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实践视域下高职电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8 13:05: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分析目前高职电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运用“大实践”的教学思想,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提出了“独立性与系统性”、“验证性与设计性”、“知识性与能力性”、“专业性与职业性”四项结合的实践教学项目内容。最后运用开放式的课程考核模式,达到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大实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本文引用格式:吴居娟.大实践视域下高职电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6):82-83.

一引言

         实践教学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职院校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科技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为学生从学校迈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普遍存在学生数量多,教师数量少;实践课时多,实践设备少;实践考核项目多,实践考核标准少,专业技术知识考核多,职业能力考核少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大实践”的教学思想,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与改革[1]。

\

 
二目前高职电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2]

(一)实践教学内容的独立性、验证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内容大多由理论课程内容演变产生,实践项目自身的设计相对独立,实践项目之间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目前,高职院校电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反映强电特色的课程课时占居整个专业的约50%,实践课时约占总专业课时的20%。验证性实践内容占绝大多数,而真正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综合性实践内容与设计性实践内容却占比很小。大量验证性的实践内容必将导致学生的思维定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因此,在深化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将实践教学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并逐步将依附于理论课程的实践课程进行单独设课,增加实践课时,使之成为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已经成为高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的发展趋势。

(二)实践教学内容的知识性、专业性

      目前,高职院校电力专业的教学内容,基本以院校颁布的实践教学指导书为蓝本,大多数以传授知识为主。受实践场所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实践教学内容,基本都是偏向于电力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以开发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更缺乏对未来职业方面的考虑。

       传统的实践教学,主要以理论验证为主,缺乏系统性、设计性、能力性、职业性。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局限,很难实现能力性与职业性、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 大实践视域的教学思想

(一)“四项”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就业岗位群的有机结合


       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原有的高职实践课程内容相对独立,过分强调对专业理论知识的验证性,忽视课程内容与专业岗位群的有机对接,学生学到的只是一项项具体的实践知识的堆砌,当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作具体问题时,又显得力不从心[3]。

        针对电力专业实验设备少且陈旧,与就业岗位所需能力不一致等问题,本校今年创建了智能供配电实验室,采用目前先进的实验设备,以就业岗位群为导向,以注重能力培养为核心,合理设置实践课程内容,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数量,使各实践项目之间实现“独立性与系统性”、“验证性与设计性”、“知识性与能力性”、“专业性与职业性”有效结合,以弥补目前高职电力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不足[4]。

        智能供配电实验室系统主观地呈现了高压供配电室的操作流程,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以就业岗位群为导向,将专业性与职业性有效结合。

(二)建立满足“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核心课程的各模块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堂与实训室、生产车间一体,实现真实情境下的“教、学、做”一体化;实施项目和单元实境教学。学生分小组学习,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与实践结合,手脑并用,教学做一体,让学生研究现场的实际问题,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执行完整的作业流程。“引导和训导并重”。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最佳实践、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以自身的言行举止来教育学生,推行“行为引导式教学”,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学习行为改变,实现教师教学角色转换,成为学生的协同者、培训者和心灵导师。

        由于实验设备数量有限,而班级学生数量较多的情况,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首先由老师从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中,选出6-8名优秀学生,这部分学生的特点是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好,理论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实践课前,先将这部分学生进行辅导、培训,培训合格后,这部分学生的角色为“助教”。其次,在全班同学进行实践教学时,学生“助教”与老师一起共同指导实践教学过程,避免老师一人无法顾及全班同学的问题。再次,在实践教学考核过程中,学生“助教”协助老师完成考勤、检查设备,指导实验安全等工作,最后协助老师完成实践教学考核[5]。

(三)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开放式”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实践考核偏重独立性的问题,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实践教学评价方式上提出“微观专业考核”与“宏观能力测试”相结合的“开放式”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以实现高职实践教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考核的有机统一[6]。

         开放式考核方式,既包含专业知识的考核,又包含专业能力的测试。专业知识的考核,主要以试卷考核为主,重点考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讲到的知识点,记忆性内容较多。专业能力的测试,重点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实践教学实施效果

         我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从行业需求出发,以就业岗位群为导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近5年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积极参加由教育部、中国发明协会、山东省教育厅等组织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山东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山东省电子设计大赛等赛事,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15年以来,该专业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光伏电子工程项目二等奖1项,山东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挑战杯”山东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多篇。学生专升本录取率大幅提高;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社会反映良好[7]。

\

 
五 结束语

       电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做了探索与改革,有效地解决了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学生成绩以及参加各类技能大赛的成绩来看,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张秀华,彭丽英,曲延昌.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高职电类专业实践模式构建[J].价值工程,2018,37(6):199-201.
[2]莫丹梅.高职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3):155.
[3]张建丽,王丹,刘冬.就业力导向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技术与市场,2014,(11):264-265.
[4]李卫清,曹建树,焦向东.应用型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0):88-91.
[5]张秀华,彭丽英,梅丽.递进控制式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19):80-81.
[6]张秀华,荆栋,孙晓燕.基于开放式考核模式的高职生学习行为分析[J].价值工程,2018,5(37):293-294.
[7]冯梅琳,等.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检测与仪表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J].技术与市场,2015,35(4):205-20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2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