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 PDCA 循环的《世界安全科学技术新进展》课程设计与实践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2 15:34: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由于世界安全科学技术一直在不断地进步,如何根据不断更新发展的安全技术研究内容建立持续的课程教学内容和质量改进机制,使得课程紧跟国际、国内最新要求成为课程建设关注的焦点。世界安全科学技术新进展的课程定位和授课内容决定了本门课程在建设过程遵循的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质量持续改进模型PDCA模型,从课程策划、课程讲授和课程检查反馈四个方面开展了课程运行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这一机制的应用使该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和标准化,课程内容紧跟国际、国内科学技术新进展,同时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课程建设目标。

关键字:以能力为导向;PDCA循环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质量改进

本文引用格式:邹汶倩.基于PDCA循环的《世界安全科学技术新进展》课程设计与实践——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J].教育现代化,2019,6(24):138-140.

         对民航安全专业人才的产业需求主要分为两部分:民航安全科研人才需求和民航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性人才需求。而这两部分人才需求都要求学生应该了解安全科学技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掌握国内外安全研究,尤其是民航领域的安全研究及应用的最新动态,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查阅的能力[1]。“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这句话准确体现了课程组对这门课的定位,课程中不仅要讲授安全科学技术领域的新进展,而且要传授给学生新进展的搜索渠道,为他们继续的科研和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由于世界安全科学技术一直在不断的更新进步,如何根据变化的内容建立持续的课程教学内容和质量改进机制,使课程紧跟世界安全发展趋势成为课程建设中关注的焦点。

一 基于PDCA的《世界安全科学技术新进展》课程设计

         PDCA循环管理是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2],其实施原理在于通过过程控制以实现预定的目标,过程分为四个阶段:P(计划阶段plan)根据顾客及相关方的要求,拟定质量目标,确定管理项目,制定活动计划;D(实施阶段do)即执行计划;C(检查阶段check)即根据仿真、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总结处置阶段action)即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绩效。PDCA循环的基本原理、阶段和步骤,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3]。

        通过对PDCA循环的原理和特点加以分析,课程组发现PDCA循环管理模式适用于“世界安全科学科学技术新进展”的课程教学质量和内容的改进机制。“世界科学技术新进展”中的“新”字意味着该课程要不断的进行策划更新,而“以学生能力为导向”意味着课程中有检查反馈的环节,所以“世界科学技术新进展”在实施课程建设的时候遵循的是质量持续改进模型PDCA模型[4],进行课程策划、实施、检查、总结机制,如图1所示。



\

 
二 基于PDCA的《世界安全科学技术新进展》课程运行实践

(一)课程策划


         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能适应民航需要,又能适应社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民航运行的基本业务知识、安全科学、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民航企事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等工作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5]。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安全管理国际前沿动态,掌握文献检索和利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上述的培养要求决定了《世界安全科学技术新进展》本门课程在策划时的定位就是学生在该课程中要学习国内外安全管理的前沿进展,同时要掌握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和渠道,知道如何进行应用。而这同时与中国民航大学对学生要求相一致,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基于上述定位,本门课程设置为理论加实践类课程,理论进行讲授,同时结合实践环节,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6]。

         而对于本门课的“新”,该课程在策划时候没有选择固定的教材,因为教材上的内容都是经典的,并不适用于该门课的定位。本门课主要依托于网站、主流研究机构及主流期刊进行课程策划,毕竟网站、研究机构及期刊的信息才能紧跟安全的最新进展。而网站、主流研究机构及主流期刊又分别包括国内外的相关介绍,因为安全领域,尤其是民航安全是一个与国际高度接轨的专业,中国又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成员国,民航大学的定位也是进行国际化的办学,所以学生必须要了解并掌握国外的安全领域网站、研究机构及主流安全期刊有哪些,这不仅与学校、学科定位相一致,而且对于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研究都是起到支撑作用的。

         基于上述原因,本门课程在策划时候设计了五大模块——互联网、期刊、研究机构及研究项目、安全科学发展史和当前民航安全研究及应用的现状及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教学教授和实践环节,学生应该知道目前关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方面的前沿内容,掌握获取安全科学技术先进的方法和途径,了解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国内外重点研究机构研究项目的发展、当前民航安全的研究及应用,初步理解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二)课程讲授运行实践

        75%以上的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毕业进入民航企事业单位,所以学生更关注的是民航领域的安全科学技术新进展。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讲授的重点也是围绕与民航安全相关的网站、期刊及研究机构。而讲授的内容围绕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例如《民航系统安全管理及应用》(SMS)[7]、《机场安全运行设施与设备》等,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课学到知识的最新的进展,同时学会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未来的发展。

         以SMS为例,民航各企事业单位在按照要求建立SMS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扎实掌握SMS理论的人才,更需要掌握有关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SMS工作的方法和技能的人才[6]。SMS到现在已经第四版了,每一版的发布都需要民航企事业单位进行相应的改进,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最新的SMS手册应用实践及未来的改进方向和获取途径。本课程在国内外安全管理、技术网站模块的讲授时,专门介绍国际民航组织、美国民航局、英国民航局、加拿大民航局、中国民航局等对于SMS的最新应用发布情况,以及探讨进一步改进的民航安全领域,通过课堂演示,也让学生掌握相关信息的获取途径,为其将来从事相关的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在国内外期刊模块和研究机构模块中,也将该线融入在授课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如何针对一个问题通过各方面渠道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

         而在每个模块讲授完之后都会留给学生2-4个学时的实践时间,参考上课老师讲授的如何围绕一个主题点进行信息查阅,整理分析,让他们围绕自己感兴趣的某一主题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完成模块规定的实践报告。

\

 
(三)课程考核、评估和反馈的运行实践

       本门课程考核以考查方式进行,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课程论文两部分构成,比例为15%:85%,平时成绩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出勤、调研、实践报告等情况评判。课程论文由学生以安全科学技术的某一个热点、难点为主题完成该问题的新进展报告。

       平时实践报告的检查以课堂汇报为主,每堂课随机抽就选定的某一安全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的查新内容进行讲述,讲述的内容包括选择该问题的原因,该问题的研究历程,目前的研究新内容,对未来的研究展望以及相关内容的搜索渠道。点评方式包括学生交互点评和老师点评,学生交互点评是选择同一个问题的学生就自己的报告与汇报者进行查询内容和查询渠道的讨论,老师点评是就学生汇报的内容和学生提问的问题进行指点和答疑,从而让学生互相学习,在下一个模块的实践报告更进一步的进行完善。

       课程论文是学生总结平时实践报告的所有内容提炼完成选定的某一安全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新进展论述,将课程的理论知识纳入过程和结果性考核中,采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同时在完成每次的该课程授课后,通过批阅学生的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回访调查,询问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而在下一次的课程策划中进行相应的改进。

三结论

        通过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这一科学的持续改进模型应用到《世界安全科学技术新进展》课程的设计与实践过程中,从课程策划、课程讲授和课程考核和反馈四个方面不断地总结与分析,该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和标准化,课程内容紧跟国际、国内最新要求且贴合行业实际。同时,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目标,使得学生掌握获取安全科学技术先进的方法和途径,了解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国内外重点研究机构研究项目的发展、当前民航安全的研究及应用,初步理解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提升其应用实践能力,为其将来工作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芳,郭娜.民航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改进建议[J].劳动保障世界,2017(4):33.
[2]李宏亮,李星莹.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策略[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5):1-6.
[3]衣海霞.全面质量管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管理,2010(8):58-61.
[4]托马斯·福斯特著,何桢译.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陈芳,郭娜.民航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J].劳动保障世界,2017(3):15.
[6]付坤.高校工科类专业创新实践教育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7):221-255.
[7]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安全管理手册(SMM)[M].(第四版).蒙特利尔:国际民航组织,2017:10-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903.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