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制造工程训练可塑模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1 11:47: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通过对制造工程训练教学内容可塑模块化可行性及网络教学平台特点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构建制造工程训练可塑模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具体实施方案,从而强化了教学信息的收集存储,有效突破地域、时域和学习内容的限制,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实现了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这将是对制造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的一次重大创新,也必将推动高校制造工程训练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制造工程训练;可塑模块化;网络教学平台;个性化学习

本文引用格式:蔡小华.制造工程训练可塑模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7):167-169.

Research on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Training Modular Modular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CAI Xiao-hua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train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constructing a plastic engineering modularized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for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thus strengthening the collection and storage of teaching information,and effectively Break through the limits of the region,time domain and learning content to meet the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of students and maximize the use of teaching resources.This will be a major innovation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training and will also promote the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training.

Key words: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training;Plastic modularization;Online teaching platform;Personalized learning

一前言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国家正在实施“互联网+”、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支撑服务以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构筑先发优势,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战略制高点,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

        制造工程训练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为教学目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工科学生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课程内容包括机械制造通用基础知识,材料成形加工,金属切削加工,选进加工制造技术,以及创新项目训练。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先进的加工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制造工程训练的内容和内涵在不断丰富。

         如何有效突破地域、时域和学习内容的限制,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求欲望,充分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高效合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水平?我们认为,惟有在创新中寻找出路,在改革中谋求发展。因此,全面加快推进制造工程训练教学创新、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二 教学内容可塑模块化可行性分析

        随着先进制造工艺及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工程训练的内容和内涵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原有的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不能满足如今社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改变这种现状,将其教学内容可塑模块化很有必要。

         可塑教学模块包括: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其中实践教学包括基本项目训练和创意项目训练。基本项目训练(传统工艺和先进制造技术)分三步进行:

        1、基本知识训练;2、虚拟仿真训练;3、技能训练。创意项目训练分三步进行:1、提出创意;2、产品设计;3、产品制作。参加制造工程训练的学生分为三类:分别为160学时、64学时、32学时。160学时的学生参加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课程学习;64学时和32学时的学生参加实践教学课程学习。根据课时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组合,分成可塑教学模块。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课程学习内容,从而做到教学统一安排和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

三可塑模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

       信息技术对于高等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我们所构建的网络教学平台正是一种运用网络、多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互动的新型教学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教学平台越来越凸显其特点。
 
     1.突破时空限制,高效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极大满足了不同专业学生个性化学习;

    2.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3.实现教学资源利用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四 可塑模块化网络教学平台实施方案

        制造工程训练可塑模块化网络教学平台,包括接收后台录入的学生基本信息、课程信息和教学资源信息并存储;处理学生的选课信息,并匹配相应的教学资源信息。

       1.图1为制造工程训练可塑模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S101、接收后台录入的学生基本信息、课程信息和教学资源信息并存储;S102、处理学生的选课信息,并判断是否选课成功;S103、统计选课成功的学生;S104、根据统计结果,匹配相应的教学资源信息。


\
 
       2.图2为制造工程训练可塑模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数据录入单元101:用于接收后台录入的学生基本信息、课程信息和教学资源信息并存储;处理单元102:用于处理学生的选课信息,并判断是否选课成功;统计单元103:用于统计选课成功的学生,述统计单元103具体包括对同一时间、同一课程的学生人数统计,分专业进行统计;匹配单元104:根据统计结果,匹配相应的教学资源信息。


\


        3.图3为制造工程训练可塑模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数据录入单元101包括:第一录入单元1011:用于录入学生基本信息,具体包括学生的专业名称、考试成绩和已获学分;
第二录入单元1012:用于录入待学习的课程信息,具体包括课程学习时长、上课时间、课程介绍、课程学习模式和课程要求;第三录入单元1013:用于录入教学资源信息,具体包括与所述课程信息相匹配的教职人员的数量、实习场地、设备数量和可塑教学模块。


\


       4.图4为制造工程训练可塑模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处理单元102包括:第一判断单元1021:用于判断是否在选课时间内;第二判断单元1022:用于判断所选课程是否符合课程类别的要求;第三判断单元1023:用于判断所选课程是否符合课程要求;发送单元1024:将学生选课成功的信息发送至终端并显示。

\
 

         5.图5为制造工程训练可塑模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还包括:保存单元105:用于保存学生选课成功的记录;修改单元106:用于修改所选课程。

        6.图6为制造工程训练可塑模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还包括:登录响应单元107:响应于学生的登录请求,获取该学生的基本信息。


\


五 结语

        教学内容可塑模块化,可以满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自主选择课程学习内容。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了一个集教学管理、教学服务、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培养于一体的高效教学平台,学生可以不限场所、时间多次学习,极大方便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制造工程训练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资源利用率。构建制造工程训练可塑模块化网络教学平台,是对制造工程训练原有的教学体系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创新,为培养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及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付水根.关于工程训练基地建设的若干思考和实践[J].金工研究,2002(1):1-5.
[2]李刚.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创新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23):137-139.
[3]缪宪文.国内外高校工程训练现状及发展途径[J].安徽建筑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5(6):45-48.
[4]丁政.多模块开放工程训练体系探讨[J].高教论坛,2008(3):105-107.
[5]肖军.创建现代工程训练中心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5):194-196.
[6]成虹.转变金工实习实验观念建立大工程训练意识[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9):41-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46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