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信息技术在技工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为促进学生在课堂实现自主化学习,提供了新思路。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微课在技工院校学前营养学教学中的作用,探微建立受欢迎的微课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技工院校;学前营养学;教学;微课
本文引用格式:刘宗斌.技工院校学前营养学教学中的微课建设探微[J].教育现代化,2019,6(25):252-253.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方式,随着电子课堂的普及,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被广泛运用到技工院校课程教学之中。在技工院校学前营养学教学改革之中使用微课教学方式,可以实现直观而生动的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参与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在技工院校学前营养学中运用微课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前营养学的课程教学效能与教学质量。
一 技工院校学前营养学教学中微课运用的意义
(一)技工院校学前营养学传统教学模式与状况
技工院校生源主要来自城乡初中的学习薄弱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由于文化课基础较差,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能力较差,学习上存在消极为难情绪。学前营养学作为幼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刻板,限制了学生学习情绪的激发,很难唤起学生学习学前营养学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只能机械被动地掌握一些书本内容,很难做到知识的运用推广,技工院校的技能为先的教学特色很难实现,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二)学前营养学教学中微课使用的价值
首先,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形式和结构,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解决学前营养学中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把生涩的理论通过鲜活的视频动画展现出来,使得课堂教学具象化、互动化。
其次,微课的网络传播可以使得学生摆脱传统课堂束缚,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有利于学校和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学习,特别是对部分有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将微课下载到诸如手机、电脑等一些终端设备上,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随时随地有选择有重点的学习,真正实现了学习的个性化,做到分层次学习。
第三,微课的广泛推广和运用,丰富了学生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了合作学习的环境和自主学习的平台。智能时代的来临,必将催生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借助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交互式智慧课堂将实现学生菜单式学习,微课以其播放时间短、内容精短、资源容量小、知识重点突出和典型、目的明确、趣味性较强、播放路径多以及针对性较强等优势必将成为极其重要而又丰富多彩网络课程资源,逐步被应用到学前营养学课程教学中。
二 技工院校学前营养学教学中微课的实际应用
(一)利用微课生动地导入新课
学前营养学对于刚从初中入学的技工院校学生略显理论深奥,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很不适应,往往望而却步,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微课以其生动具体、直观可视为我们导入新课开辟一条捷径。学前营养学贴近生活,结合学生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要,我们从生活出发将学生感兴趣的营养学知识制作成微课,激发学生对学前营养学的学习热情。在章节学习中,将重点、难点和兴趣点制作成微课,在课堂教学中插间播放,视听结合,活泼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利用微课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课堂教学的成败,关键就在于能否处理好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正确定位课程学习目标,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利用微课可以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头绪,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方向性明确,就能达到预期目标,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
(三)利用微课实施分层次教学,实现个性化学习
技工院校学生之间存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学生的学业水平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面面俱到,覆盖面很广,受制于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完全针对不同的学生讲深、讲透,更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千人一面。这就导致了在课堂上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浪费时间和精力;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而学习“掉队”,课后又很难找到补缺的途径,预期的课程教学目的很难实现,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微课将课程重点、难点和实践环节具象化、可视化,将生涩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视频教学资料,合理地运用到技工院校课程教学之中,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网络微课平台,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利用多媒体终端自主学习,实现分层次、个性化学习,使每一位学生学习能力尽可能地发挥出来,既做到学有所长,又做到补缺补差,做到学习能力最大化。例如在讲授《蛋白质的需要》与《脂类的需要》两节内容时,教师发现由于蛋白质和脂类种类较多、组成单元复杂,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对不同蛋白质和脂类的知识内容理解和掌握上提出不同要求。正是由此,笔者在讲解《学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一课时,制作了以日常生活实验为主的微课,推导不同生长时期儿童的生理需求和营养膳食平衡的膳食宝塔的模型建立,便于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记忆,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
三 学前营养学课程微课制作微探
(一)直观、实用,突出技能培养是技工院校学前营养学微课制作的关键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推动微课进学校、进课堂,积极建设网络微课教学资料库,这为微课建设和推广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各级各类教师在各种微课竞赛中学习了微课制作技术,掌握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师现代化教学能力。但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有时重形式、轻内容,只注重手段的先进,忽视了教学内容取舍的合理性,导致了微课缺乏实用性。技工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是我们的教学重点。因此,技工院校学前营养学微课制作,要体现能力为本,突出技能为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适应性,微课制作要直观、使用,突出能力培养。
(二)学前营养学微课制作技术探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制作的技术和手段不断推陈出新、软件多样。目前常见的微课制作软件Flash、Photoshop、Ps、屏幕录像专家、PowToon、格式工厂等,这些软件为广大教师制作微课提供了技术支撑,丰富的互联网教学资源为制作微课提供了创作素材,特别是大数据云平台为微课搭建网络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就学前营养学的课程微课制作而言,flash和录屏软件Camtasiastudio 6.0更具优势。因为,学前营养学的课程内容和理论知识对于技工院校学生而言,具有一定抽象性。对于抽象知识的讲授,传统的做法是利用“表图结合法”将抽象理论形象化。而flash可将制图-动漫-音频与文字输入融为一体,利用动漫视频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体现知识的具象化、系统化、一体化,特别是Camtasia Studio6.0录屏软件+PPT录制微课,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易于非计算机专业教师掌握,可以提高微课制作的实效性。
可见,在技工院校学前营养学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意愿,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生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方式,展开个性化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了课程教学的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微课教学要求教师既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更能够准确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结构、知识组成以及技能要素,在微课中融会贯通,使微课制作能准确体现课程教学目的,实现专业技能发展要求。这些无疑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在简短的微课中,体现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核心技能,克服微课可能存在的在课程教学广度和深度上的不足。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深入研究,使微课成为提高技工院校学前营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阶段和启示[J].远程教育,2013(4).
[2]王晓芳.微课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科技视界,2015(34):230.
[3]廖钟迪.基于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以《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49):264-267+299.
[4]刘小莲,谢东垒,韩素敏,岳磊.基于微课的电路课程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49):268-269+299.
[5]游咏,李熠,尹凯,杨璐,桂庆军.多模式信息化教学运用于诊断学教学中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48):190-191.
[6]刘园园.微课助力于课堂,技术改变教法[J].教育现代化,2018,5(48):384-385+3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