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聚焦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内容及途径的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5 17:00: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聚焦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获得感是指他们觉得思想政治课是有利用价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获得感是以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新思想、新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以及重要思想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关键词:高校思政;学生获得感;内容指导;获取途径

本文引用格式:李金风,贾宁宁.聚焦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内容及途径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9):136-137.

一 高校思政课的学生获得感

(一)树立共产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相关课程都是为了帮助高校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道德观,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自我正确认知,并发展全面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因此,就高校大学生而言,有必要让他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涵。并且在了解和掌握到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涵后,同构对其特点的认知,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以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并将之当做高校大学生的行动指导。通过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们为社会服务等意识,早日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到来,积极参与中华民族的复兴过程中,创造美好的未来社会。因此当代高校大学生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自我。而高校思政课的教师们要在课堂上和生活中,教育高校大学生们,从实践出发,在意识形态领域自觉抵制西方错误意识形态的渗透,反对功利主义,并在伟大的实践中有所改进。乐于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以此创造自身更好的生活。

(二)坚定中国主义理念

         通过“毛泽东的中国特色思想和社会理论体系概论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与人们的选择,深刻了解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内在规律,了解了灾难与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知道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就不可能迎来人们解放后的生活,更不可能走向富强幸福之路。中国的幸福生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融合出的产物,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了选择马克思主义、实施改革开放活动,可以更好地拯救人们、拯救社会,只有实施社会主义才能使人们坚定不移地遵循中国信念,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传承与继承。

\

 
        本文通过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面研究我国的历史生活与现实生活,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革命历程,继续探索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制度与中国国情,最终选择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1],逐渐形成了中国社会制度。而事实证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最伟大的一次革命,为社会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满足学生需求

         首先,学生从始至终要坚守为人民服务等优良道德条例,自主学习道德理论,发扬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以此来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提高道德判断、道德责任、道德实践能力,遵守社会公德以及个人道德等。其次,要为学生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正确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意义。全面掌握依法治国等理论,积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实践活动中。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要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条款,养成用法律解决问题等良好习惯。最后,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素养教育,教他们健康成长所需的独特方法,帮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综合性能力,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事、做人、学会感恩,以此来创建美好社会[2]。聚焦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就是要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在某方面真正提升自己的素养,乐观面对所发生的事件,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主动承担自身的职责与义务,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二 聚焦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途径

(一)扩大教师团队

         要想创建一支就有高素质品行的思想政治教师群体,需引进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教学好、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扎实的优秀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因此颁布了“教师队伍建设条例”:详细地讲解了优秀教师所存有的条例,例如,要想培养一批品行良好的教师团体,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善于结合实际的中青年教育带头人[3]。

        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与政治原则、立场和方向上的高度相同,必须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等。同时,根据教育部的师生比例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满足教学和科研提出的需要。坚持“教书育人”、“说教与个人教育”,勇于承担相关的职责。努力学习,了解学生,实施实践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道德修养,成为教书育人中的典范。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对不合理的课程内容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在讲解思想政治课程前要做好课前设计,构建课程的内容与活动环节,以此来创立专业课程,激发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加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利,增强教师思想政治课的评价,激励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多参加相关的培训与选拔活动,使他们成为优秀且专业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形成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

(二)寻找高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突破口

        为了能够良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教育部将思想政治教材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进行了结合,并将生活现实和生活理论结合进了思想政治教材中,这为思政课程指明了新的发展道路。因此,它的关键之一就是加强思想政治教材的建设,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重点教材及最新版教材编制综合性思政课程。在改进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材的质量以及教学水平,创立“三位一体”式的课程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4]。

\

 
(三)完善教材

         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大学生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治理国家的思想与战略,在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指导思想政治课程,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华社会基本理论,高校在讲解思想政治课程时要不断为科学理论教学注入新的实践活力,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理论所在的魅力,在政治上共同建立一个“同心圆”。思想政治课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法律教育、自我修养教育和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和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信仰者、积极宣传者与标准典范者,全面培养大学生,使大学生步入社会时,能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且能够经得住社会带来的考验。

          完善高校思政课的渠道包括大学生学生思政课的学习意识的增强,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课堂素质的提升。为此,除了需要从高校思政教材上着手,完善教材内容,开发全新的教学设计,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政的主观能动性。而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确保课堂主题的切入、政治方向的把握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加深师生互动,保障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学生的感受、教师的经验来制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环节,以便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融合入校园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以文化特征指导文化活动,将思政教育和文化教育相结合,从而建立思想政治交流平台,使学生得到更多思想政治教育的滋润,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使大学思政课程获得感取得实效性。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之间的结合,以此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与课堂时间的限制,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教学的改革提供更多的渠道。在离线教学方面,有必要制定网上开放、应用和共享课程等配套规则,对网络课程的质量和运行的效果进行监督管理,以此来保证网络运营的安全性,使新要求方法的改革让思想政治阶级真正活跃起来。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不断发展的时代,高校思政课无论是在教材内容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其目的是在彰显时代特色的同时,确保高校学生在思政课堂上,能够有效把握理论和实践的方法,以新时期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让高校大学生们有更深的获得感。通过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让大学生们获得受益终生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常虎强,曹军.基于实践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动机激发研究[J].知识经济,2018(15):123+125.
[2]陈发祥,檀江林,黄志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统筹模式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7):105-108.
[3]陈灿芬.聚焦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内容及途径的探析[J].江苏高教,2018(03):82-85.
[4]杨航征,张宏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注重人文关怀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01):93-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82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