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3 11:34: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对本科院校来说,学生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后,一部分学生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另一部分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如何为有考研需求的高年级学生提供辅导与帮助,提升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数学科目成绩,提高学校研究生的升学率,这是我们这些新办本科院校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数学;数学建模;考试大纲

本文引用格式:董彪,胡继万.《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例[J].教育现化,2019,6(29):154-155.

        《高等数学》是理、工、农、医、经济、管理等学科门类的大学低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公共课程[1]。通过高等数学的教育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抽象能力、运算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方法,为有考研需求的高年级学生提供辅导与帮助,提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数学科目成绩,提高学校研究生的升学率。

一 2018年考试《数学》大纲的基本情况

         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数学》总分均为150分,其中填空题8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9道,总共23道题。报考的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不一样,各个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也有所不同,具体分为《数学1》、《数学2》、《数学3》三种,《数学1》的要求最高,《数学2》的要求次之,《数学3》的要求最低[1]。《数学1》、《数学3》分别规定,内容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部分,以高等数学为主。其中《高等数学》部分,有13道题,约占总分的56%;《线性代数》部分,有5道题,约占总分的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有5道题,约占总分的22%[1]。《数学2》规定,内容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两部分,以高等数学为主。《高等数学》部分,有18道题,约占总分的78%;《线性代数》部分,有5道题,约占总分的22%[1]。我们学校可能涉及的本科专业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科学、化学、地理科学、财务会计教育等。

\

 
二 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

(一)非数学专业2018级开设与数学相关课程的情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的数学课程有《高等数学》10个学分,《线性代数》3个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个学分。生物科学专业为《高等数学》8个学分。化学专业为有《高等数学》8个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个学分。地理科学专业为《高等数学》8个学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高等数学》8个学分,《工程数学》6个学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高等数学》8个学分,《工程数学》6个学分。财务会计教育专业为《经济数学》6个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个学分。从以上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情况来看,各个学院针对本专业的具体实际,本着以“学生为本、服务大众、专业够用”的原则,所开设的数学课程、学分等是不一样的。这种课程设计是合理的,无可厚非。但是,对于立志深造,有考研需求的同学来说,其所学的数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二)学生的实际情况

         2015年,我们学校在原师范专科的基础之上升格为师范本科,本科办学的经历不长,又地处民族地区,生源优质生源不多,在同类院校中招生调档线是较低的。学生入学时来源渠道较多,层次复杂,有预科直升考生、有普通高考考生、有中等职业学校考生、还有本校专科升本科考生等,基础参差不齐,相对较薄弱,水平有限。经过我们的调查,认为《高等数学》较难的占68.75%,在《高等数学》课堂上能听懂的只占38.3%,学习《高等数学》是为了期末考试的为37.5%。因此,很多同学入校后的愿望就是顺利毕业,没有过多的追求,更不用说考硕士研究生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高等数学》感兴趣的同学占21.75%,还有11.2%的同学有考研的想法和愿望。因此,如何让这些同学保持对高等数学的热情,学好与《高等数学》有关的数学课程,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三 解决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我校本科专业的不断增加,需要开设《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数学课程的专业越来越多,就现有的师资力量,已不足以胜任教学工作,因此,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加大引进数学专业的人才力度,提高教师的待遇,解决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后顾之忧,进一步稳定现有的教师队伍。在每年10-12月份,组织相关人员在其他高校去做引进教师的宣传动员工作,以待遇、情感等多种方式吸引优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来我们学校工作。大力倡导和鼓励行政、教辅、辅导员等部门中与数学有关的专业的老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采用外出专业进修学习、学历提升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非数学专业的数学相关课程教学的有效管理

         建立高等数学教研室,全面负责全校公共数学的日常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全面提高我们学校在每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数学成绩。对于非数学专业的数学相关课程教学中,涉及到的教材、考试、学分、课时、成绩评价、选课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统筹协调加以解决。根据所教专业的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研究生考试大纲的要求,对于未开设的数学课程,各位任课教师应该个学生介绍相应的教材及参考文献,利用微信、电话、QQ等方式,对有考研需求的同学提供必要的帮助。具体为担任生物科学、地理科学专业等的教师为推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的教材及参考文献;担任化学专业等的教师为推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的教材及参考文献;担任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的教师为推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的教材及参考文献;担任财务会计教育等专业的教师为推荐《线性代数》等课程的教材及参考文献。

(三)加强教材的选择、建设及考研资料的编写

        教研室认真把握、指导《高等数学》教材的选择与建设,参考文献的罗列等工作。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各个专业对数学的特殊要求,选择适合相应专业学生的、简洁易懂的好教材,同时可以推荐一些好的参考资料给学生。针对部分有考研需要的学生,积极组织教师编写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相关数学复习资料和习题集,并开设响应的考研课程。

(四)进一步加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1.进一步加强以高等数学的教育教学研究。牢固树立先进的数学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进一步加强以高等数学的教育教学研究,以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实践的教学改革思路,激励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2]。

       2.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对于学生在高中未学或学习不够深入的内容,要进行适当的补充,对教学进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增加课时量;对学生在高中数学中已经学过的内容,可进行适当的精简[3]。在例题的选择上,适当的选一点难度不大的研究生考试真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对研究生考试的敬畏心理,让更多学生有勇气考研,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好转。

        3.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美国科学院院士格林教授指出:“时代需要数学,数学需要应用,应用需要建立模型。”这充分说明了在现代社会中数学建模的重要性。高等数学的很多基础理论是可以和实际应用结合,但目前高等数学的教材中很少涉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在课堂上如果只介绍一些简单应用(如讲导数时,将导数应用到加速度、边际函数;讲积分时,将定积分应用到面积、体积的计算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应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掌握和实践所学数学的概念和理论。

         4.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色彩对比鲜明,动画设置合理,函数图形的演示直观,信息涵盖量大,编排自由,可以大大节省数学课的板书时间和教师的教学精力等特点,既能吸引学生又能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5.教学中应加强习题课的教学。通过习题课的教学,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适当的布置一些历年的考研真题,破除部分学生考研的危难情绪,激发学生的考研热情。

        总之,大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改变旧观念,在教学中时刻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出发点,因材施教,使学生乐于学、主动学、会学习。

\

 
参考文献

[1]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考试大纲[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7.
[2]田春红.关于三本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14(17):135.
[3]杨梅.关于《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C].北京服装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年教研论文报告会,20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5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