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生偶像崇拜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3 16:10: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大学生偶像崇拜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偶像崇拜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关键词:偶像崇拜;学习动机;大学生学习心理

本文引用格式:樊维.大学生偶像崇拜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J].教育现代化,2019,6(34):190-192.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交流速度越来越快,能够接触到自己偶像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偶像崇拜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大学生带来些什么,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虽然大学生对偶像崇拜更趋于理性[1],但是通过偶像崇拜,可以使大学生学习到偶像身上所具备的品质,正如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是个体通过观察认同对象的行为,然后对他们进行模仿[2]。在这里,可以将偶像重拍和榜样学习联系起来,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这两种行为具有较大的相似性[3],偶像崇拜和榜样学习的共同之处在于对偶像或榜样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其中包含了对崇拜对象的心理认同、行为模仿和情感依恋三个要素。所不同的是,这一社会学习和依恋可因青少年对其所崇拜对象的社会认知的取向不同,而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以人物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另一种是以特质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3]。偶像崇拜的心理作用主要包含有投射作用、认同作用和补偿作用。“投射作用”也就是个体会把自己的需要、主观体验、感情和特性等强加到偶像的身上;“认同作用”是指个体相对客观地认识偶像,能够接受偶像作为客体与自己不同的特性,并且会对崇拜的偶像进行模仿和学习;“补偿作用”指的是个体通过对崇拜的偶像来获得自我感受和与人交往的满足[4]。社会学习理论则强调模仿和榜样学习对帮助人们获得适当社会技巧的重要性。社会学习理论则强调模仿和榜样学习对帮助人们获得适当社会技巧的重要性,比如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学生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可提高学习效应[5]。

\

 
        学习动机是动机在学习上的表现,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6]。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学习动机是指学习偶像身上的良好或者恶劣的品质。根据以往研究结果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成倒U形,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因学习任务的难易而变化。在一定范围之内,动机作用的增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特别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范围课题时,此效应尤为明显;动机作用处于适宜强度时,学习效率最佳;动机作用的强度超过一定界限时,学习效率会下降[7],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关系密切,但大部分学习动机方面的研究都与学习成绩有关,所以此次研究以了解向偶像学习身上的品质方面的学习动机。因为动机相当于动机行为化,代表和反映了大学生个人行为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复杂机制的表现,这些因素决定了具体行为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方向[8]。所以可以通过心理测量的方式将内化的东西从其行为表现中去发掘。

        在当代大学生中,偶像崇拜现象普遍。大学生对偶像崇拜的选择具有自主性,且反应出了其内心深处的需求。偶像崇拜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对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及价值观的树立都有重要影响。偶像崇拜可以提供心理依赖和情感寄托,那么偶像崇拜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之间是否有关系呢?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本文意在探讨偶像崇拜与大学生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偶像崇拜行为,合理地提高其学习动机。

         此外现在网络的发展极其迅速,只要拿出手机,就可以对自己的偶像搜索一番,并且现如今负面新闻不再是被藏起来的部分,它也会被迅速传播,那对于那些本来崇拜的偶像,后又因为丑闻被曝光,人们发现自己的偶像是一个拥有某一恶劣品质的人,他会去学习吗?从而通过对某些明星的严格管控、筛选,使这种危害最小化。

一 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选取西北民族大学生108人,发放108份,回收100份,回收率92.6%。其中男生45人(45%),女生55人(55%)。大一23人(23%),大二56人(56%),大三17人(17%),大四4人(4%),城市24人(24%),城镇17人(17%),农村59人(59%)。被试年龄平均在18-20之间。

(二)问卷

1.大学生偶像崇拜问卷


        该问卷采用Mc Cutcheon等人编制、彭文波等人(2008)根据中国被试情况修改的的中文修订版,分为娱乐社会维度、情感投射维度、完全认同维度、关系幻想维度和病理边缘维度。总问卷及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95-0.969之间,整个问卷的信度较好。本研究采用重新编制修改后的偶像崇拜量表,删除了病理边缘维度,增加了支持维度,重新修订后的总问卷的克龙巴赫α系数为0.792;其中,关系幻想维度的克龙巴赫α系数为0.662;娱乐社交维度的克龙巴赫α系数为0.875;完全认同维度的克龙巴赫α系数为0.817;支持维度的克龙巴赫α系数为0.603。

2.大学生学业动机问卷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的动机成分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杨渝川等人[9]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求知进取、集体取向、物质追求、害怕失败、个人成就及他人取向六个因素。问卷由34道题目组成,采用5点计分,研究结果表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全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9003,各份问卷的信度系数在0.7719—0.8389之间。

(三)统计

        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0.05表示统计学上显著。做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分析。

二 结果

(一)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根据评分标准,将被试的选择进行转化后对得分进行统计,大学生偶像崇拜和学习动机各维度的项目平均分见下表1。


\


(二)大学生偶像崇拜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大学生偶像崇拜各维度的得分在性别、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关系幻想维度、娱乐社交维度和支持维度中,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大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完全赞同维度中,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大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


(三)大学生学习动机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大学生学习动机各维度的得分在性别、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求知兴趣维度中,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大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能力追求维度中,男性得分显著低于女性,大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声誉获取维度中,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大一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学生,在利他取向中,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大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


(四)学习动机、偶像崇拜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采用数据统计法分析学习动机、偶像崇拜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个因子各维度之间呈现正相关(表4)。

\


         从上表可见,学习动机、偶像崇拜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幻想与求职兴趣、声誉获取、利他取向重度相关,与能力追求轻度相关;娱乐社交与求职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重度相关,与声誉获取中度相关;完全认同与声誉获取中度相关,其他不相关;支持维度与利他维度重度相关,与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中度相关。

三 讨论

         本研究发现,偶像崇拜与大学生学习动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具体到各因子,关系幻想与求职兴趣、声誉获取、利他取向重度相关,与能力追求轻度相关;娱乐社交与求职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重度相关,与声誉获取中度相关;完全认同与声誉获取中度相关,其他不相关;支持维度与利他维度重度相关,与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中度相关;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利他取向、关系幻想、娱乐社交、支持维度重度相关,与完全认同重度相关,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与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利他取向、关系幻想、完全认同重度相关,与娱乐社交中度相关,与支持维度轻度相关。

         大学生有偶像时(积极方面的形象)往往会有向自己偶像学习的倾向,从而影响学习动机。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偶像崇拜与学习动机之间关系密切。可以认为大学生偶像崇拜对学习动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由此,我国广电局要为大学生筛选出积极形象的公众人物,不让消极形象的公众人物成为社会的焦点,被大学生所崇拜,从而导致不良影响。

四 结论

         大学生偶像崇拜与学习动机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关系幻想与求职兴趣、声誉获取、利他取向重度相关,与能力追求轻度相关;娱乐社交与求职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重度相关,与声誉获取中度相关;完全认同与声誉获取中度相关,其他不相关;支持维度与利他维度重度相关,与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中度相关;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利他取向、关系幻想、娱乐社交、支持维度重度相关,与完全认同重度相关,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与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利他取向、关系幻想、完全认同重度相关,与娱乐社交中度相关,与支持维度轻度相关。

参考文献

[1]黄时华,邱鸿钟.大学生的榜样偶像崇拜与专业学习的动机激发[J].社会心理科学,2006(05):50-53.
[2]阿伯特•班杜拉.社会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22.
[3]岳晓东.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J].青年研究,1999(07):2-10.
[4]岳晓东.我是你的粉丝——透视青少年偶像崇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50-155.
[5]金歆越,周厚余.论教师根据学生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教育现代化,2018,5(25):144-145.
[6]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36.
[7]刘孝群,耿德英.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2):75-77.
[8]P.К.马林那乌斯克斯.不同阶段大学生的学习动机[J].国外社会科学,2006(06):100-101.
[9]杨渝川,王卫红,张庆林.中国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结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2):67-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6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