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高校排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建议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2 11:01: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排课是高等院校教务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也是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中的核心环节,更是保障院系教学工作有序、稳定实施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排课的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为提高排课的质量和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校排课;影响因素;建议

本文引用格式:郑桥战.关于高校排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9,6(24):240-241.

一引言

         十九大报告在谈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给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良好契机的同时,也给高校的教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排课是高等院校教务管理中最复杂的、最繁琐的工作之一。在学分制的背景下,排课受到多方面的约束,无法做到100%的满意度。即使现代科技不断深入高校,但是仍需要手工排完课表,再手工录入系统。手工排课不仅没有利用上科技带来的便利,在一定的程度上也给教务管理人员增加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序进行。因此,分析高校排课的因素并及时归纳总结,将有利于提高排课的质量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二当前高校排课存在的问题

         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有相关编制课表的研究,并且随着计算机的应用不断深入社会各个领域,国外已经高度关注计算机智能排课的问题。相对于国外,我国对于编制课表的研究比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一些教务管理人员才逐步关注课表编制研究。目前我国高校排课是教务管理中一项繁重的任务之一,受到不同条件的约束,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手工排课,工作效率低

       人工排课的实质就是根据管理人员的经验,以排课原则为基础,通过人脑逻辑思维解决排课时出现的冲突和问题,从而编制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课表。手工排课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在课程调整中也非常复杂。如果有一个老师需要调整课程,则需要调整1-2个甚至7-8个老师的课程,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调课最好的诠释了。手工排课不仅效率低,而且会导致教学资源的不合理,不科学利用。因此,计算机智能排课显得非常迫切需要。

\

 
(二)教务系统功能不完善

        人工排完课表后,需要手动录入系统,在录入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录入错误。有些信息输入错误不能直接修改,一旦出错就需要教务人员从第一步从新开始录入。比如,修改课程的代码。因为课程代码的不一致就会导致重修的同学不能在系统选择需要重修的课程,这就需要修改代码。但是修改代码需要从最基础的数据做起,而不能直接只修改代码,这就是系统功能的不完善性,实用性差。

        倘若在教务系统的管理下,实现二级院系管理模式,将计算机智能排课广泛的运用到高校排课工作当中,将会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的压力,使得排课工作如虎添翼,不仅能提高排课的质量还能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

三高校排课的原则

        排课应该以学生为本,符合教学规律,科学、合理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专业教学目标管理,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排课的时候应该尽量遵循以下原则。

      1.每学期开设的课程必须严格按照各系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

      2.遵循全周(周一至周五)去(各个上课时间段)均匀排课原则,不能将课程集中安排在一周中的一两天,也不将课程集中安排在一天的个别时段。

      3.周学时大于3的课程必须时隔48小时排课。任课老师(含外聘)一天不能超过6个课时。

      4.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的排课时间,各教学单位不能安排任何专业课程,避免冲突。

       5.教师的个人需要应该服从学校课程的整理安排,以免影响课程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

四影响排课的因素

         排课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和排课紧密相关的人和事。影响排课的主要因素包括每个院系制定的教学计划,师资力量、课室的类别和数量、选课人数以及班级数量等。简单的说,就是在合理的时间段内,安排教师在担任某些课程在不同类别的课室授课。

(一)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教学计划把所有不同性质的课程合理科学地分到每个学期修读,达到专业计划管理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排课的根本,所有的课程、性质、学分和学时都需要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计划安排。如果随意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会严重影响教学计划,甚至出现教学事故。

(二)师资力量

       这里的师资指的是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师数量。公共课作为全校性的必修课,一搬会采取合班的授课方式,这样可以减少上课老师的数量。有些院系师资不足,专业选修课也会采取合班的方式授课,班级的减少必然会使教学容量的增加。师资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排课的方案,合班授课的方式会使调课的空间下降,进而影响课表的质量。

(三)课室数量

         在信息化的今天,现代化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和更新,越来越多的授课方式运用到教学当中。高校的课室类型也需要不断的跟进时代进步,多样化,功能化。高校的课室类型主要包括:多媒体课室、普通课室、实验室、语音室和机房等。一般小的课室容量为60-80个位置,中课室可容纳80-120人左右,大课室一般容量在120-160人,最大的课室是阶梯课室,可容纳300-400人。当然,容量小的课室授课效果相对于大课室更加好。课室空间过大,学生过于分散,会严重影响授课质量。如果课室数量不足,可安排课程的上课时间段也会大大减少。所以,课室是教学当中至关重要的资源,是影响排课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班级数量

         班级数量又是排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师资一定的情况下,班级的数量越大,课表编制的难度就越大。一个教师只能在同一个时间段担任一个班级的一门课程。教师担任的课程数量越多,班级越多,那老师上课的时间可调度就大大降低。所以,班级数量越多,排课难度就越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排课。

五实施高校排课的建议

(一)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课表是学生上课的参照表,也是教学工作的指挥表,是实施各个学期教学计划安排的执行方案,是教学稳定、有序进行的保障。所以,课程表应该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安排编制,不能随意改动和调整。课程的性质,学分和学时也不应该因为环境条件的限制就随意变更,这样才能确保排课能够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二)扩大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强弱是衡量高校的教学质量指标之一。党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壮大师资力量。对于一个刚成立不久的高校来说,师资的队伍难以一下子扩大,这是一个长远战。但是可以采取外聘兼职老师的方式来授课,同时鼓励行政管理人员参与到扩大师资的队伍中来。聘请兼职老师授课和让行政管理人员上课的弊端就是可以安排的上课时间非常有限。最根本的还是需要高校不断发展,扩大师资队伍,增强师资力量,做好教师能力的提升。

\

 
(三)充分利用课室资源

        课室的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是会折旧和老化的,尽可能不要闲置课室,要提高课室的利用率。比如课表尽量不要安排连续上3节课,这样会导致浪费一节课的教师资源。安排上课的课室一定要以班级人数作为基础,人数比较少的班级不要安排在较大的课室,这样不仅会浪费教师资源还会降低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鹏.改进遗传算法在智能排课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
[2]杨少燕.关于高职院校排课的影响因素分析[J].职业时空,2012,8(03):64-66.
[3]李宇辉,陆海华.基于高校教室资源优化配置的排课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21):54-56.
[4]肖印增.教务管理系统下高校排课工作的高效实施——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4):81-83.
[5]陈秀彬.高校二级教学管理下的排课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4):13-214.
[6]袁雪.浅谈教务排课对高职院校教学运行的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6):96-98.
[7]王永红.浅谈教务排课的要求及约束条件[J].科技展望,2016,26(26):3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86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