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急缺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机遇,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为他们搭建了平台,赴外教汉语工作为他们提供了成长舞台。这些教师回国后能够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为中国现代化教育添砖加瓦。
关键词:赴外教汉语;大学英语教师成长;促进作用
本文引用格式:戴兴伟.赴外教汉语对大学英语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9,6(30):90-91.
全球汉语热引发对外汉语教师缺口巨大,大学英语教师因自身优势成为填补这一缺口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在国际汉语教育研究领域所涉及的人文学科中,英语学科排名不在前十位[1],而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促进大学英语教师成长的研究几乎没有。
一对外汉语教师供不应求的紧张局势
2019年春节,英国首相府历史上首次张贴中国春联,日本首相历史上首次通过视频给中国人民拜年,另有多国领导人以不同方式恭贺中国新春。这一切都因为包括欧、美强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尽力接近中国。自2015年“一带一路”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多达65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合作逐年增多,全球都想从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分得一定利好。这使得全球汉语热急剧升温:60多个国家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70多个国家开设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美、日、韩、泰等国把汉语上升为第二外语,全世界学习汉语人数已超过1亿[2]。同时,来华留学人员也逐年增加,2017年接近50万,连续两年增速高于10%[3]。2018年12月28日新华社特稿:我国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有548所孔子学院、1193个孔子课堂[4]。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每年都派出几千人到海外教汉语,但仍无法满足需求,原因主要有:第一,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世界各国也因此迅速做出走近中国的反应,导致短时间内突然大量需要对外汉语教师,而人才培养需要时间,导致师资供求比例愈加悬殊。第二,遴选外派汉语教师的标准高,且无法在短时间内得以实现:要具备汉语教学能力、用英语在国外生活的能力;要具有一定中国文化底蕴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师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原因在于:1.尽管中国不惜余力在国外支持并培训本土汉语教师,但把外国人培养成汉语教师需要的时间长,且人数极其有限。2.尽管国内越来越多高校设有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并已有毕业生被派往海外,但招生人数有限,培养时长至少要四年,无法填补对汉语教师的巨大缺口。3.尽管每年都有数万人参加外派汉语教师选拔考试,但很多人因为英语不过关被淘汰,且英语能力不能在短期内提高到在海外工作和生活的水平。
在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教师需要具备跟外方交流沟通的能力,有英语学习和教学背景的大学英语教师有着明显优势:1.他们不会太拘泥于国内的传统而导致交流不畅、甚至产生误解。2.在巨大的文化冲击面前,他们具有理解、融入异国文化氛围的接受能力。3.他们比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经验更丰富,比其它学科教师拥有更高的英语水平和更多的外语教学经验。
另外,大学英语教师若想胜任海外汉语教学工作,也有很大的挑战性。首先,他们在国内和在国外的工作情况不同:他们在国内时更多关注英语教学,且国内大多数学生缺乏为出国或到国内的外企工作而努力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另外,国内各高校的英语教材统一、考试方式单一、班级成员年龄、水平、背景等结构相对整齐,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在国内工作的挑战性并没有那么凸显。其次,虽然大学英语教师具有用英语和老外交流的能力,但由于之前并没有汉语教学的经历,他们需要尽快做好角色和身份调整、重新审视自己的母语,想法设法把汉语言知识传授给外国人。第三,大学英语教师在国外教授汉语时,除了需要具备汉语语言教学能力,还需要在教学中满足汉语水平不同、学习目的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
三 赴外教汉语对大学英语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
(一)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搭建的平台
首先,在备考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举办的选拔考试阶段,大学英语教师可以迅速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储备。他们需要系统学习有关跨文化交际、中华文化、汉语言等知识,不仅包括中国历史、地理、美术、建筑、风俗等相关知识,还包括当前国际形势、国家经济、政治、战略等相关信息。他们还需要涉猎有关中医、武术、中国古代各学派哲学思想等在内的国学知识。他们在补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从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文明,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他们还需要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以学习者和教学者的双重身份补习汉语的语言规则、语法表述等知识,甚至还要修炼用英语去解释汉语词汇、句法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更加深入理解英语和汉语的差异、提高语言学认知能力。
其次,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为通过初试的教师提供岗前培训的机会:内容包括来自国家外交部、北京语言大学及其它顶尖高校各相关领域专家们的精彩演讲、包括拥有海外汉语教学经历的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和优秀教师的经验传授;受训教师还要亲身参加对外汉语模拟课堂教学、学习包括太极拳、剪纸、国画、书法、茶艺、中华美食等才艺。在培训期间,大学英语教师也会结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这些人虽然学科背景不尽相同,但都有志于投身海外汉语教学、有志于传播中国文化,这些在学习和交流中凝成一个团结向上的教师群体。
(二)海外教学工作提供的舞台
在岗前培训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会根据通过上岗考试教师的实际情况分派他们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很多大学英语教师会因为自身的优势而被公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校工作,在这样的工作环境,大学英语教师势必会受到浓厚文化土壤的滋养而快速成长。
在海外工作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对任何人都是一个开启全新生活的重大转折,虽然会有文化冲击带来的心理压力,但也会因此激发一个人独立面对新世界的创新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异国他乡教授自己国家的语言、传播自己国家的文化,需要善于抓住不同人种之间的共通性,了解不同学生的汉语基础、学习目的和个性爱好,从而进行因材施教:有些学生是政府官员,为了促进他们国家和中国政府之间的有效合作,他们不仅需要学习汉语,还想在课堂上多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了解中国的风俗传统、人文地理等;有些学生是即将被派往中国的跨国公司高管,他们即将和中国员工共事,除了要学习日常的汉语口语和商务汉语,还要学习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工作作风等;有些学生学习汉语是因为他们所在的公司或他们自己在从事和中国有关的进出口贸易;有些人学汉语是因为他们对诸如中国武术、中医、书法、美食等有浓厚的兴趣;有些人是即将到中国留学的在校大学生;有些人是在国外出生、长大的华裔或拥有部分华人血统的孩子。学生的出身背景和学习目的千差万别,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认真对待各行各业的学习者,课前和课后花费大量时间充电,在尽量满足学习者需求过程中促使自身快速成长。
四 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方面,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为他们搭建平台,另一方面,国外教汉语的工作为他们提供快速成长的舞台。这些教师完成任务回国后,有些人回到所在高校教留学生汉语,有些回到大学英语教学岗位。不论在哪个岗位,回国后的他们都完成了一次蜕变,具有更宽的国际视野、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更高的语言认知能力,他们会影响身边的同事从而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他们会激发学生更多关注国际形势和国家发展,引导学生涉猎更多的学科领域,把国外获得的第一手见识传递给学生,服从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5]。
参考文献
[1]王琦.2005~2017年孔子学院研究的关键话题及学科跨度—基于Cite Space可视化图谱的分析[J].语言战略研究,2018(6):42-55.
[2]前所未有的“汉语热”[EB/OL].[2017-10-28].http://news.gmw.cn/2017-10/28/content_26629387.htm.
[3]教育部:2017年来华留学人数近50万,88%为自费生[EB/OL].[2018-3-30].http://cn.chinadaily.com.cn/2018-03/30/content_35947811.htm.
[4]筑心灵高铁搭人文之桥——孔子学院海外发展落地生根[EB/OL].[2018-12-28].http://ydyl.china.com.cn/2018-12/28/content_74320971.htm.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729].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