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物理化学是“四大化学”之一,是化学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借助物理学的理论,数学的手段来解决化学的问题,是一门理论性特别强的课程。本论文根据实践课堂教学案例讨论了如何优化物理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用以提高物理化学课程课堂授课效果,促进课堂上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力和掌握程度。
关键词:物理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本文引用格式:王艳.浅谈物理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现代化,2019,6(24):193-194.
随着全国高等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教学体系、内容及方法的不断丰富,对大学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化工各个专业的必修课的物理化学也不例外[1-3]。物理化学因为其公式多、概念多、理论性强,学生普遍觉得枯燥、抽象、难懂,所以在课堂授课时若不讲究其艺术性、实效性,会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4]。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物理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5],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进行物理化学课程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理解物理化学中的基本原理?更好的运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对如何提高物理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研究,以下就是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实例。
一需将情感融入物理化学课程课堂教学中
物理化学是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其概念原理抽象难理解,公式运用多条件,让太多的学生学着学着就没有了自信心。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物理化学抱有热情,保持有情感至关重要。
在课堂上,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每节课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独一无二,无法重复的。作为老师,在课堂上不光是传授知识,应该去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设法上学生主动学习物理化学,爱上物理化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求丰富的专业知识,多样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使得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可以更好的互动,平等的对话,自由的表达,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之中。
在物理化学课程的第一课开始之前,给学生讲物理化学课程在以后学习生活及考研中的重要性是必须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学生能够学好物理化学的自信心,让学生对物理化学燃烧起热情,让学生坚信即使自己之前的专业课没有学好,这学期在这位授课老师的带领下物理化学也能够学好。在开始一个新的章节前,我会先给学生们多多的鼓励,告诉大家即使前面的章节有学的不扎实的地方,接下来的这个章节只要多多投入,认真学习,仍旧可以学的很好。总之,根据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需要给学生阶段性的鼓励,每个人学习都有惰性,唯有多多鼓励,给学生输入满满的正能量,才能够让每个学生迅速的走出正弦曲线的低谷。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只有好知并乐之者,才能以学为乐,才能在学习中有足够的热情[6]。
二 将物理化学中的基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物理化学中的基础概念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在讲述的时候尽量联系实际中的物品进行讲解,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在讲授“体系”的分类(敞开体系,封闭体系,孤立体系)时,区分三者主要是“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可以借助于“喝水杯”进行讲解。敞开体系为同时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体系,也就是我们把喝水杯子打开时的状态;封闭体系为只进行能量交换,没有进行物质交换的体系,也就是我们用的不保温的杯子,同时把盖子盖上的状态;孤立体系是指既不进行能量交换,也不进行物质交换的体系,这种情况其实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也就是我们用一个永远保温的保温杯子装满水,不管过上多久,杯子里面的水始终是刚加入时候的温度,要给学生讲清楚这种保温杯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孤立体系也可以认为是假想出来的处理问题的一种假想态。
再就是,在讲解概念的时候后尽量联系生活,例如,在热力学章节中熵的概念比较难理解。“熵是混乱度的量度,混乱度越大熵越大。”这是我们所用的教材中对于熵的定义,抽象难懂。其实,在实际的生活中无秩序就是混乱,越是无秩序即就是混乱度越大。在给学生讲解的时候,让大家结合生活,换一个角度去理解: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坐在座位上,整齐而且有秩序,相对来说熵比较小;下课后,同学们有的离开座位去活动,那么先前整齐的秩序遭到了破坏,混乱度增加,熵增大。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就是熵增大的过程。
三在物理化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科学前沿
科学研究中的很多现象和结果,需要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去解释。现在很多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就跟着老师做一些科学研究性质的课题,对科学研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讲解一些和课程内容相关的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会引起学生们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陈洪渊院士曾说:“教学如刀背,科研如刀峰。没有刀背的支持,刀峰就会卷刃”。可见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7]。
在讲授《胶体化学》这一章节时,结合我自己的科研课题我会给学生讲一些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粉体材料的相关知识,同时会给大家延伸一些关于陶瓷的整个制备工艺流程,这些都是贴近生活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实践证明,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讲授。课后,很多同学会主动询问我关于陶瓷材料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这样不仅促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热情,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讲授《动力学》这一章节时,我会在课堂上给学生放映几篇简单易懂的科技论文,给学生讲解如何用动力学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科学研究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比如,乙酸钡与钛酸四丁酯反应生成钛酸钡的反应,其反应级数如何确定?磁性黏土在吸附废液中亚甲基蓝的过程,如何用动力学的知识去解释?
四结语
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一颗想学好物理化学的心。如何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对这门课程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授课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如何将抽象、枯燥的概念用生动、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如何更好的调动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物理化学?如何培养学生们“学以致用”的良好的学习方式?等等,这始终是我在物理化学课程上所追求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道路是一个永久的命题,需要我们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叶旭,李娴,张亚萍,等.物理化学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8,46(9):121-123,147.
[2]董妍,王文君,孙智勇.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初探[J].轻工科技,2018,34(9):152-153.
[3]韩晓燕,张师愚,申蕊,等.物理化学标准化实验教学改革尝试[J].药学教育,2018,34(4):76-79.
[4]贾晓东,张勇,王诗文.《物理化学》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浅谈[J].河南化工,2018(35):59-60.
[5]佘世雄,杨燕.案例分析和专题研究微视频教学法在物理化学课程中的创新与实践[J].现代化教育,2018,5(36):305-306.
[6]杜玉英,吴瑞凤.如何优化物理化学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J].内蒙古教育,2018(9):73-74.,
[7]兰东辉,蒲利,邓继勇,等.以研促教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8,46(18):116-117,1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