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以实习转型促“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卫生学》教学的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7 15:46: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保教结合的方式,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为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夯实根基。但是现在很多刚刚毕业的高职生的保育却完全根本上实际发展需要,这种情况说明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方面还有比较大的问题存在。鉴于这种情况,本文从《学前卫生学》这一学前教育专业重点教学科目入手展开了细致深入的教学探索,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期卫生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几点改善建议,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的保育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实习转型;学前教育;学前卫生学

本文引用格式:张伟.以实习转型促“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卫生学》教学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24):253-254.

        《学前卫生学》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应用性学科,但是现在我们很多拥有幼儿教育专业的高等学校在评价标准、保育实习、硬件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缺陷和不足,这种情况也就导致了相应的教学效果根本没有办法得到有效发挥,最终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毕业生的职业素养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参加工作之初都没有办法有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接下来笔者对《学前卫生学》这门科目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教学探索。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卫生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心理认知上有比较大的问题存在


        《 学前卫生学》中的知识更偏向于理科,这门学科所涉及到的部分护理学、营养学以及幼儿生理学等很多知识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到了。因此,理科生在学习《学前卫生学》知识的时候会有简单一点的感觉,但是文科生学习起来却相对来讲困难一点,这种情况也给文科生带去了比较大的学习压力,甚至出现了厌烦、畏惧等心理。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现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负责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依旧有比较大的缺陷存在,很多专业教师除了要负责知识的教育教学之外,还需要完成对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管理,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也没有时间对每个学生都展开具有针对性的保育技能指导教学,这也对相应的教学效果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每个教师要负责多个乃至十几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最终造成了顾此失彼的情况出现。

(三)教学与实践都有问题存在

         《学前卫生学》拥有比较强的应用性能,安排设计这门学科知识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幼儿发育成长的规律以及特点,让学生通过这门科目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保育能力以及理论根基,从而为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重视的依旧是理论知识教学,缺乏对实际保养能力培养的重视。

\

 
(四)教学条件相对较差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学前卫生学》教学时应用的主要手段依旧是板书教学,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依旧是知识的演示、讨论以及演示等,根本没有有效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方法进行知识教学,教学条件也相对超差,设备老化落后,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卫生学》的教学方法改进探究

(一)增加实训内容所占比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增强,教师应该注意增强实训内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充分联系起来,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比如,在教师在进行《学前卫生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把运动受伤和“小外伤的护理”知识结合到一起,将营养餐饮和“膳食搭配”知识融合到一起,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将来都必然会为人母、为人父,这样他们才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保育要点知识学习中去,更好的完成《学前卫生学》知识教学,进而使学生的保育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二)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展开学前专业知识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学前卫生学》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并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以及洞察,查找自身在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做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以及解决问题,充分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根据《学前卫生学》知识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幼儿园展开更加紧密的沟通合作,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多去幼儿园实习的机会,进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增强。

(三)提升实践指导力度,合理安排相应的教育教学实践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进步,传统的学前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了,教师在《学前卫生学》知识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针对社会的实际需要,在保证理论知识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保证学生拥有足够的实践机会,通过科学合理考核标准以及实践计划的设计来有效增强学生的保育能力。除此之外,在实践教育教学的时候,除了学校的专业课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幼儿园教师以及保育员应该及时指导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从而学生的技术能力水平得到有效增强,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贡献更大的力量。

(四)提升高职学生学习《学前卫生学》知识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伟大的先贤至圣先师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这种情况都充分证明了兴趣对学习的影响,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要想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期卫生学》教学质量,必须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将《学期卫生学》理论知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结合在一起进行知识教学,就像是可以将“幼儿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学生经常会产生的心理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增强,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知识学习中去,有效增强高职学前教育学生的职业素养。

(五)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教学硬件设备的丰富更新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生职业素养较低,《学前卫生学》教学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校的硬件设备存在比较大的缺陷和不足,《学期卫生学》是一门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生要想有效完成知识的运用,必须进行大量的实操联系,这种情况也对学校的教学条件提出了比较大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加大相应的资金投入力度,实现教学硬件设备的更新丰富,提升自身的教学条件,比如可以组建相应的幼儿园模拟教室,在教师中模拟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让学生在模拟教室中进行知识的运用联系,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增强,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大程度的增强。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使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高职教师应该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保教一体的正确观念,增加实训内容在教育教学中所占的比例,通过实习转型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丰富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完成幼儿教育,为孩子日后的发展学习夯实根基,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

\

 
参考文献

[1]董卫花.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模块化改革[J].文山学院学报,2018,31(02):102-105.
[2]范铭.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首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与思考——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5):112-119.
[3]杨洋.关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向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转型——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8,12(13):153-154.
[4]李琳,刘昊.从“抽象的人”到“具体个人”:教育评价范式转变及其对学前教育评价转型的影响[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8(01):216-218.
[5]甄俊芳.转型背景下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249-2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19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