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在教育领域的有效运用,使高校教育逐渐向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趋势进行发展,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步伐,进一步推进高效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本文将对教育教学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具体问题分析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
本文引用格式:黄洪雷,韦璐.新时期高校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0):221-222.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和为生产生活带来的便捷,为高校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高校信息化建设是科技发展的必然推动结果。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通过建设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为人才建设体系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促进了高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建设。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概述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内涵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有效的加快了社会发展的速度,同时信息技术必然会在教育领域进行创新应用。[1]在教学手段、教学理念、以及评价教学体系上都有重要的创新。高校教育着眼于现代信息化手段技术发展现状,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进而推动自身教育水平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全面创新高等教育教学理念,并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有用人才。构建数字化校园,促进高效信息化教学水平与现代信息技术共同发展,引进先进的教学武器、教学模式,创新信息化校园管理制度,提高高等院校教育质量和制度管理,建设科学校园。
(二)教育信息化体系问题
信息化建设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存在很多落后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但每一个问题都涉及到整体的改变,在每一个角度分析教育信息化体系都有不同层次的理解。[2]从硬件角度分析,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指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软件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则包含校园制度建设、规定设施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建设等,硬件和软件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实现高效教育信息化发展。
(三)高校教育数字化内涵
对校园网络建设,教学平台、校园平台建设都是为实现校园数字化建设,校园管理者以及工作者都可以通过网络在该平台上进行教授、学习、交流互动,扩展教学领域,从而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现代化创新教育。[3]在高校教育数字化建设方面从教学效率以及校园设施上与传统教育相比,得到很大的提升,并实现教育全面革新的状态。
由于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校园,使新时期背景下学校管理教学、制度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数字化建设整合,通过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先进校园,运用数字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校园的整体管理,制度的完善,进而发挥着越来越多传统教育不能发挥的功能,同时数字化校园也将校园建设扩大到社会发展方面,建设出适应时代潮流的大学。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通过数字化建设实现自动化办公、运用多媒体创新教学、建设信息化时代文化校园的目的。[4]以现代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建设覆盖整个学校的信息网络,使所有校园工作者以及学生都能够在校园内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资源,发展校园文化。
二 高校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现状
根据我国目前高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高等校园建设者以及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并有效解决,才能实现现代理想化校园。
(一)建设资金不足
在实现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软件以及硬件的基础设备不够完善,不能有效的开展校园的信息化建设。[5]为了顺应网络时代发展潮流,我国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在实施数字化以及信息化建设,从而顺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学校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但是在实际建设中,很多高等学校建设者对信息化以及数字化建设知识认识并不多,导致在建设中盲目实施,浪费了很多资金,而且所配备的设施也不能正确进行选择和运用,同时在数字化信息知识方面更是缺乏,不能合理运用资金进行建设,忽视了软件设备的开发等问题,导致学校建设资金严重缺乏,不能以理想的状态进行完善。
(二)缺乏教育资源,各系统之间衔接不均
在高等学校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及数字化建设的同时,由于缺乏优秀的教育资源,导致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上偏离对软件设备的建设,忽视了应用平台与软件的投入,因而造成硬件与软件之间发展不均,相对软件的投入财力、物力、以及人力都很少,导致网络可利用率下降,未能实现理想状态下的教学模式,从而阻碍了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
虽然各高校为建设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设置了相应的建设工作领导队伍,在校园硬件建设中,建设领导小组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保证建设硬件过程的顺利实施,但在对于具体事宜涉及到规模、应用、进度等细节问题还是会出现混乱现象,对于怎样实现办公自动化、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全不知如何应对,不能设计出详细的实施方案,从而导致信息化建设无法向理想化进行完善。
三 高校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策略
综合高校目前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情况来看,各大高校应该加大投资建设,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以及教学质量,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达到相应的教育建设标准。建立信息化以及数字化校园对学校的教学及管理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每个学校都应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应遵循以下策略。
1.各大高校在实施信息化以及数字化建设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立足于自身发展的理念,合理配置相应设施。在建设中,合理分配资金的应用。[6]在建设过程中,要开发和维护一些数字化信息,因此,高校要加强对这一部分建设的投资,从而保证数字化校园的进一步完善。由于信息化以及数字化建设是一项较大的工程,需要较多的资金,高校在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分配,有效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7]。
2.完善信息化资源,有效的衔接各系统之间的共享。在学校建设中,在确保信息化基础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学校还要对信息化资源进行整理及完善,确保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校园的整体管理制度。
3.在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建设,为实现数字化的有效实施提供人才支撑。加强学校信息化与数字化管理人员建设,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8-10]。学校要严格按照制度,聘请具有专业信息技术能力的管理者,为学校的数字化建设得到更好的实施。同时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够顺应理想化目标进行发展,切实加强教师的信息培养,保证教师自身能够有效的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同时保证学生在新时代环境下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发展自身能力。
四结语
总之,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学校需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及管理形式,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实施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校园环境,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以及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服务,从而培养学生以创新模式进行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思琦.高校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究[J].学园,2018(07):173-174.
[2]周杰.高校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1,33(05):218-220.
[3]杨海艳,李双虎,蒙磊.高校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1):222.
[4]黄锦煜.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数字化信息平台的探究[J].科技信息,2012(07):169-170.
[5]周红春.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信息化教育——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建设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06):5-11+28.
[6]孟晓伟,王海燕,刘运锋.新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究[J].价值工程,2014,33(34):288-289.
[7]杨奕琦.论网络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校园网建设及教学应用[J].政法学刊,2002(01):55-56.
[8]赵安新,廖晓群.“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校园建设思考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1):77-78.
[9]刘静萍.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基于ODI的数据集成平台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55-56.
[10]任华,钟丽萍,刘瀚锳.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工程,2016(09):44-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