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延迟满足的关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3 11:21: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采用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量表,对四川省某部属高校15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并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延迟满足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学习动机量表得分越高的被试,其在学业延迟满足上的得分也越高;学习动机量表得分越低的被试,其在学业延迟满足上的得分也越低;大学生学习动机在求知兴趣、声誉获取、能力追求、利他四个维度上对学业延迟满足均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学习动机

本文引用格式:高燕,等.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延迟满足的关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7):172-174.

一 问题提出

         学习动机是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作为非智力因素之一,学习动机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它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个人价值观、态度、志向水平、外来鼓励、学习后果以及客观现实环境的要求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联[1]。学习动机又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由个体自身的求知欲、兴趣、爱好、意志以及对学习意义的认识等内部因素引发的驱力,具有持久、稳定与主动等特点;外部动机是由学习活动本身之外的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所引起的动机,具有短暂、易变与被动等特点[2]。已有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大学生的总体学习动机水平为中等,各分维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能力追求、利他取向、求知兴趣和声誉获取;大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水平高于外部学习动机水平[3]。

         1998年,Bembenutty和Karabenick提出了学业延迟满足的概念,指学生为追求更有价值的长远学习目标而推迟即时性满足机会的心理倾向,指向个体在学习上的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能力。已有研究表明,学业延迟满足能力高的学生在学校有很好的学业表现和学业成就[4];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学习动机、学习倦怠与学业延迟满足之间互相影响[5]。学业延迟满足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学习的动机作用,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尚无确切的研究。

          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当前大学生的整体学习动机处于中等水平,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极低,大学中的逃课、沉迷网络和游戏、挂科和学业预警危机等现象日益突出,已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这些问题虽属个别,但直接关系到相关学生个体的学业和前途,关系到学校办学质量和声誉,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此,弄清学业延迟满足和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提高其学业延迟满足能力,以及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的提高如何反过来促成学习动机的明晰化和提升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全部来自于四川省某部属高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共计150份,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共回收140份,剔除答案不全及规则答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36份,问卷回收率为90.67%。

(二)工具和数据分析

         (1)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量表(ADOGS):该量表由福建师范大学许文英(2009)参照Bembenutty(1998)的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量表(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Scale)修订而成。许文英(2009)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参照Bembenutty的学业延迟满足问卷,共设置了十个与学习活动相关情境。该问卷采用4点评分,选择A表示学生倾向于即时满足,选择B表示学生倾向于延迟满足,被试得分越高表示其学业延迟满足水平越高。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58,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可以用作调查大学生延迟满足现状的有效工具。

        (2)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该问卷由田澜和潘伟刚编制,包含2个分问卷,4个维度。内部学习动机分问卷包括求知兴趣、能力追求两个维度;外部学习动机分问卷包括声誉获取和利他取向2个维度,共有34个题项。经分析,全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0.9003,4个分问卷的同质性信度系数在0.7719至0.8389之间[6],是作为评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较好工具。问卷采用Likert5点记分,从1至5分别表示非常不符合和非常符合。被试得分越高表明其学习动机越强。

          (3)数据分析:运用Excel和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变量间的相关和回归分析。

\

 
三 结果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各因素发展的总体情况


          表1显示,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总体学习动机水平为117.74。从分问卷得分来看,内部学习动机强度(68.16)高于外部学习动机强度(49.66)。从维度的得分来看,四个维度得分的高低排序为: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利他>声誉获取。

(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学习动机水平上的差异

      表2显示,男、女大学生在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及总学习动机上的平均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三)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得分的差异

       表3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平均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四)大学生学习动机分问卷与学业延迟满足的相关(r)

       表4显示,大学生学习动机总体上与大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的两个分问卷(内部学习动机分问卷和外部学习动机分问卷)的得分均与其学业延迟满足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五)大学生学习动机各维度与学业延迟满足的相关(r)

          表5显示,大学生学习动机在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利他和声誉获取四个维度上都与学业延迟满足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六)大学生学习动机各维度与学业延迟满足的多元回归分析

        表6显示,大学生学习动机各维度与学业延迟满足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均可建立回归方程,可以用学习动机各维度得分预测学业延迟满足的高低。


\


 
四 讨论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及学业延迟满足的总体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总体学习动机水平中等,各分维度的水平从高到低表现为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利他和声誉获取;从内外部动机来看,内部学习动机水平高于外部学习动机水平。由研究数据可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倾向于积极向上的、以求知和能力提高为主,为了获取声誉和追求虚荣而学习的大学生较少。本研究与田澜[3]、张雷[5]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师范院校的学生能力追求和利他学习动机程度较高,而工科类大学生的求知兴趣和能力追求学习动机程度较高。这可能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性质、专业学习内容及智力风格有关。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与田澜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他们采用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对师范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男、女师范大学生在总体学习动机、两个分问卷及四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可能与中国大学教育理念有关,大学对男女大学生的一致要求和无差别对待使得男、女大学生在学习、抱负水平和努力程度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因而在学习动机水平和学业延迟满足水平上趋同。

(二)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延迟满足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及其分问卷得分与学业延迟满足呈显著正相关。学习动机量表得分越高的被试,其在学业延迟满足上的得分也越高;学习动机量表得分越低的被试,其在学业延迟满足上的得分也越低。其中内部学习动机与学业延迟满足的相关性大于外部学习动机与学业延迟满足的相关性。由此可以看出,内部学习动机更能使个体抵制住外部因素的诱惑,坚持个体的内在成长需求,其学业延迟满足能力表现得越高。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表现出学习热情高、学习兴趣浓厚、克服困难的决心大、精力充沛,能够较快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并能够更好地意识到学习的意义,使学生将学习目标聚焦于长远,而不是眼前的、即时的外部奖赏。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

(三)大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业延迟满足的预测

         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学习动机各维度与学业延迟满足存在显著正相关,进行回归分析后得知,学习动机的四个维度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声誉获取、利他均能有效地预测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水平。这说明一个人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学业延迟满足的水平,决定学生是否能将学习目标放在更长远的、更有价值的目标上面而不是获得即时性的满足,决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能力高低。因此,如果能够从提高大学生内外部学习动机的途径入手,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提高其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而这种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不仅仅有助于学业成就,也可迁移到学生个体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而帮助个体实现自主、高效和有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7:211.
[2]赵格.浅谈大学生的学习动机[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02):140-143+147.
[3]田澜,胡雯.师范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以湖北师院为例[J].当代教师教育,2010,(02):74-77.
[4]祖雅桐,路海东.学业延迟满足:特征及其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58-61.
[5]张雷,苏荷云,吴慧松.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倦怠与学业延迟满足相关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4):93-95.
[6]田澜,潘伟刚.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的初步编制[J].社会心理科学,2006,(6):42-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2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