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以“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农村面临的新型社会坏境以及国家新近出台的相关政策为背景,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重点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绿色建筑材料的开发运用模式及其应用前景,旨在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可探索的途径。
关键词:绿色建筑材料;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
本文引用格式:卢洁,等.新形势下绿色建筑材料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与前景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17):181-184.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社会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随着新形势下国家对环境、资源可持续的日益重视,其对新农村的建设也有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绿色建筑材料以其特有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已成为建筑领域的研究重点和首选目标。在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充分运用并发挥绿色建筑材料的优势,将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力。
一 新形势下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
现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为指导,是在结合时代发展下对新农村含义的具体诠释和表达。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1]。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对农村的影响开始渗透到农村的各个方面,新农村建设所迸发的活力日益显现。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保留乡村特色”问题也做出了重要指示,要求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2]。
“新形势”是指以当前经济全球化、新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经济的“新常态”为背景,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通过“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文件所采取的各种战略、措施而开创的新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和国家对资源的节约再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二绿色建筑材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前景分析
在新形势的要求下,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一片向好。但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主要集中在住宅的更新以及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上,随意性较强,缺乏整体的规划思维和科学的建设方法,且存在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及农村特色优势不突出等主要问题,不利于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三大问题中,建筑材料没有得的合理的运用是这些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大量的工业材料被输进农村,村民开始了盲目的住宅更新运动,大量的河沙石子被打捞、森林中的树木被砍伐,许多的自然资源被沦为工业建筑的附属品而遭到随意破坏。同时,由于建筑技术的不足,在建筑建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另一方面,伴随着的是农村原有住宅的落寞,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乡土建筑被随意拆毁,其中所包含的物质资源和隐形文化资源也在不断消失。
因此,运用好建筑材料来改善农村地区资源分配现状、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及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如何运用新型建材尤其是“绿色建筑材料”是目前兼顾绿色生态景观建设与可循环利用资源最有效的手段,绿色建筑材料创造性的使用,将成为我国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三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概况
绿色建筑材料是指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建筑材料,在1988年的国际材料科学研讨会上,绿色建筑材料的概念第一次提出,并于1992年进一步确认,而用其相关材料所建造的房屋远早于此概念的提出。同时,对于绿色建筑材料在农村建设的运用问题上,国外的发展比国内更加完善,德国在农村住宅建筑整体设计中从住宅建筑的外围结构、建筑新技术的应用、新能源的利用三方面做到住宅建筑的低碳节能应用;日本在农村住宅建筑材料釆购、运输、施工阶段选用对自然环境负荷较小的建筑材料和新的施工方法来减少对建筑材料的使用和建筑垃圾的搬运[3]。而我国绿色建筑材料起步较晚,在整个建筑材料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小,同时,各省市绿色建筑材料产业发展不平衡、产能落后,造成国家建筑材料行业“大而不强”的局面[4]。因此,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和运用,将成为新时代下我国建材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四绿色建筑材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探索
(一)绿色建筑材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状研究
(1)原有生态乡土建筑的历史基础
在我国农村地区,一些具有历史性的乡土特色建筑仍有存在。这些建筑主要采用木材、竹片、生土、石块等当地资源,虽然存在质量差、安全性低以及功能单一等问题,但是其建筑方式以及构造手法既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又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从农村地区的历史条件来看,绿色建筑材料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和可传承性,可以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创新。
(2)建筑材料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材料的使用比较单一,且绝大多数为混凝土、烧结砖等工业材料,新型节能环保材料运用较少,且普遍存在浪费现象,同时在材料的设计、应用及施工等方面均存在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知识技术条件缺乏,使得村民对建筑材料的使用缺乏考虑,往往生搬硬套,无固定模式;从心理层次来看,农民已不满足传统的建筑格调,他们渴望的是功能齐全、新型实用、质量可靠的现代住宅[5],并且普遍认为乡土的就是土的、落后的[6];同时,传统乡土材料有其自身局限性,往往建构方式比较复杂,且建造效率较低。
(二)绿色建筑材料在新农村中的原则
区域的差异性和农村地区特有的自然文化环境要求我们在选择和运用建材的同时应满足安全坚固、舒适美观、耐用环保、功能齐全和文化传承等要求。同时,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材料资源的利用技术、资源的需求状况、资源替代技术以及利用特定资源的风险状况等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7],使得建筑材料的时间跨度较大,因此需要注意各个阶段的潜在风险,并注意对废旧物的循环利用。同时,由于建筑材料使用周期的不可逆性,更加需要注意对农村自然资源的谨慎开发。在装饰材料问题上,可以充分保留原始材料的颜色肌理,提升建筑的艺术感和独特性。
(三)绿色建筑材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探索途径
根据绿色建筑材料的含义及特性,并结合农村地区特有的资源状况以及当今建材行业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材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原生型生态建筑材料
如竹材、木材、石材及生土材料等,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良好的环境协调性和使用功能,因此不仅在过去被广泛的使用,而且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仍会有很大的使用价值与发展前景[8]。
在对原生型生态建材的开发和利用中,应注意“开发与保护并用”的原则,同时可以与现代建材结合使用,以充分弥补其自身的不足。由于农村地区的建筑体量较小,对材料的承载力要求较低,利用木材、竹材可形成较好的梁柱结构,同时对于一些要求加固的地方,可以恰当的使用钢筋混凝土来增加建筑的安全性能;对于围护材料,可进行木骨泥墙法的创新、生土建筑墙体的创新等;农村建筑的底部材料可以采用毛石基础或者与工业建筑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在满足建筑自身要求的情况下,充分体现生态性;而装饰材料可以保留原始材料的颜色肌理,充分提升建筑的艺术感和独特性。
2.再生型生态建筑材料
是指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且其产生的废弃物可以作为再生资源继续进行利用的材料。再生型建筑材料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用空间较大,其再生范围包括建筑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再生材料、工业废弃物再生材料、消费废弃物再生材料等。通过采用创新的方式对以上废弃物进行更新利用,可以降低农村地区的建设成本,且有效减少了因垃圾焚烧、填埋、随意丢弃等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结合废弃材料自身的特点以及农村地区的现状分析,对废弃材料的利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其一,对废弃材料本生的创造性使用。可以根据废弃物自身的特点,采用不同程度的加工方式或改变材料的物理性能,来达到建筑材料的相关要求。如对于农业生产中的麦秸,可以通过生产工艺进行压缩、塑形、成板从而形成美观而实用的新型墙体材料。
其二,与其他材料的混合使用。通过对废弃材料理化性质的分析,以及与各种粘结材料混合使用的强度对比,找出具有亲和性的几种材料进行混合,可以创造出较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功能特性。
其三,作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材料。对于农村地区的一些基础设施(如道路、水渠等),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硬化条件方便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又需要兼顾到生态性及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性。因此,可以充分利的用废弃物自身的特性并适当加入其他材料进行功能的相应补充来满足。
同时,作为研究者,应该深入农村,结合“新乡土主义”理念,寻找可以进行较大量生产的废弃物,将其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开发出切实可行的绿色建材产品。
3.新型节能环保材料
不同于传统材料,其主要向绿色化、轻便化、智能化方向发展[9],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用进了农村,例如太阳能板、新型节能降温涂料、镀膜玻璃等,此类材料结合了现代工业材料的优势,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生态性能,因此,在农村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对于此类材料的运用,应充分结合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发展水平以及发展前景等进行综合选择,同时,可以与当地的乡土材料相结合,进行优势的互补。
五 结语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建造方式和艺术表达。从远古时期简陋的石屋、木棚到如今的高楼大厦,都是人类在大自然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结果。而随着当今愈加严峻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短缺问题,注重生态性和环保性的绿色建筑材料将成为时代又一个新的起点。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材料资源运用的体系框架,把绿色建筑材料充分运用到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中去,将不断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网[N],2017-10-18
[2]习近平.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新华社[N],2016-4-28
[3]李廷敏.低碳节能材料在农村住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延吉市小营镇小营村住宅设计为例[D].延进大学,2014
[4]卓玲,陈宝璠,朱海平,等.绿色建筑材料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海峡科学,2015(01):40-46.
[5]吴庆驰.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研究——以嘉兴建林村为例[D].浙江农林大学,2010
[6]陈小斗.广东徐闻珊瑚石乡土材料建构艺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7]任韬.建筑拆除中建筑材料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8]Hong-Mei A I,Bai X J.Ecological Building Materials for the New-Type Rural Construction[J].Research&Applica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2010.
[9]张思春.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简介[J].科技视界,2012(25):304+40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