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我国的教育行业中,创新教学改革,推动教学的发展成为其中的重点,尤其是近几年的教育改革更是推动了教育行业的变化,故此,在中专的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提高解剖学实验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从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以及新时期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切入点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进而为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建议,使得学生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解剖学实验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新时期;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庹维福.新时期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9):44-45.
解剖学作为一门医学的基础课,有着它本身的特性,首先它重要的地位明显,它是作为其他医学科目的基础,如果没有掌握好解剖学,那么将会影响到其他医学科的学习质量和水平,但是,在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僵化,课程安排体系不当,加之评价系统不健全,进而影响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因此,加强对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 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在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教学观念落实是影响解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解剖学实验中,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但是,在一些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学校对学生的解剖学实验只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较为忽略,同时,中专院校不比其他高校,在学生的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而对于国外先进的教学观念和科学技术的运用较少,从而影响教师进行解剖学实验教学。
(二)教学模式僵化
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僵化,毫无创新也是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重要问题。在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教学大多属于实践操作的教学,在进行教学中,教师没有转变原有的角色,在实验操作中教师主要在课堂中进行实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影响学生的实验操作积极性,加之,一些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对于合作教学等创新模式运用较少,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三)课程安排体系不当
在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学校的课程安排体系不当也是其中的不足之处。在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其教学内容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教学两个部分,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二者的课程和课时安排不科学,实验操作课程和课时安排较少,学生无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影响学生的解剖学实验操作技能,故此,课程安排体系不科学也是其中的重点和关键。
(四)评价系统不健全
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评价系统不健全也是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在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全面的评价是激励学生提高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机制,但是,中专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中,只依靠期末考试以及教师的平时成绩进行教学,而对于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创新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极少涉及,这样不健全的评价系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创新评价系统。
二 新时期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一)更新教学观念
在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对于提高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对于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依然存在,故此,在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一方面要创新教学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解剖学中实践操作能力是其中的关键,将理论知识教学的重点转向于培养学生的解剖学的综合素质,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在学生的解剖学实验中,充当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引导者,在学生遇到实验操作困难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得学生在解剖学实验中处于主导地位,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故此,更新教师的解剖学实验教学观念也是其中的重点和关键。
(二)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合作的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剖学实验教学水平。在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故此,在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创新其教学模式,采用合作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小组,在小组中选出组长,在解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下放到各个小组,让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小组内部成员可以相互合作,解决实验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将每节课所需要讲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借助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进行呈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为学生的解剖学实验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三)科学安排课程和课时
在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科学安排课程和课时也是其中的重要切入点。在中专解剖学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学校对课程的安排不当,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学习时间,从而影响解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故此,要科学安排解剖学实验教学课程,在安排教学课程中,学校可以组织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教师进行商讨,根据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创设符合学生的精品课程和课时,并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交付到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课程的重要性,同时,在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要注重解剖学各个教学内容的安排,例如,系统解剖课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其理论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讲授,实验课分批分组在解剖学小实验室完成,局部解剖学课一般安排在第二学期进行,其理论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讲授,实验课分批分组在解剖学小实验室完成,这样科学的课程和课时安排对于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
(四)强化评价系统
健全对学生实验课程的评价,强化评价系统和考核手段也是其中的重要举措。在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全面和动态的考核和评价,借助其激励机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故此,在考核评价系统中,不能仅仅依靠期末成绩进行评价,同时要将学生的平时表现以及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纳入考核评价系统中,例如,实验教师为每个考生选定两个需辨认的结构,在实验室中准备好标本以及模型,将需辨认的结构进行编号,严格考试制度,使学生在平时就有一定的学习压力,他们必须认真观察,否则实验课成绩无法达标,这种考核评价系统可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在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肯定,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和实验模式,进而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故此,在中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要更新中专学校的教学观念,引进先进的国外教学理念,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教学以及合作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同时要科学的安排解剖学实验课的课程和课时,合理安排实验,强化评价系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实验教学机制,激发学生的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磊,周丽丽,张子轩.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大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08):1078-1080.
[2]李兵,李泽斌,徐四元,欧阳四新.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应用[J].解剖学研究,2018,40(02):153-155.
[3]唐小标.浅谈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青年时代,2017(21).
[4]汤挺兵,陈光平,汪晓庆.基于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评价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6,24(01):53-54.
[5]张毅敏,周立.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之我见[J].科技视界,2017(5).
[6]戴小勇,付庆,刘菲.高职“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1(01):67-69.
[7]张磊,周丽丽,张子轩.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大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8):1078-10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