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网络的原住民,了解和研究他们在网络的使用状况对于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意义重大,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网络使用频率普遍较高;娱乐消遣、社交和学习欲望强烈;对网络影响的认识比较理性和客观;认为网络对大学生的三观和思政的影响认识比较清楚;对高校的网络思政比较关注和期望较高等特点,这些对我们改进高校思政工作有很好的借鉴:认真研究和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高校网络思政的方式方法和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议
本文引用格式:许敏武.当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以武汉某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30):233-234.
一武汉某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
(一)研究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现状,包括年龄结构、上网的时间、上网的用途、主要的网络平台,对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满意程度等,以此为依据,分析如何有效完善和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研究方法
我们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结构式访谈法,我们从武汉轻工大学2019年在校本科生中一共发放了900份问卷,回收问卷为860份,回收率95.56%,有效问卷856份,有效率99.53%。同时我们对23名本科生进行了结构化访谈。
(三)研究问题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大学生网络使用平台和频率;
2.大学生网络使用的主要用途;
3.大学生对网络影响的基本态度和判断;
4.大学生对网络影响三观和思想政治状态的认同度;
5.大学生对高校网络思政的关注和了解情况。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当代大学生网络使用频率普遍较高
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一个问题,“您每天在网络上使用的时间是多久”,这里面的网络使用包括手机、电脑等其他形式,调查结果表明:大于六小时的比例占到了38.32%,填写4-6小时的比例占到了32.24%,超过4小时包括4小时在内的占到了70.56%,这与实际大学生的日常状况相吻合的,我们没有特别对比年龄、学科专业、性别在其中的差异程度,而且当代大学生最主要使用的网络平台是qq(62.15%)、微信(49.53%)、APP客户(42.99%)。这表明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日常行为方式。
2.大学生上网倾向于娱乐消遣、社交、信息咨询和学习
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您使用网络的主要用途是什么?(按重要程度选4项)”和“您使用微信、微博的主要用途是什么?(限选3项)”,这两个问题有交集,结果显示:大学生上网主要用途排在前面四项的分别是:娱乐消遣(93.46%)、社会交往(86.45%)、获取资讯、新闻和了解时事政策等(71.03%)、学习(67.29%),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思考,选择“网络购物和商务交易”的比重也占到了56.54%,而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用途排在前面的三项分别是:进行人际交流和沟通(78.5%)、了解信息和咨询(68.69%)、进行娱乐和消(58.88%),这两者基本吻合。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娱乐、社交、咨询和学习的需求非常大,这也符合青春期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3.大学生对网络的影响认识比较理性和客观
在问卷中,“您觉得网络使用对个人的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程度是?”,认为“正面积极影响多”的占到了42.99%,认为“正面和负面影响一样多”的占到了31.31%,而认为“负面消极影响多”的只占到了15.89%,在问到网络的负面影响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网络游戏使学生荒废了时间和学业”(82.24%)、“错误的信息对大学生三观产生不良的影响”(63.08%)、“负面信息会误导大学生走入歧途”(49.07%)。这表明相对中小学和前几年社会上对网络的片面看法和意见,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影响显得相对理性和客观,大多数大学生认可网络的积极作用,而且对网络游戏和三观误导这些网络的负面影响也能够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和了解。
4.大学生对网络对思想政治和三观的影响认识比较清楚
在问卷中,填写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中,选择“走入歧途”的占到了49.07%,选择“错误的信息对大学生三观产生不良的影响”的占到了63.08%;同时,我们设计了一个问题,“您认为网络对大学生的政治观念、道德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三观等的影响程度是?”,选择“非常影响”“比较影响”分别是19.16%、51.4%,两者累计总和达到了70.56%,这说明大学生对网络对思政的影响认识比较清楚,认为网络对三观的影响很重要。
5.大学生对高校的网络思政比较关注和期望比较高
关于大学生对高校网络思政的关注和期望,我们一共设计了五个问题来了解这个情况,第一个问题,“您认为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如何?”,排在前三位的,“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重要”分别占到了35.05%、43.46%、16.82%;第二个问题“您是否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类的主题网站或新媒体平台”,选择“比较关注”和“经常关注”的比重一共占到了38.78%;而在问到大学生对思政主题网站和新媒体平台的关注度的频率时,选择“每周2-3次”的占到了23.36%、“每月3-4次的占到了“38.79%”,这两者合计的比重达到了62.15%;关注所在高校的官方微信微博的比重从“一般关注”“比较关注”“非常关注”的比重分别占到了38.79%、24.77%、7.01%。
此外,大学生对思政主题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排在前四位的是,“说教味过于浓厚”53.74%、“理论书本化太浓”52.34%、“缺乏趣味性”46.26%、“实用性不强”43.93%。
在和23名大学生的结构性访谈中,有近一半的学生提到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新思想新战略新想法,多从社会实际问题出发,丰富教育形式,增加趣味性,加强宣传和教育,多听听学生的意见等。综合而言,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对高校的网络思政比较关注,期望很高,要创新网络思政的方式方法和内容,提高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 对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一)认真研究和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目前的大学生多为90后、00后,他们的网络行为和特征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同时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手段也要与时俱进,结合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内容,有意识地去影响和引导他们。
(二)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发挥网络和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00后、90后的网络行为特征,比如说针对大学生的娱乐社交和时政热点需求,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针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新媒体的频率较高,我们争取建设好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这些平台和工具;针对网络对大学生思政的影响,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有计划地宣传一些正能量积极的信息等。
(三)创新高校网络思政的方式方法和内容
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同时新的方式方法也层出不穷,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年轻化、接受事物比较快,三观处在未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因此这需要我们从阵地、从业者素质、内容、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比如说,改变传统的说教理论化的宣传方式,增加一些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内容,增加一些互动性。
参考文献
[1]吴宇,徐智.“微博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互动模式构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06):121-123.
[2]杨德东,杨雪松.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J].高等农业教育,2013(06):11-13.
[3]王晓霞.当代大学生网络运用状况的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8(02):106-111.
[4]冯莎.高校新媒体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2):57-58.
[5]黄静.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11):75-79.
[6]曹文波.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3(26):64-65.
[7]董国强,李启超,薛原.基于高校新媒体矩阵平台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以N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39):169-1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