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根据高校数学系金融数学专业《金融工程》课程的教学要求,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金融工程课程的教学经验,针对数学系金融数学专业的学生知识背景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对金融工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几点优化建议。
关键词:金融工程;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周燕.高校数学系金融数学专业《金融工程》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30):69-70,78.
一 引言
《金融工程》是一门金融学与数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核心内容,是借助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用工程的方法研究和解决资产定价等金融问题。金融工程学这一概念最早美国金融学教授John Finnerty提出的:“金融工程学包括金融工具创新与方法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并对解决金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随着中国的金融业的发展、成熟和日渐开放,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兴起,社会和业界对于金融工程学人才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中国高校开展金融工程学的教学和研究起步较晚,但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2002年开始,许多的高校都开设了金融工程的课程。金融工程除了作为传统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很多高校还开设了数理金融或者金融数学专业,而金融工程也是数学系金融数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二 金融工程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金融工程的三大支柱是金融、数学和计算机,在大学阶段,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其难易程度依次是数学、计算机和金融。很多学生反映,对于向金融工程方向发展,最大的障碍是缺乏扎实系统的数学训练;而对于本科投身数学系、计算机系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或将来的工作中,补齐金融知识的短板,相对来说却是比较容易的。
由于金融工程对于数学有极高的要求,数学系本科开设金融数学专业有天然的优势。本校数学系下金融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国内高校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非常强调数学素养的积累和熏陶,开设了大量的数学方面的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统计学、随机过程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一致的。
对于金融工程严重依赖的计算机工具方面的教学,目前开设的课程也比较全面和深入。目前我们针对金融数学本科专业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数据库、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大量渗透了金融学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的问题的解决范例,而且计算机软件和编程语言的应用,也渗透到金融学相关的试验课程中,如在金融学实验中强调对Matlab、Eviews等工具的熟练使用,使得计算机知识与金融知识能够有机的结合。
三 金融工程课程设置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金融工程需要融合了数学、计算机和金融三大知识体系,四年的本科学时就显得非常地拥挤。笔者针对数学系下金融数学专业课程设置和日常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一些心得如下:
(一)数学的理论教学与金融工程的相关性和取舍
数学系下的金融数学专业的数学理论相关的课程设置,需要针对金融工程专业的特点有所偏重和取舍。现有的课程设置和讲授方式,在知识点的偏重上,与金融工程的相关性还不够优化。
(二)计算机知识需更新
计算机算法、语言和工具软件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知识和技术层出不穷,各种热点话题扑面而来,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和同学们都会有一些疑惑:我们现在所教和所学的内容,会不会有些过时?将来能不能学以致用?
(三)金融理论体系教学需加强
平心而论,数学系创设金融数学专业,强项在数学,短板在金融。这是教师队伍的人员结构、知识储备、从业经验等一系列问题所决定的。在如何提高金融理论的教学质量方面,扬长避短的思维方式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是需要通过加强教师队伍的再学习再培训,结合人才的引进和跨院系交流等方式加以改善和提高。
四 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现有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现状,结合教师队伍和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笔者提出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建议如下。
(一)增强数学和金融知识的结合和渗透
数学和金融这两大知识体系都是纷繁芜杂和博大精深的,四年的本科课程无法覆盖到两大知识体系的方方面面,因此安排讲授的课程和知识点,可以遵循关联性原则,即数学和金融相结合的部分,必须讲深讲透。在关联性原则的基础上,对于数学和金融两大体系,又可以应用不同的子原则:对于数学,可讲可不讲的要讲;对于金融,可讲可不讲的不讲。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必须经过严格的长期的训练,才有可能应用领域实现发散性、创造性的使用。金融工程师们中流传着一句话,“金融没学好可以工作中继续学,数学没学好就只能回去再学”,体现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提升同学们的兴趣,数学理论和体系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该点明其与金融工程的关系,以提升同学们的兴趣和关注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要有明确的意识:讲授的数学知识不是为了数学和数学,而是为金融而数学。这也是数学系下开设的金融数学专业,教师在指导思想上比较容易忽略的方面。
针对数学系教师在金融理论方面的短板,建议鼓励和支持教师的短期进修和访问学习,对担任金融数学方面专业课的教师,可参加校内外甚至国内外金融短期培训班,鼓励跨专业申报和从事金融方面的或者金融数学方面的研究课题,发表金融方面的或者金融数学方面的论文。与此同时,注重引进校内外金融方面的教师人才,在校内可以在经济金融院系和数学系之间进行人员轮岗和交流,打破体内循环,引入新鲜血液。
(二)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重视实践教学和课题教学
实践教学是金融数学尤其是金融工程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金融工程的目标是金融风险的建模管理,金融产品的定价和设计等。教学中的实践证明,同学们对金融工程的实验课,往往具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布置的课题的完成度和完成质量都普遍较高。在同学们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积累的前提下,我们通常会开设专门的实验课,由浅入深,让同学们自己完成一些小课题,比如资产收益率的统计、资产组合的建模、证券套期保值、资产价格波动、期权定价模型的建模、债券的久期计算等等。在实验课程中,强调同学们对较新的编程语言和工具的掌握和使用。传统的课程安排中有C编程语言的内容,可以增加C++和Python语言的教学内容。除了实验教学和组织同学们参加校内外的数学建模竞赛之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一些相关网站或社区的资源,鼓励同学们参与和自学。无论是新的计算机工具和语言的讲授,还是互联网社区的参与,都需要教师进行知识储备和引导,这样对同学们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三)英文教学和行业认证
对许多有志于继续进行研究生阶段深造的同学,熟练地掌握英文这一求学和工作的工具至关重要。虽然像金融工程这样的专业课并不要求英文授课,但是如果在课堂上,能够引入英文教学,或者教材或参考资料能采用英文原版资料,对于同学们接触专业的英文术语、词汇、表达方式来说,是有益的起点。我们在数学、计算机和金融理论方面,各安排一门课程进行英语教学,每门课程的一个小作业要求同学们用英文完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金融工程行业,一些公认的有含金量的认证证书,如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特许金融分析师)FRM(Financial Risk Manager-金融风险管理师)等,也是同学们很感兴趣的领域,校园内和社会上越来越热的考证潮,对于金融工程的校园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在金融工程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简要地介绍这些证书的发证机构、背景、知识和技能要求、考证途径、就业前景等,一方面能够为学生廓清升学和就业的路径,一方面能够引导同学们将本科学业与考证的努力向结合,正确处理好本科学业和考试的关系。
五 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大学数学系下开设的金融数学专业的发展现状、教学目标以及在教学中获取的经验,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良、双语教学和行业认证考试引导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发挥数学系的师资优势,使得《金融工程》的课程和教学更加优化,更受学生的欢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复合化金融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段翀,石琳,刘忻梅.金融工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12(5):120-120.
[2]马千里,李倩.金融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104-105.
[3]霍惠惠.普通高校金融工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9):164-165.
[4]姚遥.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探析--以《金融工程》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35-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