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融入中医辩证思维优化西医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6 11:47: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中医辨证思维作为中医理论的精髓,将其融合到西医教学过程中可以弥补传统西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拓展西医教学内容,对西医教学具有优化作用。因此,在促进中医辨证思维融入到西医教学过程中,笔者从西医治病背后存在的弊端入手,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中医具备的先天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西医课堂教学融入中医辩证思想的促进作用,最后关于融入中医辩证思维优化西医课堂教学的策略,笔者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中医辨证思维;西医教学;弊端;优势;作用;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韩江琼.融入中医辩证思维优化西医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5):163-165.

一 西医治病背后存在的弊端

         由于西医具有“疗程短、见效快、口感较好”的特点,当前西医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医疗市场,给我国传统中医带来很大的冲击。虽然人们都知道西医治病存在着一些副作用,但是与它的功能相比,这些副作用要微弱得多。因此,很多人对西药的依赖程度居高不下。为了能够让人们更好地利用西医治病,促进西医的发展,同时也让人们更全面、更系统地认识西医治病过程,正确地看待西医治病,我们有必要让人们在看到西医治病优势的同时也意识到西医治病的弊端。为此,文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西医治病存在的弊端进行阐述。

(一)重治疗轻预防

          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防患于未然”所取得的效果永远要比“亡羊补牢”的效果好得多,对于治病过程而言更是如此。但是,大部分的西医都忽视了这个问题,在给病人治病时,只知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注重治疗却忽视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产生了旧病难以治愈而新病又接踵而来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同时还让他们承受着无穷无尽的痛苦。用药以后,从表面上来看,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但实际上有些病症却潜伏着、酝酿着,病情越来越严重,甚至可能会爆发能够威胁到他们生命的病症。而且,由于一些西医只会根据病人的病症以及设备检测结果对病人病因进行推断,而不喜欢刨根问底,从起源入手,导致小病逐渐发展成为大病,一种病发展成为多种病。

\

 
(二)副作用对人体损伤大

        由于西药的形成过程与中药不同,其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化学反应,甚至会因为特定的需要而添加一些对人体有一定不良作用的物质。虽然这些药物的量非常少,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随着药物的不断摄入,这些药物积累的量也越来越大,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这种情况,尤其是在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时,更为严重。采用西医治疗方案所产生的副作用,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往往要超过其他治疗方法。一些慢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旧病不仅没有治好,又因为各种各样药物的毒副作用带来其它新的疾病,而且由毒副作用产生的新疾病,其严重性、对人体健康的破坏程度往往会超过原来的旧病,出现小病被治成大病的尴尬情况。

(三)就医成本高

        与中医相比,西医看病成本要高很多,因为即使是一个最常见的头痛脑热,医生也会要求患者先做一系列的检查,比如验血、脑CT等。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步骤必不可少,但是有很多西医根本就不会向患者询问一些必要的信息,把各种检查当成一个个的步骤,忽视了患者的实际情况。甚至个别西医过度依赖医疗检测设备,把患者当成是一个个物体,还没有给患者看病拿药就给他们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负担。而且忽略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的医生不是个例,而是极其普遍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人们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看法,同时还很容易产生医患纠纷,给患者、医生都带来很大的伤害。如果每个医生都能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他们的就诊能力,而不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这些冰冷的、没有生命的检测机器上,那么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同时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四)胡乱用药现象较为严重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但是很多西医临床用药却非常套餐化、机械化,根本不考虑患者的体质、季节变化等因素,完全就像工厂工人对待机器那样,非常死板、毫无感情。我们知道,即使患者呈现出相同的病症,由于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医生采取的治疗措施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要求西医能够认真做好治疗前的检查工作,借鉴中医“望、闻、问、切”四个步骤,用辩证思维看待治疗问题,不要“一刀切”。要让西医形成正确的治疗疾病的意识,充分考虑不同个体的差异性。一般而言,有时候从表面上来看是同一种疾病,但是病情所处的早中晚阶段、患者体质情况、环境等方面因素,都会给治疗过程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西医能够独具慧眼,透过现象看本质,追本逐末,充分向患者了解情况,关注每一个细节,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性,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负责,始终把“患者生命健康大于天”的理念铭记于心。最为极端的情况就是“一刀切”。不能因为有一把“手术刀”,就采用哪里有病症就给它“来一刀”,这样贪图多快好省的做法。

二 中医具备的先天优势

       中医在我国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凭借中医独特治疗方法,已经挽救过很多人的生命。虽然中医的治疗效率很难与西医的治疗效率相匹敌,但中医却具备很多西医不曾具备的先天优势

(一)中医的哲学思想

         自中医产生以来,虽然可能并未有意识地把一些哲学思想融入到治疗环节,但是中医的很多思想却与一些哲学思想殊途同归,表现出明显的哲学底蕴。“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等等,这些不仅是中医治疗过程经常表现出的思想,同时也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医治疗过程不能从多角度出发、辩证性看待问题,导致很多西医只会按部就班、机械式、笼统性地给患者治病,不能给患者带来真正的福音。思想高度决定行为的高度,只有一个行业的思想高度达到一定标准以后,他们才能发展得更好,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医处于弱势地位,被西医压制得非常厉害。但是中医有很多方面是不可能被西医替代的,维持中医行业生生不息、连绵不绝的核心就是它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思想[1]。

(二)就医成本低廉

       与西医那些复杂的就诊步骤相比,中医则简化很多,基本上只需要“望、闻、问、切”这四个步骤,就能够掌握患者产生疾病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所以中医的就医成本要低很多。患者不需要做各种各样的检查,这不仅能够降低就医成本,而且还可以让患者少受罪。与此同时,对于患者而言,医生问的问题越多、越详细,就说明这些医生对他们的疾病足够“上心”,更容易获得患者的好感。中医的“问”就非常符合患者的这种心理,所以在很多患者眼里,中医要比西医和蔼、敬业。而有些西医只会向患者询问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随后直接让他们去做各种治疗,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全都推卸给了这些机器,给患者留下非常不好的影响。

(三)重视对疾病的预防

         一般而言,中医更习惯于全面性地看待问题,以人的身体为治疗本位,不会像西医那样走分科别类的路线,把人的身体拆成一个个独立的“零件”,然后进行所谓的精细解剖。与中医相比,西医喜欢把身体孤立起来,然后科别分工,精细化处理,甚至非常注重对动物身体结构的研究,把动物比做人,着眼于身体局部,着眼于细微,以致忘记病与人身之关系,人与自然之关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医病不医人。治急性小疾则见效甚快,治慢性病、大病则束手无策。西医存在的这些问题都是他们过于关注对疾病的治疗,却忽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但是,中医却与之相反,非常重视对人体日常健康的保养。中药是原汁原味的大自然产物,并没有经过什么化工处理,所以基本上不会给人体带来副作用,这也是为何中医能够利用这些中药预防疾病的原因之一。

三 西医课堂教学融入中医辩证思想的促进作用

         西医的发展势头锐不可当,有关西医领域的各种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不可否认,当前西医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西医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如果能够将中医辩证思想有机地融入到西医教学环节,充实课堂教学内容,那么必然可以大幅度地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

         辩证思想融入到西医教学,可以弥补传统西医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同时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疾病治疗意识,让治疗过程更合理、更科学。辩证思维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看待问题,站的位置也相对更高,有助于他们分析疾病。传统西医教学过程并没有重视对学生辩证思维意识、能力的培养,只教授给学生治疗疾病的方法、根据患者症状推断疾病类型的手段,导致很多学生在未来步入工作岗位以后,只会机械式地开展工作。如果能够成功地把辩证思想融入到西医教学过程,那么必然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学会用辩证思想看待问题以后,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奠定基础。

四融入中医辩证思维优化西医课堂教学的策略

        中医与西医各有优势,如果能够把中医所表现出来的优势融入到西医课堂教学环节,那么必然可以有效地降低西医治病过程产生的不利影响,并且提高西医的影响力。西医教学过程最为欠缺的内容就是辩证思维,因为教学过程缺乏辩证思维,所以培养出的学生都很“呆板”,不敢大胆地进行创新,只会按照课堂所学循规蹈矩地根据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以及检测的结果给患者开药。缺乏辩证思维,还影响了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对患者冷漠、对工作不负责。为此,我们有必要把中医辩证思维融入到西医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3]。

\

 
(一)加强对中医辩证思维的相关研究

        由于西医与中医所研究内容的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辩证思维对两者能够带来的影响力也有一定的差别。如果教师未能充分地研究中医辩证思维,就很容易错误地引用,导致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变得优柔寡断,影响了他们的判断能力。有时候,不同的病人所表现出来的患病症状非常相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辩证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就会更深入地研究哪些疾病会导致患者产生这种症状,然后逐步验证、排除,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当然,这是理想的结果,但是如果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形成了应用辩证思维处理实际问题的意识,但是却没有告诉他们如何活学活用,那么他们遇到不常见问题时,就会变得不知所措。为此,教师应该加强对中医辩证思维相关知识的研究,从其本质入手,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这种思想,既不能为其所累,也不能因噎废食[4]。

(二)加大对中医辩证思维知识的宣传力度

        即使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他们未来所从事的岗位与中医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也应该让他们意识到中医的优势,尤其是中医治疗方法中涉及到的各种思想,加大对中医辩证思维相关内容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地看待中医、西医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积极举办有关中医的活动,让学生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中医的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梁德榜.中医知识瀚海上的两盏明灯——谈学习现代中医辩证思维与古中医辩证思维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02):4-5.
[2]徐晶钰,王晓炜,张璇.西医院校的中医辨证论治教学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20):25-26.
[3]程森富.浅谈中医辩证与西医辩病相结合[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08:3.
[4]倪天鹏.关于西医学习中医的几点体会——怀揣一颗中医的心[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05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