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人们获得语言最重要和有效的途径除了阅读,就是在与人的对话互动中实现。对话是语言使用最原始、最自然、最基本的方式,对话的情景也就是我们常指的“语境”(context)。如何在对外汉语的精读课堂上通过课本的内容,设置自然的对话语境,让外国留学生能在课堂上既学到文字系统知识,又能及时通过实际的交际语境使词汇得到运用,提高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本文的研究问题。
关键词:语境;语境教学;对外汉语精读课堂;有效性
本文引用格式:李健淑,等.语境教学——提高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现代化,2019,6(25):166-168.
一 理论背景
(一)语境的概念
“语境”(context),即语言及环境,是语言研究的一个基本概念,即指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以及所有符号对参与者产生的影响。我国语言学家胡壮麟先生将语境分为三类: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语言语境即上、下文(语篇内部)语境,情景语境即语篇产生时的环境,文化语境即作者所在的语言社会团体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1]。
(二)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
语言是动态的,语言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Diane Larsen-Freeman(2015)[2]在“Language Teaching”上发表了文章提出“二语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这术语建议改为“二语语言发展(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简称SLD)”,对此她提出了12个理由。其中主要的观点有3个:1.语言的创造性。SLD这个术语表达的含义是语言学习和使用没有终点(endpoint),而SLA有终点。因为语言每一次被使用的时候都会被创造出新的句型,语言犹如流水般,不是静态的。2.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learner’s agency)。SLA涵盖的含义是语言的获得,而SLD注重学习者,把学习者放在整个语言学习的发展过程当中。3.语言是在参与中习得。所以,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和使用中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语言是发展的。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系统地教学语言知识的同时,时刻为学生提供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语境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三)王初明先生的“补缺假设”等构想
国内二语习得著名学者王初明先生提出的“补缺假设”构想(王初明,2003)[3]给我们的语言教学很多的启示和有力的理论支撑。假设中提出语言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正确流利使用的前提。因此,提高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之一是:拓展课本知识,以原有课本为基础,尽可能多地创造恰当对话语境。
互动协同,协同效应(王初明,2010)[5]指出:人是一个动态系统,学习语言也是动态的。协同使得对话成为高效的语言习得方式。对话中语言结构的协同导致词语重复使用,重复率远比笔语中高,使语言理解、习得和使用变得相对容易对话双方相互协调,交互启发,默契配合,自动对焦,无意识地不断构建相互趋同的情境模式,从而相互理解话语意思。这种说话者因互动而产生的大脑认知状态契合就是协同。协同能够促进话语理解,确保对话顺畅进行。
因此,提高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之二是:积极创造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提高课内知识,尤其是语言点的重复率。王初明教授(王初明,2014)[6]提出学习者的内生表达动力。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强调学习者自主创造内容引导外语学习的重要性,语言则需要在丰富的语境中通过互动去模仿,以此强化语言输出与语言理解的结合,增大语言学过能用的几率。
在“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王初明2007)[4]中王先生提出:在诸多教学法中,交际法强调从信息交流的角度去促进语言结构的掌握,激发学习者表达思想的欲望,在相互磨合意思的基础上促进语言的使用。此法运用得当,有助于克服情感障碍,对克服母语干扰也有一定的帮助,但需配有语言操练和发音训练去改善语言使用的准确性。交际教学法是在学中用,用中学,用中完善。因此,提高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之三是:设置情境让学生创造语言。
二 国内外学者有关语境的研究
国内学者在语境教学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主要有将其运用于对外汉语的教学,如:学者王倩提出语境教学法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最有效的方法;还有将其运用于中小学汉语教学,如学者刘昀(2006)[10]研究语境教学与思维开发,学者赖允燮(2017)[11“]基于有效语境,引导词汇学习”。比较多的学者把语境教学运用于具体地词汇教学当中,还有学者孔凡成,在他的书籍《语境教学研究》中对语境教学的方法、规则等做了详细的表述。国外TESOL Journal杂志,学者Zheng Lin(2016[14])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把学习者的主动性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上,使学习者在语境模型引导下进行实操练习时,起到前摄的作用;个很有名的人物,但他却成了上海的城隍,一座城市的保护神,实在是他的造化。”下面是课堂录音:T:在这两段话里,有没有觉得它写得好的句子?比如说,一座城市,总要有这样一个地方,在无意中保留下童年的乐园。无意中,也就是你不是刻意的,专门用心的,对吧?无意中就留下了童年的美好回忆,就像乐园一样。你们家乡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你回到家乡后第一时间最想去的地方,有没有?或者最想去吃的?小时候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S1(菜穗,日本留学生):(想了想后说)外婆家。T:吖,对了,外婆家。最喜欢吃外婆家做的东西,对不对?所以,这就说在无意中保留下童年的乐园。你会觉得:啊,去婆家最好,就像乐园一样。祖民(S2,印尼留学生),你有没有,有没有在无意中保留下童年乐园的地方?S2:没有。S1:没人情味。T:吖,很好,没有人情味。菜穗(S1)讲得好。S2:童年的回忆,没有啦,现在没有啦,盖成新的东西。小时候经常爬(加上肢体动作,表示在爬树),国外学者Jason Schneide(r2018)[12]从行动研究出发,现在没有啦。
研究社区服务真实的交际语境;Emma Dafouz(2018)[13]研究以英语为媒介的口语互动教育(EMI),国外学者的研究是在广泛的新的语境下把学习者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上进行的语境教学研究。
本研究也和国内很多学者一样把语境教学用于对外汉语词汇掌握和运用,但笔者更从语言的动态,语言的发展,语言的互动协同的角度出发来设计课堂语境,使课堂语境教学更加生动、具体、有效。
三 有效课堂的语境设计
最佳外语学习语境是在语境中与本族语人互动(王初明,2007)[7]。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就是二语习得的课堂,教师使用的教学语言就是本族语语言。笔者在设计教学的时候首先遵循语境教学的五个原则:真实性,典型性,适度性,即时性和整体性[8];再之,引入与外语学习语境有关的变量:人际互动、语层互动、直接语境、间接语境、真实语境、互动量等关键概念[7]。笔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语境。
下面是以一堂对外汉语高级精读课为例。教学内容分为单词讲解,课文段落讲解,练习讲解,以及报纸阅读等。现在以“城隍庙——上海的襁褓”这一课为例来解剖我们的课堂。我们节选原文中的两段:
“一座城市,总要有这样一个地方,在无意中保留下童年的乐园。拉开中国古代人物的长卷,秦裕伯算不上是一T、S1、S2:哈哈哈T:建成大楼了,是吗?S2:是的,建成大楼了。T:那太可惜了。就是“发展的牺牲”(本课文中前面出现的词语),对吧?“牺牲”,知道吗?S1:知道。T:噢,知道。发展的牺牲。要发展,肯定会牺牲一些东西,所以,你儿时的回忆就被牺牲了。S2:一点点都没有。T、S1:嘻、嘻、嘻。S2:初中的时候开始发展,十年前,太可惜了。T:广州北京路的城隍庙有没有去过?就是北京路旁边中山四路的城隍庙,知道吗?广州人的保护神。城隍庙旁边有一个南粤王宫的遗址,有没有去过?S1、S2:没有去过。S2:没有去过城隍庙。(学生立马接受了新的满满的中国文化的词汇“城隍庙”)如上的课堂内容的语境教学就是既扣紧课文的内容,又拓展与他们故乡生活有关的内容,再进一步结合他们目前居住地广州的风土人情进行交流。把词汇与他们的生活生动具体地结合在一起。
四 同行的评价
“一走进李老师的课堂,就会发现李老师的课堂与传统的"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课堂模式截然不同。李老师和学生坐在一块,就如日常聊天一般,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而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对于促进学生的汉语习得是大有裨益的。李老师的讲课不仅富有条理,而且生动有趣。李老师每节课都会把语言知识点由易到难地教给学生,并且她的讲解是非常形象生动的。她会把词汇的运用以非常生动和日常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并能即时创造语境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同时,李老师真正做到了中国文化因素与汉语语言教学的结合。李老师在讲解课文时,除了讲解课文大意外,还会拓展很多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关于中国文化习俗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的。在拓展这些内容的时候,李老师总是将其当做一个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此外,李老师还会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看中国报纸,关注中国的新闻。这样的拓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总而言之,李老师的课堂是严谨细致而又幽默风趣的,很好地兼顾了教与学、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五学生的评价
“李老师的课,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好的中文精读课。老师是一个热情活跃的人。在课堂上,除了课本上学习的东西以外,她还会经常给我们讲解报纸里面的新闻,在课后老师也会在微信上分享有趣的文章和新闻给我们。有时候老师会用根据课本的内容来给我们做一些小活动,让我们发挥我们的想象力。
还有老师的课不是很像别的课一样,直线走的。差不多每次上课的时候,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因为老师也是一名学者,她经常会让我们提出意见。所以我觉得老师的课挺有收获的。就是抄生字不是很喜欢而已,回想起来我的手都麻醉了。”
六 结论
课堂上带来的满满幸福和开心意犹未尽,却不得不到了该给文章写个结论的时候。语境教学--合适恰当的对话使得学生和老师非常融洽,整个课堂充满着欢声笑语,学生们在开心笑声中学到知识。语境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完全实现了交际意图、互动协同、语境融入、语言的创造性使用以及语言理解与产出相结合等对话特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主体与这些特征结合在一起,互有联系,共同促进语言的发展,不断创造新的语言。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03):161-166+239.
[2]Diane Larsen-Freeman.Saying what we mean:making a case for“language acquisition”to become“language development””[J].Language Teaching,Volume48,Issue 04,October 2015:491-505.
[3]王初明.从补缺假说看外语听说读写[J].外语学刊,2006(01):79-84+112.
[4]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1(06):8-12.
[5]王初明.互动协同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04):297-299.
[6]王初明.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J].外语界,2014(02):42-48.
[7]王初明.论外语学习的语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03):190-197+240.
[8]赵亭.语境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03):35-37.
[9]王月.小议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4(50):184-185.
[10]刘昀.语境教学与思维开发——谈语境在教学中的作用[J].学语文,2006(03):4-5.
[11]赖允燮.基于有效语境引导词语学习[J].小学教学参考,2017(34):50.
[12]Jason Schneider.Teaching in Context:Integrating Community-Based Service Learning into TESOL Education[J].TESOL Journal,2018:380.
[13]Emma Dafouz,Julia Huttner,Ute Smit.Reasoning in Oral Interactions in 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J].TESOL Quarterly Vol.52,No.3,September 2018.
[14]ZhengLin.Teaching EFL Writing: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Learner’s Context Model[J].TESOL Journal,201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