的结果,人才质量的好坏是教育是否成功的判别标准,可通过如下方面进行努力:学生资格证书取得,包括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取的证书,学生企业新创业项目的开展情况;学生成果的转化情况,岗位能力情况,及毕业就业单位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
二 校企联动的合作形式
校企联动,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共建实训室、合作开设订单班、进行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成立企业学院、共同开设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合作形式。
(一)共建实训室
实训平台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要体现专业的发展水平,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平台是实训室建设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需要。校企共同商讨实验室建设方案,共建实验室资源,共同搭建真实企业环境的实验解决方案,多使用企业实际应用案例,为师生教学、科研和竞赛等活动提供先进的实验场所以及软硬件环境,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校企共赢。
(二)进行订单班培养
订单班是校企联动进行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的形式,学生在校期间,企业一般提前一年左右,在学校里与企业所需要的专业,与学校组成"订单班",然后学校按照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修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一般进行开设订单班的企业工作,该种培养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岗位能力,缩短了学生的企业实习时间,增强了学生就业质量,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目前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应用市场缺口很大,苏州市职业大学每年都有企业与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开设订单班,只要学生愿意,企业基本都是全盘接收。
(三)进行新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现代学徒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校企共同培养学生。现代学徒制模式,企业参与教学计划比较早,一般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就要把培养方案制定下来,行业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应用电子专业与智能控制专业与苏州友达光电、苏州凡特斯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校企共同培养学生,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可取得工资收入,而且在学生毕业后如选择留在企业,学生毕业后就转为正式工,而且工龄从签订现代学徒制就开始算起,学生毕业后,有相当多的学生选择留在企业,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
(四)建立生产性实习基地,设立企业学院
一般的工学结合,由于企业与学校往往不在同一个地点,学生到企业实习带来一定的麻烦。学生大规模到企业实习,一般时间比较集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时,才能应对企业的需要;企业师傅工作较忙,同时要带许多的学生,精力不足;学生人数较多,许多的工作岗位内容雷同,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等都制约着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效果。如果把生产车间设在学校,建立校中厂,企业与学校共同管理,建立企业学院,企业派工程师长驻学校,校企混编老师团队,学生可定期到校内车间进行生产实习,学生实习变成常态化,真正达到“工学结合”,对于培养学生,提升教师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比如:苏州市职业大学与苏州凡特斯测控科技、工信部软促中心合作成立的博众凡赛斯自动化学院,建立国内首条相对比较完善的自动化教学生产线,企业把项目拿到学校来完成,学生在校内就可以完成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与调试,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毕业供不应求。
三 总结
校企深度合作,进行校企双主体育人,是国家的政策需要,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职业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的时候,要保证校企双方共赢,要能够建立长效化的合作机制,提升企业的积极性。建立企业学院,双方共建共管共享,完成企业的实际项目,双方共赢,保证了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长效运行。企业工程师常驻学校,把生产车间搬到学校,编写体现岗位的模块化教材,建立对应的实训项目,学生岗位训练常态化,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与岗位能力。苏州市职业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做出一定的特色,建立博众˙凡赛斯自动化学院,建成自动化教学生产线,企业学院获得苏州市优秀企业学院与苏州市优秀校企合作示范组合项目,培养的学生非常抢手,每年都有大量的自动化企业到学校进行招聘,学生的选择余地非常大。
参考文献
[1]兰先芳,李书光,徐立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双主体”育人探索[J].职大学报,2017(5):88-91.
[2]孙加存.“校企联动”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平台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7):72-74+80.
[3]马浩瀚.校企联动模式创新路径探索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229.
[4]邱云.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才智,2018(18):146+148.
[5]赵占军,王祎.“双主体”推动育人模式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91-93.
[6]代林,弓中伟,何崇军.基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双主体育人互惠共赢[J].教育现代化,2017,4(38):22-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