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国家“一带一路”重要发展规划下,以物流为导向,培养对接国际化、高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任务十分紧迫。然而虽当前企业普遍出现了巨大的物流人才缺口,其经营管理发展对于高端物流人才求贤若渴,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问题。针对当前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就业难问题,迎合时代经济发展背景下,对于双创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创新探索,以提升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为企业输送匹配物流岗位发展的技能型、对接国际化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
关键词:双创;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付宏华等.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28):90-92.
在今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了:“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的级版,要进一步巩固当前快速发展的创新创业新业态、新模式,同时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从而使创业创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蔚然成风。”近年来“双创”极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在改善民生、扩大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转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双创”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众多高校纷纷以“双创”为核心,展开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以为国家经济增长和转型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一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中国经济在持续增长的形势下,物流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有关权威数据统计显示,未来中国物流行业将仍保持着20%的年增长趋势。且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的需求,物流行业将会保持更活跃的表现,然而物流行业的快速增长,使得其专业人才缺乏问题越来越突出。物流行业人才需求激增的情势下,各大高校积极投入建设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以为物流行业发展输送专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2018年10月在宁波召开的《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上,对近年来各大高校的物流专业教学成果进行了总结,并从参与评审的266项物流专业教学成果中,评选出了优秀的物流专业教学申报成果奖。另外,这次研讨会还就物流专业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特色办学、产教融合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学习,以推动专业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近年来,各大高校在培养专业物流人才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然而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专业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与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矛盾重重,难以真正发挥人才对于驱动物流行业发展的最大效用。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落后,与当前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无法弥补当前物流行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缺口。
二 双创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困境
(一)实践教学与物流双创能力认知不足
结合当前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来看,大多高校并未深切的认识到“双创”与物流实践教学的关联,尤其是忽视了双创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少数高校虽然构建了相应的双创能力培养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然而在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的时候,往往只是被动的按照双创号召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对于推进双创能力培养进程效果甚微。另外,在真正地教学落实环节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充分重视双创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导致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无法真正有效开展。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双创能力培养与教学的融合关注度不高,他们更多地倾向扩大人才培养规模,而不是核心人才的培养工作。由此可见,对于双创能力培养与物流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学校宣传不到位,教师教学不上心,学生学习不主动,都致使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陷入极其尴尬的局面。甚至一些高校认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作用不大,片面关注理论课堂教学,学生对于实践教学参与程度不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化
近年来,在“万众创业、人人创新”的新势态下,各大高校纷纷进行教学改革工作,以为国家经济增长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就物流管理专业而言,作为现代经济新的增长点,高校高度关注未来物流行业的发展,纷纷尝试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工作。然而就具体落实调查情况分析,大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仍停留在计划阶段,没有真正将其付诸实践教学工作。还有一些高校虽然开展了关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计划,并没有将双创理论与实践教学真正融合,且受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专业教师队伍缺乏,教学条件资源不足,都严重限制了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开展。另外,一些与高校建立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合作计划的企业,担心泄露企业的商业信息,不会将物流实习学生参与核心的物流运作中,也就无法让学生真正学到物流技能,导致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完全形式化,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人才培养作用。
(三)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监管体系缺失
目前,各个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不系统,各个环节的工作受限于外部环境和学校资源,各有侧重,导致其教学效果反应也大不同。其中,国内各大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虽然设置了相应的教学评价,来衡量其专业实践教学的成果。但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却缺乏配套的教学监管体系,无法对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予以相应的评价,以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改进。由此可见,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监管体系缺失,导致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不完善,无法切实将双创能力培养计划落到具体的教学中,也就无法构建完善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三 基于双创能力培养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路径
(一)将双创能力培养理念引入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学理念对于培养专业物流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且与双创能力培养环节中的重要内容,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基于双创能力培养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首先应以教学理念为切入点,将“双创能力培养”融入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理念中,从思想层面上实现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双创型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其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将“双创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纳入其专业课程中,将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双创能力培养内容结合,促使学生在专业教学中全面实现能力的成长。最后,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联动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学校教学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校外教学以讲创业指导为主,通过不断的实践获得专业技能的提升。
(二)建设以“创新创业孵化”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平台
基于双创能力培养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想实现持续高效的教学效果,必须积极投入打造以“创新创业孵化”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有效的课程教学载体,以“双创能力培养”与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真正融合,从而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一方面,双创能力培养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适当的增加专业课程的创新性,科学设置物流专业实践操作环节,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将知识和技能真正结合运用。另一方面,双创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还是将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与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双创能力培养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以“创新创业孵化”为依托,展开具体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以切实提升学生的物流管理技能。
(三)构建完善的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监控体系
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来说,要想真正地提升其实践教学水平,关键的是要强化其专业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应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特点,迎合双创能力培养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专业教学体系,最大程度上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应注意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监控体系,以弥补当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监管不足的局面,进一步强化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建设工作,应注意监控内容的合理性,如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对其具体的实训内容进行监管,使其符合当前的物流行业人才需求。另外,在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监控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实践课堂中学生实操训练的监控,以保证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能够满足学生未来创业、就业发展需求将。
参考文献
[1]孙婷,张雪,王明月,谢明.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研究——以“网络营销”课程立体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为例[J].中国市场,2018(34):181-182.
[2]郭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有效实践教学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8(30):179.
[3]翟晓松.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基础[J].北方经贸,2018(8):143-144.
[4]吴婷.“双创”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J].物流科技,2017,40(6):152-154+1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