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从“专业与创业一体”的视角出发,认真剖析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的问题入手,着重分析了基于“专业与创业一体”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元素,并探索基于“专业与创业一体”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内容与体系构建策略,以加强培养电子商务创业人才。
关键词:电子商务;创业;培养体系;构建
本文引用格式:冯灿钧.“专业与创业一体”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29):19-20.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环境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高校十分重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以满足电子商务对人才的需求。并且,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社会人才提供了创业机会,创业已经成为很多高校毕业生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十分重视创业人才培养,积极培养创业素养的电子商务人才。
一“专业与创业一体”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的背景
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产业经济深入融合为主线,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化配置要素资源的平台作用,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我国很多高校都充分认识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高校数量正在迅速增加,而具有广泛互联网属性的电子商务专业在创业教育中具有先天的优势[1]。首先,传统市场对于电子商务的接受程度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开始借助互联网以及天猫、京东等平台开展销售,大量专门从事电子商务运营的企业开始涌现,对于创业型的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其次,产业政策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号角,传统产业正不断深化与电子商务产教融合,相关制度不断完善,适应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等具有重要意义[2]。再次,电子商务的岗位与人才需求急剧增加。
二“专业与创业一体”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定位不清晰
有些学校在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清晰的创业教育定位,忽视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具体来讲,有些学校在教育电子商务教育过程中将创业作为就业教育的补充,没有开展全面的创业教育工作,只重视学生的就业,而忽视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创业教育课程不完善
高校电子商务创业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创业通识课程等。然而,很少有学校将创业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建设之中,创业教育课程不够完善。并且,很多学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教材比较滞后,教材内容不符合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难以适应创业发展的步伐。
(三)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不足
有些学校在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缺乏充足的创业教育实践,学生的创业机会和创业实践较少,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具体来讲,很多学校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基地不够完善,缺乏充足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没有机会在校外开展创业实践。
(四)师资力量薄弱
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需要高质量的教师,然而现阶段,很多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素质不高,师资力量薄弱,严重制约创业人才的培养[3]。具体来讲,很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较少,大多数教师仅仅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知识。
三“专业与创业一体”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构成元素
(一)创业教育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内容的重要组成元素,是高校根据创业教育需求而设置的课程。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学科课程主要包括创业启蒙课程、创业机会识别课程、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等等。具体来讲,创业启蒙主要对大学生宣传创业的相关知识,使大学生对创业者、创业、企业有一定的了解,让大学生能够了解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掌握创业内涵和创业的基本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机会识别课程是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创业的而开始,主要为学生讲解创业市场变化、提高学生的创业机会发现能力和把握能力。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主要包括科技管理、研发创新、控制激励等内容,使学生掌握企业管理方法,了解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知识。
(二)创业实训
创业实训是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创业学习平台、创业竞赛平台和创业训练平台。其中创业知识平台主要为学生提供创业相关知识,使学生通过知识平台能够了解创业内涵和创业基础内容。创业竞赛平台主要指高校举办的创业竞赛活动,通过创业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强化创业人才培养。创业训练平台主要指学校的模拟训练教室,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训和创业沙盘,使学生在创业训练中体会创业过程,学习创业知识。
(三)创业实践
创业实践是创业人才培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高校应积极组织创业实践教学,科研活动等,使学生在创业实践和科研中积累创业经验。另外,学校需要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资金支持、项目支持和科学指导,促进学生创业实践的开展。将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融入学生的创业,依托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平台,通过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建、创业参赛氛围的感染,并最终实现学生创业团队的成长。
四“专业与创业一体”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策略
(一)优化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需要积极优化人才培养目标,重视电子商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创业品质等的培养,将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技能、创业品质等作为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加强对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的科学指导。
(二)改进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是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通过电子商务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创业实践的教学活动,合理设置课程试验、社会调查、参观见习、技能竞赛、专业实训、项目实训、创业竞赛、创业课程实训、创业项目实践的教学内容,完成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如图1。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学校应积极加强电子商务创业指导教师建设。为此,学校应积极建立创业教育团队,组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和创业教育教师等开展创业教育研究,成立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团队。另一方面,解放教师创新思想。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应该结合专业建设,积极解放思想,以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为基础,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提升市场应变适应能力[4]。不仅要鼓励教师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突破口,通过不断地迭代微创新,形成以专业和课程为依托的特色创新人才,还要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挖掘企业潜在项目,主动承担服务项目,提高教师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完善创业人才培养途径
第一,增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业属性。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积极完善创业人才培养的途径,确保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内容的落实。为此,学校应积极运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化创业教育,突破传统电子商务教育的空间和时间限制,拓宽创新人才培养途径[5]。并且,学校应积极在电子商务专业活动中开展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活动相结合,增强创业教育的专业性。
第二,构建校园电子商务创业环境。校园是大学生创业孵化的理想环境,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大学生创业培训班等丰富多样的创业训练项目,践行电子商务创业。并且以专业课程为基础,不断的通过教师指导、团队磨合和反复修正,提高电子商务创业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正军,刘剑.基于陶瓷电商生态众创空间的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31):299-300.
[2]刘喻,卢晓春,陈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高教论坛,2017(7):109-112.
[3]任昌荣.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办公自动化,2016,21(18):44-46.
[4]吴强,梁维意.基于创业创新的海南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4).
[5]卫根超.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电子商务,2017(3):83-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