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高端智能技术不断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我们的教育改革的重难点却一直难以突破。本文从智慧教学、智慧教室的来源,智慧教室的概念、系统模型、效果评价以及智慧教师的教学转型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研究发现智慧教学与智慧教室、智慧教师的关系紧密不可分割,三者可以说是根与叶、根与干的关系,因此本文提出了“智慧教室+智慧教师智慧教学”的适应21世纪的智慧教学新模式,但是智慧教学的模式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关键词:智慧教学;智慧教室;智慧教师
本文引用格式:高小丽,等.基于智慧教室与智慧教师的教学模式智慧新发展[J].教育现代化,2019,6(24):143-145,153.
New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Teaching Model of Smart Classrooms and Smart Teachers
GAO Xiao-li2,LIAN Heng-yu 2,LI Ying 2,LIU Tong 2,HU Qing-ping 1,2
(1.Moder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China;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various high-end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have penetrated into our daily life,and our education reform has been difficult to break through;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wisdom classroom,the concept of smart classroom,the system model,the effect evaluation and the teaching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teacher. Study found that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wisdom,wisdom teachers closely inseparable relations,the three can be said to be the root and leaf,root and stem of relations,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lassroom+=wisdom teachers wisdom teaching to adapt to the 21st century the wisdom of teaching new mode,but the wisdom of teaching mode is still in practice constantly enrich and perfect.
Key words:Smart classroom;Smart teacher;Smart teaching
一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教学已不能满足时代对于新一代人才的教育要求,但我们的教育改革的重难点却一直难以突破。直至2008年11月6日,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amPalmisano在外交关系委员会上作了题为《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议程》的报告,首次提出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货币、智慧零售业、智慧城市,借此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新概念[1],这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传感技术、网络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智慧教育、智慧教室、智慧教师等概念亦应运而生,并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研究焦点。
二智慧教室
(一)智慧教室的改革历程
智慧教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88国外学者罗纳德·雷西尼奥在《教育技术的实际执行》一文中提出了“Smart-Classroom”,近年来国外对智慧教室的研究依然成急剧增长趋势,而我国对其的关注明显滞后,至2008年后,才开始有相关智慧教室的研究。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建设“感知中国中心”之后,物联网产业迅速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习总书记也在2015的互联网大会上也明确地肯定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重要作用[2]。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慧教学、智慧教室等新兴概念不断涌现。近年智慧教室的出现被多数学者寄予厚望,将智慧教室看成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性变革,智慧课堂能够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二元统一。当今是互联网时代,科学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学者们对于智慧教室的认识与定义也与时俱进。2013年智慧学习时代兴起,在传感技术、网络技术、富媒体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发展的信息时代,教室环境应是一种能优化教学内容呈现、便利学习资源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开展,具有情景感知和环境管理功能的新型教室,这种教室被称为智慧教室[3]。而后几年,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日趋成熟,智慧教室成了新的建设热点,随之智慧教室有了新的定义:智慧教室是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教室信息化建设的最新形态,是为教学活动提供智慧应用服务的教室空间及其软硬件装备的总和,智能化管理、实现多元化交互教学的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相融合的学习环境[4]。在新的定义中,运用智慧技术,提供智慧管理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是其主要区别于其他教室的特征,虽然智慧教室的研究不断的深入,但是国内外对其的研究仍不成熟。后来张亚珍等人结合国内外研究,从教育技术学角度进行警醒探讨,对智慧教室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认为智慧教室是借助于普适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智能技术构建起来的促进学生构建知识的智慧学习空间,实现人与环境自然交互,利于交流、协作和共享,旨在促进个性化学习、开放式学习和泛在学习的学习空间[5]。随着信息环境的不断发展,时代给了教育信息化新的机遇,在“互联网+”的思维下,人们对智慧教室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更新:智慧教室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泛在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一个以互动为核心,提供个性化师生服务、进行智慧教室是大数据时代课堂教学的新环境,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6]。
所以,综合多个角度,多个学者的阐述和定义,教室是教师向学生传授课业的场所,智慧教室就是教与学的方便性、感知性、开放性、互动性等角度出发以先进科技为基础为培养新时代创造性人才建立的新型智能生态学习环境,智慧教室也必将成为各学校促进发展的持续长久的新动力。
(二)智慧教室的概念模型
国内有关智慧教室的研究主要以黄荣怀与聂风华等人提出的两大概念模型为主。黄荣怀等提出了智慧教室的“SMART”概念模型,该模型侧重于呈现智慧教室的“智慧性”,其涉及教学内容的优化呈现(Showing)、教室布局与电气管理(Manageable)、学习资源的便利性获取(Accessible)、课堂教学的及时互动(Real-time Interactive)和情境感知(Testing)等五个维度,简写为“S.M.A.R.T.”,也正好体现了智慧教室(Smart Classroom)的特征,故为“SMART”概念模型[4]。而聂风华等人所提出的模型相比起“SMART”概念模型来则更具操作性,他们从系统组成的角度构建了智慧教室的“iSMART”模型。在该模型中智慧教室由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网络感知(networkSensor)、可视管理(visual Management)、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实时记录(real-time Recording)、泛在技术
(ubiquitousTechnology)六大系统组成,将六大系统关键字的首字母提取出来,缩写为“iSMART”概念模型,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型六大部分缺一不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其子系统会因实际情况的不同而有取舍[3]。
(三)智慧教室的影响及评价
为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浪潮,国内对于智慧教室研究热情日益高涨,各大高校踊跃尝试建立适合自己学生的智慧教室,但是智慧教室的建立依然处于起步或试验推广阶段,故有关智慧教室的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较少。而国外对智慧教室的实践案例较多,对其应用效果的研究关注更是与日俱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智慧教室项目利用智能技术构建知识社区,并结合数学和物理学科开展对比实验,发现智慧教室的学生各方面能力优于传统教室的学生[6]。翟小铭等人对智慧教室的使用率、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做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在使用层面上,学生在学习中尚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学习的方式,只是挑拣了智慧教室中简便、易用的功能,并未真正发挥智慧教室系统各功能间强大的交互作用,仅达到了“强化”原有学习方式的水平;但是从效果层面来看,智慧教室的使用对整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成绩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对兴趣的影响有极显著提高。另外还发现,智慧教室对不同层次,性别的学习者产生的效果却不尽相同[7]。智慧教室的评估研究证明智慧教室为教与学提供了一个高智能化、高方便化、高体验感的学习环境,但环境的改变并不能直接导致培养目标的达成,只有加强教师科学的教学活动的引领,加深与智慧教室的融合程度,加速针对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开发,才能加速智慧教学深化改革的进程,开辟智慧教学的新局面。
三智慧教师
(一)智慧教师的教学真义
《辞海》中智慧的解释是指“对事物能够做出清晰的辨析、正确的认识、判断处理和创造的能力”。智慧是一种在具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不能等同于知识的丰富度。智慧教学也就是对教师教学的能力的要求,该要求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相比于传统教学“传道授业解惑”更加严苛:智慧教学中老师教给学生的应是发现问题的态度,分析问题的思维,解决问题并创造问题的能力。实现智慧教育的终极目标必须要加强教师的能力建设,提高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所谓智慧教学也就可以理解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
古言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可以说是在每个人一生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现在的学校教育,知识的传授仍然占有较大的比重,甚至有不少学校只注重知识传授,一心只求升学率,而忽略了学生们培养,也忽略了对教师们的培养。智慧的教师应该不只简单的重视如何把学生培养为知识储备型人才,而更应该重视每一位学生三观的培养,以及如何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未来,教育的人才培养应向第五大支柱发展,即由学会认知、做事、合作、生存向学会创造转变[8]。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慧型人才的同时也要积极培养高端型智慧教师。成为智慧型教师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深刻地理解和实践教育的真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仅是智慧地教导学生获得书本知识,更要学会面临各种复杂情境时用智慧来探寻新的出路,在教学和育人中指导学生成为一个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双商思维都具有竞争力且充满了智慧的新时代佼佼者。
(二)智慧教师的教学转型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即使智慧教室设计完美,教师教学转型跟不上,依然达不到培养智慧型人才的目的,甚至严重影响我国教学改革以及深化素质教育发展的进程。教师教学深度转型必须紧跟其上,陈璐瑶提出教师深度教学改革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1)教学内容转型:由“知识讲授”向“问题学习”转变;(2)教学过程转型:由“先教后学”向“以学定教”转变;(3)教学方式转型:由“单干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4)教学评价转型: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9]。在智慧教育当行其道的时代,智慧教学的丰富内涵要求教师具备智慧教育的先进理念、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良好的数据素养、拥有出色的终身学习能力,并提出了学校教师需要在智慧教育中扮演思维教学设计师、创客教育教练员、学习数据分析师以及学习冰山潜航员这四种核心角色[10]。在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背景下,适应智慧教学改革,培养新时代智慧型人才,教师深度转型势在必行。
四智慧教学
目前大部分学校仍停留在多媒体教学阶段,学生培养仍停留在“高分低能”,只看成绩阶段,远低于智慧地球大环境对于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现如今,信息时代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所要求的“智慧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是简单的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而是师生双方共同用“智慧”互动深入学习。
中国的传统教学中有一个很大的弊端,过度重视教学的结果,而忽略了教学的过程。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需要的不是一个所谓成绩堆砌出来的高分者,而是一个可以用智慧发展未来的创造者。智慧教学更注重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可以获得受益终生的“智慧”。这样的教学更具有温度与情感,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会更具有新时代的价值。智慧教育是高度信息化支持发展的适应数字新一代的教育新形态,是适当而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智慧化教学、智慧化学习、智慧化评价、智慧化管理、智慧化服务以及增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教育,以实现教育由不完全适应社会发展向适应社会发展再向引领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变与跨越[9]。它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在教学环境上加以智能化的改变,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用智慧创造未来的人才[5]。因此,智慧教学可以总结为:智慧教师利用云计算、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高端新兴技术合理地应用智慧教室并学会运用智慧教学方法与策略把学生培养成为智慧型人才,即把“传授知识”转向“培养智慧”的教学称为智慧教学。
五智慧教室+智慧教师智慧教学
智慧教学与智慧教室、智慧教师三者的关系是紧密不可分割的,没有智慧教室就不会有智慧教学,没有智慧教师也不会有智慧课堂,三者可以说是根与叶、根与干的关系。从智慧教室探究智慧教学,智慧教室本身虽然并不能自动改变教学效果,但是智慧教室在教学改革进程中打破了传统教室的局限,为实施智慧教学改革培养智慧性人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智慧教室为老师与学生提供了一个高效、互动、方便、开放的智能化学习环境,为实现培养21世纪高阶智慧型人才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设施支持,但环境的改变并不能直接导致培养目标的达成。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要求:首先在职业技能方面,在智慧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智慧教室的功能,科学的设计教学活动,在信息技术时代,教师也应该学无止境,继续汲取新的知识技能。从智慧教师探究智慧教学,教师的作用就是在教学中唤起智慧,智慧教学是知识与智慧共生的活动,在学生的全方面培养的过程中,智慧型教师应该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成为启迪学生智慧的人,既要让学生学习到丰富的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更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智慧教学模式目标定位要始终围绕智慧的核心——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10]。
本文认为智慧教室的构建与智慧型教师的转型即是构成新时代智慧教学模式两大关键因素,缺一不可,故提出了智慧教室+智慧教师智慧教学的适应21世纪的智慧教学新模式,但是智慧教学的模式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01):18-26+49.
[2]温双.“互联网+”时代教学变革的核心要素及发展态势——基于2000-2017年CSSCI来源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7(11):73-78.
[3]聂风华,钟晓流,宋述强.智慧教室:概念特征、系统模型与建设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07):5-8.
[4]黄荣怀,胡永斌,杨俊锋,等.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02):22-27.
[5]张亚珍,张宝辉,韩云霞.国内外智慧教室研究评论及展望[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01):81-91.
[6]王玉龙,蒋家傅.以需求为导向的智慧教室系统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06):99-105.
[7]翟小铭,孙伟,郭玉英,Meilan Zhang.智慧教室:应用现状及其影响研究——基于高中物理学科学习的跟踪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9):121-127.
[8]陈琳.智慧教育创新实践的价值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04):15-19.
[9]陈璐瑶.教师教学深度转型:迈向智慧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4(27):131-133.
[10]祝智庭,魏非.面向智慧教育的教师发展创新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7(09):21-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