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转变教育思想,提升 Oracle 数据库课程教学质量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9 17:22: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Oracle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实践性较强,着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该课程中实际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入手,提出实践教学中在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做的尝试,并通过课程设计对学生动手能力进行检验。实践显示效果教学效果较好。

关键词:Oracle数据库课程;教育思想;教学模式;课程建设

本文引用格式:赵春霞.转变教育思想,提升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质量[J].教育现代化,2019,6(18):110-111.

一 引言

          Oracle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1],该课程在学生培养方案中,一般开设在数据库系统原理之后,作为数据库系统课程群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技巧,掌握创建和维护大型数据库的技能。但Oracle数据库课程具有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众多等特点[2],给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Oracle数据库技术的课程教学方面,众多学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利用翻转课堂[3]、微课[4,5]、情景教学法[6]等新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改革,杨晶[7]、陈宝钢[8]、杨晨[9]研究了从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本科教育是高校教育之本,要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在这一大的背景下,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本科教育目标的关键。Oracle数据库技术是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但同样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要求也较为严格。为了能够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不断的思考与探索,本文将从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二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笔者所在学校历来重试课程建设,对课程理论教学大纲、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等每年都要进行反复地论证和修改。
经过多年的反复锤炼,笔者当前教学中所用的教材为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郑阿奇主编的《Oracle实用教程(第4版)》,课程的先导课程有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课程教学目标是强化学生的数据库基础,增强学生的项目设计与开发能力;在掌握中小型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对大型数据库系统有一定的掌握和认识,能够对大型数据库进行创建和维护。

\

 
         本课程以限选课的形式开出,共54学时,其中包含36学时理论和18学时实验,授课对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班学生,课程考核方式为形成性考核,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如下的分配方案:考勤占10%,实验考核占30%,期末考核占60%,期末考核含基础理论考核(笔试)+应用能力考核(课程设计)。经过实践检验,这种考核方式能够贯穿教学全过程,较为客观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依据教学大纲、紧贴教材之外,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数据库基础知识→Oracle数据库基础理论→Oracle高级应用→Oracle项目实战等理论体系,符合学生的接受规律,学生学习效果较好。

三教学模式改革

(一)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一系列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断调整教学模式,最终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教学模式。
\


         教学活动的开展整体按照如下顺序进行:课前让学生先进行预习,通过课本、网上的Mooc课程,前期的数据库系统原理教材等,让学生对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进行温习、回顾。让学生通过看,对知识有大概的印象。课堂上,以讲授为主,介绍Oracle数据库的基础理论及高级应用知识,学生通过听,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认识。在一些重点章节结束后,专门开设习题课,通过让学生动手写,强化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结合实验课及课程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并能够深入思考问题,加强其实践能力的培养。总体来说,教学过程的开展,通过看→听→写→做的过程,让学生的感官由浅入深,学生在此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由简到难,这样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由表及里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反复开展,让学生真的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能力,而不是左耳进右耳出的状态。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启迪学生思考,理论课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如下。

       讲授法:这是理论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对知识点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对比法:对Oracle数据库的操作内容,对比其他数据库的处理方式,加深学生印象。

        PBL法:对新的章节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引入,引起学生兴趣。

        案例法:通过大量的案例,让学生对Oracle数据库的基础操作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练习法:对数据库的主要章节,增加习题课,让学生动手完成练习题目,深入思考,加深印象。在上机操作前,先将命令行代码写出来,在写的过程中,加深对命令用法的思考。

        实验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如下:PBL法:通过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再动手操作。

       演示法:对于学生无法完成或有困难的操作进行演示。

      项目驱动法:以中草药信息管理数据库构建为主要内容,完成数据库的创建、数据库对象的创建、数据的管理、数据库维护等工作。

        除了理论课与实验课之外,在课程中也增加了课程设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项目实践部分的操作,将数据库建设与前端开发结合,从而掌握Oracle数据库中具体项目中的应用方法。为了促使学生能够重视项目实践工作,将课程设计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实践显示,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对Oracle数据库作为系统后台的开发能力明显增强。

四结论

         通过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动手能力显著增强,能够掌握Oracle数据库的设计、创建和维护等内容,可以实现在实际项目中的灵活应用。下一步将寻求更多的校企合作机会,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能力,提升水平,为培养高水平的中医药信息化人才做好储备。

参考文献

[1]李海平,刘金锋.《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软件导刊,2016,15(09):188-189.
[2]胡彩明,涂小燕.“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与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06):185.
[3]周立凡.翻转课堂在Oracle数据库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39):97-98.
[4]方昕.基于微课故事化教学的“数据库原理及Oracle应用”课程改革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7,33(06):34-36+41.
[5]王俊,杨茹,闫凤.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微课程设计与开发——以Oracle数据库课程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6):20-22.
[6]黄传禄.情境教学法在《Oracle数据库》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迷,2017(03):10-12.
[7]杨晶,郭东恩.大型数据库技术(Oracle)课程教学考核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6,3(07):77-80.
[8]陈宝钢,司海平,刘奕,郭玉峰.Oracle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08):108-109+111.
[9]杨晨,闫薇.“Oracle数据库应用”课程改革实践[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2):135-136.
[10]王洋.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EB/OL].2018-6-22.http://www.gov.cn/xinwen/2018-06/22/content_5300334.htm.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7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